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六九


  1955年1月11日,總參謀部向華東軍區發出指示:1955年應選擇閩浙沿海若干國民黨軍所占島嶼為攻擊目標,集中力量先攻佔設防薄弱又距海岸較近之小島,取得經驗,並繼續實施確有把握的攻擊。粟裕隨即領導總參部署了解放浙東沿海敵占島嶼的作戰行動。確定首先攻擊的目標是位於浙江沿海大陳島西北10公里處的一江山島。這個島是大陳島國民黨軍的外圍重要據點,面積約1.6平方公里,有國民黨軍1100餘人駐守,築有永久性的環形防禦工事。解放該島,大陳島敵軍將失去堅固的屏障。1954年12月9日,華東軍區向軍委上報了《關於進攻一江山島作戰計劃方案》。12月11日毛澤東主席批示,要彭德懷、粟裕考慮攻擊一江山島時機。彭德懷、粟裕召集有關軍區領導來京彙報,直接打電話向浙江前線瞭解情況。粟裕提出,如必要時他可以親自到前線去看看,後因故未能成行。彭德懷和粟裕根據各方瞭解的情況,認為目前可以打這一仗,報請毛澤東同意後,1955年1月16日,總參謀部複電浙東前指,同意18日開始攻擊一江山島,並指出必須充分準備,要在氣象良好確有把握時進行,攻擊時間可自行選擇。18日8時,戰區氣象條件良好,陸海空軍部隊開始攻擊。總參及時向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作了報告,並指示部隊上島後要利用地形設法固守。部隊登陸成功後,粟裕指示登島部隊要加強防空,構築工事,挖坑道,疏散隱蔽船隻和器材,防備敵海空軍反撲;把過去國民黨軍遺留在江蘇、浙江沿海的活動碉堡運去使用;派部隊搜索並佔領百夾山。19日,解放一江山島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1000多人,繳獲火炮20多門。這次戰役是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實施的聯合登陸作戰,經過實戰鍛煉,積累了島嶼登陸作戰的初步經驗。

  1955年2月12日至14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大陳、披山、漁山各島,並加緊了對浙江沿海南端的南麂山島國民黨軍的圍困。2月22日夜及23日,浙東前線和華東軍區相繼電報總參:南麂山敵軍在我軍壓力下可能撤逃,並提出我軍擬採取的措施。粟裕於23日指示總參作戰部答覆華東軍區,原則同意他們所提的處置意見。2月25日,南麂山島國民黨軍撤逃。至此,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

  從此時起,華東沿海的對敵軍事鬥爭重心轉移到了福建方向。粟裕關注的重點也隨著南移到了福建沿海。

  1955年3月初,粟裕召集總參、海軍、空軍有關領導及南京軍區許世友、聶鳳智等,就如何加強福建沿海的對敵軍事鬥爭問題,進行了反復研究,根據對敵情的分析判斷,提出了具體部署和需解決的問題。3月5日,粟裕將討論意見書面上報中央軍委。3月9日,中央軍委批示同意粟裕的部署。粟裕接著又親自抓各項部署的落實。

  鬥爭重點南移以後,華東和中南地區海上作戰和護航任務日益繁重。4月22日和6月20日,粟裕兩次給中央軍委寫報告,建議從空軍撥給海軍航空兵飛機及部隊。軍委批准了粟裕的報告。在空軍和陸軍等部隊的配合下,人民解放軍逐步掌握了浙東沿海的制空權。

  1955年5月12日,粟裕向中央軍委寫報告說:「福建地區新建機場將於6月底竣工,為配合外交鬥爭,保護浙閩沿海航線的安全,防止和打擊敵機對福建沿海主要城市的空襲,並為解放金門、馬祖創造條件,當上述基地竣工後,我即應進駐部隊」。並對進駐部隊的原則及可能發生的情況和預定措施,提出了具體建議。毛澤東於5月19日批示:「退賀(龍)、粟(裕)照辦」。

  根據上述批示,總參研究擬於6月底準備完畢,待軍委命令再行轉場。後因雨季,擬再推遲準備時限。彭德懷6月3日返京後,粟裕即將上述情況報告了彭德懷。彭面示:「進駐福建空軍以7月中旬4大國首腦會議前後再去為宜」(粟裕1955年7月11日致毛澤東、彭德懷的報告)。據此,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去上海、杭州進行必要的佈置,對有關部隊進行動員、審查飛行員及人閩後的作戰組織準備等。總參擬待一切準備完成後,再報軍委下令轉場。劉亞樓到達杭州,正好毛澤東在杭州,6月11日劉亞樓去看望毛澤東。毛澤東問劉亞樓到杭州幹什麼?劉亞樓說:準備組織空軍入閩。毛澤東問:這麼大的問題,為什麼中央還未討論就決定了?誰決定的?

  在毛澤東批評後,雖然主要責任不在粟裕,粟裕仍主動承擔了責任。7月11日向毛澤東作了書面檢討。檢討對「敵情估計不足」,對「政治上複雜的外交鬥爭理解不深刻」。並檢查了自己的「官僚主義」。

  8月6日,毛澤東對粟裕的檢討報告作了批示:「我已於5月19日批示同意你們的意見,因此你們無不事先請示的責任;只有在後來決定具體部署沒有請示的責任」。

  福建沿海對敵鬥爭涉及方方面面。粟裕親自出面做協調工作,如一、二線機場的修建、公路建設、船隻及船用主機置備,其中有些項目和重大行動要報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粟裕親自寫報告請示,保證了華東沿海對敵鬥爭的順利進行。

  由於國際國內原因,福建沿海對敵軍事鬥爭的作戰部署幾經改變。1958年7月18日,毛澤東主席親自召集會議,決定對金門、馬祖的國民黨軍進行懲罰炮擊。7月19日,粟裕即召集海軍、空軍、炮兵及總參謀部有關領導人,研究炮擊金門及海軍、空軍人閩的具體部署。經過緊張的準備,8月23日開始了震驚中外的炮擊金門作戰行動,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這個行動一直持續到1979年1月1日才完全停止。

  從士兵到高級將領的粟裕,他的工作習慣是力爭經常接觸部隊,瞭解下面的實際情況。他到總部工作後,儘管大事繁忙,仍擠出時間下部隊考察,特別是多次到邊防海島實地勘察,指導工作。他說:只有了如指掌,才能作出正確部署。

  1955年6月20日,粟裕去旅大、遼東半島及老鐵山水道察看地形,研究設防,廣泛聽取了當地陸、海、空駐軍領導的意見。6月27日返回北京,8月5日向軍委寫報告,對防禦部署、部隊編組以及公路、運河的建設等5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意見。這既是粟裕這次調查後對這個方向我軍防禦上極為重要的建議,也是他多年思考國家防務問題的成果。報告上送軍委後,引起了軍委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在報告上多處批示:「可以辦」、「可以這樣辦」、「很好,照這樣辦」等。這個報告對這一區域後來的防衛建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9月8日至20日,粟裕赴天津、河北一帶察看了京、津外圍地形。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副司令員鄭維山及總參作戰部副部長王尚榮等隨同前往。粟裕先後到了通縣、楊村、天津、塘沽、唐山、灤縣、遵化、喜峰口、古北口、密雲、懷柔、順義。無論是晴天或雨天,都按計劃行動。每到一地都和大家一起徒步踏勘,攀登制高點,無論是荊棘叢生的高山峻嶺,還是泥沙遍地的河床海灘,也不論是舊的炮臺要塞,還是現在的邊防駐軍哨所,他都要親自走到,親眼看一看,仔細向當地駐軍、群眾和地方領導詢問情況,特別是詳細瞭解那裡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事、經過和結果怎樣。

  9月14日,粟裕一行爬上了蜿蜒于崇山峻嶺中的長城,並到達險要的喜峰口,許多人的衣服都被荊棘、樹杈掛破了,有的還擦破了皮。粟裕精神抖擻,毫無倦意。眼觀關內關外,感慨無限。他說:「喜峰口是一個英雄的關口,抗日鬥爭中它曾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未來的戰爭和抗日戰爭期間不同,它也不同於我們以往所經歷過的任何一次戰爭,我們須要好好研究它的規律、掌握它的特點,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這次考察歷時13天。緊接著粟裕帶領空軍及北京軍區的領導同志乘坐飛機從空中進行了一次勘察,進一步瞭解京、津及河北一帶的地形地貌。

  遼東半島、膠東半島及其懷抱的渤海灣,是京、津的前哨和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1955年11月16日起,粟裕進一步勘察了渤海海峽和遼東、膠東兩半島的海情、地形。粟裕先到旅大的老鐵山,攀登上主峰察看,然後由旅順乘開封號軍艦考察外長山列島、廟島列島、內長山列島及老鐵山和南北磯等水道,登上北隍城、砣磯、海陽及北長山諸島,11月26日到膠東半島的龍口上岸。接著沿海邊勘察了蓬萊、煙臺、威海、劉公島、成山角、石島、海陽、青島一線,既察看地形、工事,又巡視部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