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七〇


  一路上粟裕反復強調說,要防止帝國主義走八國聯軍的老路,必須在易登陸和要害地段重點設防。他指示:敷設海底電纜,要先敷設北京一××一旅/師的主要路線。要密切軍隊與地方黨的關係,以保證未來反侵略戰爭中做到全民皆兵,使島民變成步兵,駐島部隊變成炮兵,婦女成為後方人員。12月6日經濟南返回北京。接著,粟裕就這次勘察發現的問題及如何加強渤海海峽防務問題,召開了有瀋陽、濟南軍區及海軍和總部有關單位領導參加的渤海海峽防務會議。12月31日粟裕向軍委上報了《赴渤海海峽、膠東半島所瞭解的情況》和《關於封鎖老鐵山水道和加強渤海海峽防務問題的建議報告》。這兩個報告同樣引起了軍委領導的重視,多處作了批示,認為他的建議可以逐步實行。

  1956年1月4日,粟裕因病離京去南方休養。他帶病考察了湖南、廣東一些地方,特別看了從中山至惠陽一帶的海邊防地形及鄰近澳門、香港地區的地理環境,前後達一個半月。同年6月,粟裕去青島休養。他把這次休養作為進一步瞭解膠州灣地理和海軍建設現狀的好機會,在長達70天時間內,軍港碼頭、潛艇基地、水上飛機訓練場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1956年11月21日,粟裕赴華東,先後到了南京、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杭州,實地看了東海艦隊軍艦、碼頭、倉庫及陸軍第二十七軍師、團部隊,考察了上海外圍的海島防禦。1957年1月15日,粟裕早上5點半起床,按照原計劃要到上海外圍的佘山島考察。天突然下雨了,氣象預報佘山島附近有7級大風。東海艦隊陶勇司令員、彭德清副司令員勸他改日再去。他堅持按原定計劃不變。風浪這樣大,佘山島海情又複雜,大家一再勸阻,粟裕才同意不去佘山島,改去大戢山島。軍艦9時40分起航,這時氣候越來越壞,不僅颳風,而且雨雪交加,視線很差。陶勇又和粟裕商量,改去銅沙嘴勘察。粟裕冒著風、雨、雪察看了銅沙嘴,返航時又遇大霧,能見度越來越低,快到吳淞口時軍艦不得不臨時拋錨,等待大霧稍散才進港靠碼頭上岸。這一天,粟裕整整忙了12個小時。這次華東之行歷時2個月,1957年1月23日返回北京。

  1957年8月13日起,粟裕率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尚榮等赴東北勘察地形,先後到了瀋陽、哈爾濱、齊齊哈爾、吉林、牡丹江、延吉、圖們、通化、臨江、輯安、丹東、旅大等地,察看了圖們江、鴨綠江和遼東牛島沿線地形、工事,視察了駐軍和軍事工廠,9月7日返京,歷時26天。(見圖139)9月21日,粟裕就這次勘察情況、勘察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向中央軍委寫了書面報告。報告根據圖們江、鴨綠江、遼東半島及老鐵山地形情況,提出了邊境交通建設及設防的具體建議,並就改進邊防警備、加強部隊訓練及軍工建設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縮減邊防警備部隊。粟裕認為:邊防警備工作應以少數部隊結合民兵為骨幹,密切依靠群眾進行,如單靠部隊巡邏,不僅收效不大,徒然浪費兵力。建議中朝邊境之警備部隊應予縮減,國境檢查站應移交地方公安部門。

  2.建議加強部隊冬季訓練和進行野營訓練。粟裕在視察部隊時,有的部隊首長反映:「東北冬季氣候嚴寒,不好進行訓練,要求縮短年度訓練期限。」粟裕認為:「部隊訓練必須適應戰區地形和氣候特點。」「敵人在冬季作戰中雖然也有困難,但決不會由於我們害怕寒冷而選擇在夏季進攻,那種認為寒區部隊在冬季不好訓練的想法是錯誤的。」他根據有些部隊存在的問題提出:「目前部隊駐營房,幹部缺乏嚴格軍事生活鍛煉,有些機關幹部吃不得苦,像一個文弱書生,不像一個軍人。為了提高軍隊素質,養成吃苦耐勞、不畏嚴寒酷暑的習慣,建議全軍部隊每年應以幾個月的時間進行野營訓練」。並且說:「此事過去也曾向訓練總監部建議過」。

  3.發揮軍工廠潛力,生產先進裝備。粟裕在視察中發現,幾乎所有工廠非直接參加生產的人員均太多,機構龐大,人浮於事。有個廠共有職工9500人,按現有任務僅須1400人即可完成。很多工廠的生產潛力未能充分發揮。鑒於直升機在今後戰爭中作用很大,他建議生產性能先進的新型號直升機。

  粟裕的這個報告,軍委領導審閱後被列為軍委會議文件,有些意見和建議被吸納到了後來的軍隊建設和管理工作中。

  同年10月中旬,粟裕赴濟南洛口,在黃河下游河段上檢驗工程兵3個舟橋團和2個工兵團渡河連架設浮橋和漕渡門橋的演習。

  1958年4月初,粟裕視察了浙江軍區機關及駐杭州的部隊,並在軍區機關排以上幹部大會上作報告。粟裕指出,我軍要建設成為一支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沒有大量的軍事專家是不行的。他反復強調學習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號召各級軍官下苦功夫鑽研軍事科學技術。

  粟裕每次外出,無論是專程去作調查,還是休息療養,返京以後都要給中共中央或中央軍委寫報告,直率反映部隊和地方的情況及問題,坦誠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議。粟裕重視調查研究,不僅使自己的認識比較好地符合實際,同時也使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更多瞭解到來自部隊實際的情況。

  粟裕每次外出,都給隨行人員規定紀律:不准向當地提出工作之外的要求,不准收受禮物,不准接受特殊招待,按規定交納伙食費。粟裕自己帶頭執行,看電影自己掏錢買票,和大家一起走進電影院觀看,誰也不知道這位瘦小的人就是大將粟裕。

  六、代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完成的一項特殊使命。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地域閉塞、經濟落後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停留在農奴制、奴隸制社會。隨著社會主義革命的深入,這些地區的民主改革逐次展開,改革和反對改革的鬥爭相當激烈。

  1955年12月,四川省一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少數反動首領發動了對抗民主改革的叛亂,經過當地政府和駐軍的努力,叛亂基本被平息。中共中央為了掌握確實情況,決定派人深入實際摸清情況,研究如何從軍事上保障民主改革的實施,以便中共中央下決心採取相應措施。中共中央指示總參派一位領導同志前去,要求總參預作準備。粟裕對此非常重視,他的目光也隨著移向大西南。

  從1957年3月23日起,粟裕召集總部有關部門開會,他提出了前往四川瞭解情況的要點和實地察看的範圍。研究了如何從軍事方面保證中央對該地區民主改革的順利實施。

  中共中央認為,派去的領導同志除瞭解實際情況外,還須能及時處理相應的重大事宜,及時部署必要的軍事行動。3月底,中共中央決定派粟裕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前去西南。粟裕受命即於4月2日乘火車從北京出發,隨行的有總後勤部張令彬副部長、總參謀部作戰部王尚榮部長、總後勤部衛生部饒正錫部長及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幹部部的部分幹部。途經鄭州、西安,由寶雞南下。當時寶成線剛剛修通,尚未正式營運,火車在這一段路上搖搖晃晃、走走停停,6日上午才到成都。

  當天下午粟裕即拜會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傳達了中共中央意圖。李井泉向粟裕介紹了有關情況。接著成都軍區和四川省委召開專門會議,向粟裕介紹情況。成都軍區領導著重彙報川西平叛經過及今後意見,省委領導介紹了少數民族地區民主改革情況。粟裕聽了大家的介紹和彙報後說: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主改革,政治鬥爭占著很大比重,必須很好地執行政策紀律,重視政治工作。粟裕提出要使軍隊變成政治工作隊,無戰鬥情況時都作政治工作,調查研究,發動群眾;一旦有了戰鬥,連同地方幹部在內,又都是戰鬥隊。在平息叛亂、進行民主改革的地區,黨政軍應該統一領導。

  粟裕還和大家研究了赴川西的行動方案,決定分兩路,一路前往西昌、涼山,一路前往甘孜。

  4月10日,粟裕率兩路人馬從成都乘吉普車出發,下午4點抵雅安,住下後即與地委及軍分區領導談話,瞭解情況。次日,粟裕一行考察了駐雅安軍隊醫院、汽車團、速成中學及舊機場等。粟裕在醫院看到西昌轉來的傷病員60%為凍傷、消化不良和風濕性關節炎,心臟病也不少,便對饒正錫部長說:4月12日,粟裕及張令彬、饒正錫等在成都軍區參謀長茹夫一陪同下前往西昌,王尚榮率部分人員赴甘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