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五七 |
|
車橋戰役的捷報傳到延安,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新四軍收復車橋的消息,讚揚這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個「大殲滅戰」。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祝賀這一勝利的社論。在延安的陳毅軍長也發未了嘉獎電。車橋戰役後敵人未敢進行人的報復行動。一個月後,蘇中區黨委、蘇中行政公署、蘇中軍區移駐車橋附近寶應縣的固津一帶,黨校移到了固津附近的林溪鎮。我們集中四個主力團在淮寶地區整訓,為後來我軍向蘇浙戰略機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車橋戰役以遊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戰役形態,以機動突擊、單刀直入、分別包圍、各個擊破、秘密接近、迅速猛撲等戰術手段,偷襲與強攻、進攻與阻擊、分途開進與協同攻擊、步兵單獨作戰和步炮聯合作戰、主戰場與牽制戰場、主力與人民武裝等多種作戰方式以及周密細緻、機智果敢的組織指揮而展現光彩。我軍指揮員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一百八十五位同志光榮負傷,五十三位同志光榮獻身。日本反戰同盟蘇中支部松野覺同志參加火線喊話,英勇犧牲。 車橋戰役以後,我對全區鬥爭方針又作了一次考慮。當時日偽對四分區的「清鄉」已轉為以政治偽化為主,同時準備對第一、第三分區進行「擴展清鄉」、對第二分區進行「強化屯墾」。面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敵人已無多大兵力增調蘇中,我們對敵人的「擴展清鄉」、「強化屯墾」應採取打破的方針。至於第四分區的反「清鄉」,則仍提緊持反「清鄉」,不提粉碎「清鄉」,因為過早地提「粉碎」容易引起輕敵和急躁,導致敵人的報復,使群眾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這時我們的領導重心,已經轉向準備反攻,第四分區形勢如再度緊張,對全域會有干擾。 六月中旬,蘇中區黨委根據形勢的發展,指出反據點鬥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環節,要用一切辦法來達到反據點鬥爭的勝利,使敵人被逼放棄小據點,集中到大據點,並使大據點一個個處於孤立局面。 於是蘇中全區展開了對日偽的攻勢作戰。早在五月,蘇中主力特務四團已攻克南通、如皋兩縣交界的童家甸據點;東南警衛團攻克豎河鎮據點:各縣警衛團、區隊、民兵攻克日偽據點二十八處,殲滅日偽近千人。六月二十三日,第三旅第七團在如皋中部耙齒淩附近與日偽軍五百餘人打了一個遭遇戰,經三個多小時激戰,擊斃日軍中隊長加藤大尉以下日偽軍二百餘人,活捉日軍小隊長以下十四名,偽軍二百餘人。六月二十七日,我主力第七團與特務四團,在三千餘民兵配合下,攻克「清鄉」區封鎖線上的日偽軍重要據點南坎鎮,把「清鄉」區打開一個大缺門。此仗日軍十二人、偽軍一個連被全殲,駐掘港日軍中隊長丹木率部增援,被我阻擊,丹木以下十餘人斃命。 七月中旬,活躍在呂四、環港一帶的海防團以奇襲手段,繳獲日軍運輸艇兩艘,活捉日軍九名。七月中旬,第三分區主力一部與如西獨立團攻佔石莊,俘偽軍一百五十多人。區隊、民兵收復新市、新生港、呂家窯、田家鋪、張黃港、新壩等日偽據點,攻克長江中的永安沙。第二分區於七月中攻克興化南的戴家窯,俘偽軍營長以下一百八十多名,強攻西團偽「屯墾」警備第一縱隊第五大隊,擊斃偽軍三十餘人,俘二百四十六人,平毀了十三座碉堡,接著又收復謝家莊、洪家垛、河口、墩頭、湖北莊、萬來莊、朱家舍等日偽據點。 我第四分區軍民在「清鄉」區內發起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六七月間,南通、海門、如皋各地地方武裝、民兵和群眾五萬餘人,發動了為時二十多天的大破擊戰,破壞公路七百餘公里,炸毀橋樑五十餘座,攻佔八總店、鮑家壩、三餘、北新橋等一批日偽據點。九月再次組織大規模攻勢,歷時四十五天。夏秋兩季攻勢,前後攻克、逼退日偽據點六十餘處。到了一九四四年十月,不僅恢復了「清鄉」以來被日偽佔領的地區,而且使根據地有所擴大。 至此,第四分區軍民經過一年零七個月的艱苦鬥爭,終於取得了反「清鄉」鬥爭的決定性勝利。而日偽的「擴展清鄉」、「強化屯墾」宣告破產。一九四四年初設立的偽「蘇北屯墾總署」,也於十一月一日被迫宣佈取消。實踐證明,我們對形勢的估計是正確的,因而能不失時機地對敵人展開攻勢作戰,而車橋戰役則成為蘇中抗日根據地對日偽進行局部反攻的起點。 一九四四年秋,黨中央為了發展東南各省的抗日鬥爭和準備戰略反攻,並為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迎擊國民黨的反共內戰預作準備,重申了發展東南的戰略方針,我奉命擔負向蘇浙皖邊區發展的任務。多年為之奮鬥,一刻沒有忘懷的這一宿願終於實現了。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中旬,我率蘇中主力三個團由車橋地區出發,渡江南下,暫時告別了蘇中父老。 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蘇中抗日根據地是在同敵人艱苦頑強的鬥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蘇中人民是經過戰爭烈火考驗的,因而是最堅強的。回憶這一段歷史,我覺得這是一條最寶貴的經驗。 ※第九章 向蘇浙敵後發展和天目山戰役 向蘇浙敵後發展,是我軍向東南發展任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在抗日戰爭後期,為迎接戰略反攻形勢到來作山的戰略決策。 我們在執行向蘇浙敵後發展任務的過程中,遭到國民黨頑固派一而再、再而三的攔截和進攻,被迫奮起自衛。從一九四五年二月到六月,在浙西天目山地區,主要是孝豐(今安吉縣豐城鎮)地區,我軍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自衛反擊作戰,沉重地打擊了頑軍,尤其是第三次作戰,殲滅了向我進攻的頑軍精銳主力。這三次作戰統稱為天日山戰役或孝豐戰役。 當時抗日戰爭已經勝利在望,勝利果實歸誰所有?勝利後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將怎樣?已經日益尖銳地提到全國人民的面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一直處心積慮地限制、削弱人民革命力量,隨時準備消滅共產黨和人民軍隊,抗戰爆發以來多次制造反共磨擦,現在眼看日寇敗局已定,為了獨吞勝利果實,並在勝利後對全國繼續其法西斯反動統治,就更迫不及待地指令國民黨第三戰區悍然向我發動進攻,妄圖一舉殲滅我在江南和浙西的新四軍主力,為其以後發動更大規模內戰作準備。 我們對於在向蘇浙敵後發展中將會受到頑固派的嚴重阻撓是早有預料和作了準備的。為了全力迅速向敵後進軍,我們總是力求避免同頑軍糾纏和正面衝突。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想避免也避免不了。發動內戰是頑固派的既定方針,我們只能針鋒相對堅決鬥爭。因此,我們向敵後進軍時不能不隨時準備對頑軍的進攻實行自衛反擊,面對頑軍的進攻,我們只有取得自衛反擊作戰勝利,才能夠繼續挺進敵後,打擊日偽,發動群眾,擴大和建立新的解放區。 天目山戰役是我在抗日戰爭中所經歷的激烈和艱苦的重要戰役之一,也是我華中部分主力鍛煉成長的重要戰役之一,正是通過天目山戰役的勝利實踐,使我們提早實現了從遊擊戰到運動戰的戰略轉變,為後來蔣介石對我們全面大打時做了思想上和戰略戰術上的準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