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四八 |
|
第三,我軍渡江一舉成功,並迅速突人敵人防區縱深,把南京、鎮江的敵人退路切斷,敵人全線潰退,一片混亂。如出現這種情況,要求東集團只用一部兵力監視上海之敵,主力迅速向吳興急進,與中集團密切配合,將逃敵圍殲于郎溪、廣德地區。同時要求中集團渡江成功後迅猛東進,到達吳興地區與東集團會師,圍殲逃敵,不使他逃人杭州等大城市。 粟裕指出,要力爭第三種情況的出現,同時做好應付第一種情況的準備。要求各個部隊協同作戰,迅速渡過長江,力求向縱深發展,切斷敵人退路,分割殲滅敵人。 這兩次會議,在粟裕主持下,充分發揚軍事民主,大家暢所欲言,統一了對形勢和任務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戰役指導思想和具體部署。 4月8日,粟裕與張震下達渡江作戰補充命令,確定以江陰東西地區作為東集團的主攻方向,「為求主攻方向強渡順利,決定八兵團以積極動作鉗制鎮江、揚中段之敵,而以十兵團附二十三軍、特種兵縱隊主力于江陰東西地區強渡(前頭部隊採取偷渡),力求當晚南渡三個軍或四個軍之大部,務須當晚控制江陰、武進、無錫三角地區,堅決殲擊敵之反擊,爾後乘勝擴展,開闢鎮江、無錫段南北地區廣大戰場,以利野戰軍主力爾後之作戰」。 4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電報給總前委並劉伯承、張際春、李達、粟裕,徵詢對渡江時間的意見。電報說:「我們和南京代表團的談判已有進展,可能簽訂一個全面和平協定。簽字時間大約在卯刪(即4月15日)左右。如果此項協定簽訂成功,則原先準備的戰鬥渡江即改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時間勢必推遲半個月或一個月。關於江水情況如何,推遲渡江時間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決策。」(《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77—478頁。) 粟裕當即召集三野前委討論並於當日複電軍委。他們認為,4月下旬為黃梅雨季,現已到桃汛,江水日漲,稻田放水,渡江將發生許多困難,江陰下游則無法渡江。粟裕在電報中提出:「我不知道李(宗仁)簽字後能否統率蔣軍,其內部會起何種變化。如協定不成再行渡江,則鎮江下游較為困難」。「如仍需強渡,則依原定[時間]為好」。 總前委和劉伯承、張際春、李達也於同日複電。總前委認為,推遲渡江將發生極大困難,只有在能保證和平渡江的條件下才好推遲渡江時間,「先打過江,然後爭取和平接收,為更有利」。劉、張、李認為按原定計劃於4月15日渡江為宜,推遲則有諸多不便。 中央軍委考慮了總前委及二、三野指揮員的意見,於11日電複總前委並告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依談判情況,我軍須決定推遲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遲至二十二日渡江,此點請即下達命令」(《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78頁。)。 4月12日,粟裕再次向軍委和總前委建議:為渡江便利計,不要再推遲至22日以後,以20日前後為最好。 4月17日,總前委向中央軍委報告:「我們兩周來,經過反復研究,並設想種種困難之後,均一致認為,二十日後開始渡江作戰,到二十二日全部投入奪取南岸的總行動,以後完全佔領皖南五個縣,均有把握勝利完成。三野蘇中方面,雖是敵人主力所在,可能困難多些,但亦認為可以勝利完成。故一致請軍委考慮,如是全域上二十日可以開始,二十二日實行總攻,則一氣打到底,完成渡江後,再考慮停頓;如認為二十日開始太早,則請於十八日先期通知延期,因二十日開始到二十二日總攻不能再停,主要原因是我軍確已屬半渡狀態,全軍均已投入戰鬥,如加停頓,必陷於非常不利」。 中央軍委於4月18日電示總前委、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譚(震林):「完全同意總前委的整個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團於二十日(卯哿)開始攻擊,二十二日(卯養)開始總攻,一氣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務以後,再考慮略作停頓,採取第二步行動。請你們即按此總計劃堅決地徹底地執行之。此種計劃不但為軍事上所必需,而且為政治上所必需,不得有任何的改變。至於粟張方面要求提前於十六日起攻佔江北及江心據點,也是必需的,我們早巳同意了」。中央軍委強調指出:「此次我百萬大軍渡江南進,關係全域勝利極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軍將士同心同德,在總前委及二野三野兩前委領導下完成偉大任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46—547頁。)。 粟裕立即命令部隊待命出擊。他反復檢查渡江作戰的準備,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在千頭萬緒的準備中,攻克蔣軍盤踞的江心洲,掃除大軍渡江障礙,是重要的一環。4月19日下午,粟裕兩次打電話給主攻江心洲的部隊,直接詢問作戰準備情況,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要不要炮火支援。主攻部隊指揮員施亞夫報告:「一切都準備好了,完成任務很有把握。如果有炮火支援,可以減少傷亡,早點結束戰鬥。」粟裕說:「好,我們用炮團支援你們。」一小時以後,炮就打響了。再過一小時,部隊勝利完成攻佔江心洲的任務。 4月20日下午,第二十三軍擔任渡江作戰第一梯隊突擊師的第六十九師師長譚知耕率領參謀人員,對突擊隊、二梯隊、指揮所、炮兵陣地進行最後檢查。在江邊指揮所,譚知耕向陶勇軍長報告:「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時間一到,立即啟航。就是老刮東南風,對帆船南渡不利。」陶勇說:「風向也有可能變化的。」譚知耕放下電話,走出指揮所,發現氣象臺的風向標突然停止轉動,然後由東南風變成了東北風。在場的指戰員和船工歡呼跳躍。幾位年長的船工說:「諸葛亮借東風打敗了曹操。這次毛主席借來了北風,一定能打敗蔣介石!」譚知耕說:「這次的東北風,是毛主席從全國人民那裡借來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是全國人民的心願。」 4月20日上午,在渡江作戰即將開始的時候,首先打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反擊外國武裝干涉的戰鬥。 4月20日和21日,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4艘軍艦溯江而上,不顧三野部隊鳴炮警告,闖進三野部隊防區江面,雙方展開激烈炮戰。這個老牌帝國主義者,曾經兩次發動鴉片戰爭,駕駛他們的炮艦闖進長江,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時間過了一百多年,它又企圖重溫「炮艦政策」的舊夢。然而,它面對的不再是腐敗的清朝政府,而是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的人民解放軍。 4月20日,在三野炮兵還擊中,闖進江都縣三江營江面的英軍護航驅逐艦「紫石英號」和「伴侶號」中彈負傷,「紫石英號」被迫掛起白旗停泊江面,「伴侶號」向長江下游狼狽逃竄。 4月21日,英軍「倫敦號」巡洋艦和「黑天鵝號」護航驅逐艦在英國海軍遠東艦隊副總司令官梅登中將率領下,闖進江陰以西的口岸江面,阻礙三野炮兵向南岸射擊。榴彈炮團團長請示,可否開炮把英艦驅走。第二十三軍軍長陶勇說:「打英艦是涉外事件,暫不開炮,立即請示粟司令。」此時英艦悍然向江岸三野部隊陣地開炮,打死打傷三野部隊指戰員40餘人,第二〇二團團長鄧若波當場犧牲。陶勇義憤填膺,立即下令向英艦猛烈還擊。他說:「中國人民被欺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帝國主義者還想稱王稱霸,是白日做夢。打,狠狠地打!」 在連續兩天的炮戰中,英艦打死打傷三野部隊指戰員252人。三野炮兵擊傷英艦「紫石英號」,其餘3艘英艦掛起白旗逃竄。 粟裕立即把這一突發涉外事件的經過報告中央軍委,請示處理辦法。在4月21日午時的電報中,他報告:「我已令部隊:如懸掛外國旗號之艦向我射擊以阻我渡江時,應於還擊,並建議新華社廣播,警告外籍船艦在此戰時停止行駛,妥否請示。」 中央軍委當即複電指示:「凡擅自進入戰區,妨礙我渡江作戰的兵艦,均可轟擊」。4月22日,新華社廣播毛澤東撰寫的述評新聞《人民解放軍戰勝英帝國主義國民黨軍艦聯合進攻》。4月30日又發表毛澤東撰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暴行發表的聲明》,莊嚴宣告:「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人民解放軍要求英國、美國、法國在長江黃浦江和在中國其他各處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隊等項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不要幫助中國人民的敵人打內戰」(《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68—569頁。)。同時聲明願意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與外國建立外交關係,但是建交國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餘力量的關係,並且把它在中國的武裝力量撤回去。根據中央軍委指示,三野派出談判代表,與英國代表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打了一次勝利的外交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