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三


  我們很重視群眾的經濟利益,注意發展山區經濟,部隊活動的地區大多是林木茂密的山區。我們的政策是支持竹木和山貨出口,歡迎平原城鎮的殷實客商進山做買賣,使商品流通,山區經濟得到發展。這樣做雖然還不能滿足基本群眾的長遠利益,但對他們近期生活的改善是有利的,因而得到群眾的擁護,自覺幫助我們防奸防特,通風報信。這樣做,也爭取了一批資本家和工商業者。我們的一部分軍需用品,也能比較適時地得到供應。

  我們還很重視團結爭取知識分子的工作,向青年進行革命、抗日宣傳,把進步青年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並通過他們收集一些報紙和進步書刊。這些書報,是我們瞭解情況的一個重要來源。

  在小塊的遊擊根據地裡,政權是我們掌握的,但形式是秘密的。當然時間長了,也就成為公開的秘密了。

  在敵我爭奪頻繁的邊緣地區,我們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大體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爭取原來的保、甲長為我們做事;另一種是把我們的秘密黨員派進去做保、甲長。國民黨和群眾對立,不是那麼瞭解情況,「白皮紅心」可以存在得住。我們有廣大群眾的支持,誰個好,誰個壞,我們是有數的。對那些經常作惡的保、甲長,我們給以懲辦,懲辦了幾個,大批保、甲長就保持中立,真正壞的給孤立起來了。

  我們所建立的小塊遊擊根據地,可以舉宣(平)(昌)(溪)邊區為例子。

  早在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九月,我們遊擊於浙贛線中段以南地區的時候,便進入宣遂湯地區,並在門陣、銀坑一帶回旋。這一帶地形很好,以門陣為中心,坐南向北。背靠大嶺,面對金(華)(溪)平原,群峰守望,竹木蔥蘢,位置重要。它不僅處於三縣交界處,而且可以扼制三條交通線:其東有宣平至金華的公路,其西有麗水經遂昌至龍遊的公路,北面有金華至衢州的鐵路和公路,且有小溪由南向北通往金華,是竹木放筏必經之道。我們在這裡打土豪,發動群眾,開展工作,並在芝肚坑、龍蔥、周塢、黃塘井、小洋坑、紫坑、溪口等十多個村莊發展黨員二十余人,建立了黨的支部和遂湯區委。羅卓英「圍剿」時,我軍主力向浙南轉移了,由於該地區處在敵人包圍圈之外,工作又隱蔽,來受到嚴重摧殘,門陣的群眾,還掩護了我們一個傷員養傷達數月之久。

  一九三六年秋冬,我們已經有了建立小塊遊擊根據地的想法,派人按新的精神去恢復工作。一九三六年底和一九三七年初,先後有兩支部隊進入該地區。春節前後,在紫坑成立了党的宣遂湯工委,統一領導這一小塊遊擊根據地的建設。由於執行了新的政策,經濟上有一定的發展。中心點門陣被群眾稱為「小上海」,商業繁榮,平原上的客商帶來大批布匹、醫藥等貨物,交換山區的特產,使金華也實際上成了我們的「軍需補給基地」。那一帶的不少保、甲長是替我們辦事的,區長、鄉長往往保持中立。他們明明知道我們一些情況,但權衡利弊,不向國民黨當局報案,因為報了案,反而會受到上司的責難和「進剿」軍隊的敲詐勒索,而且也要受到我們的懲處,兩頭不討好。從敵人方面來說,先前進山騷擾的部隊遭到我們幾次打擊之後也學「乖」了,小股的不敢再來,怕被我們消滅,大股的又上不來,因為道路艱險,給養困難,施展不開。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小小的但又確實比較穩定的後方。這個後方,在劉建緒的「圍剿」時期,發揮了頑強的戰鬥力量,成為我們在浙贛線以南和浙西南地區堅持鬥爭的重要基地之一。

  這個時期,我們進行遊擊戰的範圍相當廣泛,如從鼎平地區出發,經瑞安、青田、縉雲、麗水到達浙西南。而在浙西南,又可以在龍泉、遂昌、湯溪、金華、宣平、松陽等浙贛線以南的一大片地區活動,東進可到永康、武義、東陽、仙居、天臺,南下可到雲和、慶元、景甯、壽寧、松溪、政和等浙閩邊地區,總之,戰場比較遼闊。我們常常把活動的重點放在對敵人威脅最大、對外界影響最大的浙贛線南側,有時甚至打到武義湯恩伯的家鄉,打到青田高市村陳誠的老家,而且逼近了蔣介石的老家奉化溪口。當然,到達這些地方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天臺山以東,敵情就更加嚴重一些。有一次我們準備去打溪口,敵人發覺了,派了三個團來堵截。我們不得不暫時向天臺山以南轉移,打了一個下午,趕了七八十裡夜路,才甩開敵人,第二天,我們又回頭繼續和敵人兜圈子。

  由於我們有了若干公開的、半公開的、秘密的遊擊基點為依託,部隊打了仗,疲勞了,一個晚上急行軍便轉到了遊擊基點。這裡群眾是我們的,封鎖了消息,大家可以住下來,休整三五天,偵察好敵情,計劃好行動部署,再跳出去,打擊敵人,開展工作。浙南基本區是我們的大後方。有時我們也跳到那裡去,在那裡打擊進犯的敵人,或者做稍長時間的休整。這樣,如魚得水,我們的活動比前一階段自如多了。

  此時,浙南地區根據地的建設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前面已經提到開闢浙南遊擊根據地是從一九三五年秋挺進師主力跳出包圍圈,進入浙閩邊,同閩東的同志會師後開始的。首先開闢了瑞平泰地區,接著閩東同志為了相互支援,便利機動,將原屬閩東特委的鼎平中心縣委(在福鼎、平陽、泰順邊界)劃歸浙南,使浙南遊擊根據地的範圍擴大到浙閩邊境東段。「兩廣事變」發生後,我們利用敵情緩和之機,在「牽制隊」的掩護和策應下,首先集中力量打通了根據地內各縣、區之間的聯繫,使各基本地區連成一片,然後又調集一批力量,發展新區,擴大根據地範圍,打通了溫州沿海的交通口岸。一九三六年八月,我們又與活動於平陽北港地區的一支革命力量匯合。這支革命力量是由老共產黨員葉廷鵬同志為首組織起來的。原來他在與黨失去聯繫之後,仍然在那裡聯絡群眾,堅持鬥爭。

  當挺進師進入浙江,革命形勢有了發展時,他又進一步團結了何畏、吳毓、陳鐵軍、楊進、黃耕夫等一批革命青年,並與北港鳳翱鄉的群眾領袖鄭海嘯同志一起,在平陽北港和瑞平邊創建了一塊縱橫十五公里的秘密工作地區。他們主動要求閩浙臨時省委領導,這樣就使浙南遊擊根據地的範圍擴大到平陽北港一帶。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我根據地的幅員由浙閩邊境東段向北擴展,一直擴大到飛雲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包括瑞安、平陽、泰順、福鼎,以及青田、景甯、麗水、壽寧、霞浦、慶元、永嘉等縣的部分地區,縱橫二百五十餘公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