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三四 |
|
對於淮海戰役,史學界有「小淮海」、「大淮海」之說。一般認為,11月8日以前籌劃的淮海戰役是「小淮海」,11月9日以後籌劃的淮海戰役是「大淮海」。由最初的「小淮海」演變為南線戰略決戰的「大淮海」,有一個發展過程。 在這個發展過程的幾個關鍵時節,粟裕都提出了關鍵性建議。 粟裕第一次獻策,是9月24日提出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 對於這個建議,中央軍委採取了謹慎的態度。9月25日,即接到這個建議的第二天,毛澤東先後為中央軍委起草兩份電報,要粟裕「召集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及其他可能到會之幹部開一次討論行動問題的會議,以最後斟酌的意見電告我們審查」,並「將徐(州)海(州)鐵路線上及沂河區、嶧(縣)台(兒莊)區、東海灌雲連雲港區、兩淮區之敵情電告」。當天下午,劉伯承、陳毅、李達電報軍委並致粟裕,表示「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第一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50頁。)。經過一天慎重考慮,中央軍委于19時發出毛澤東起草的第3份電報,表示「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同時指示將兩步作戰改為三個作戰,「第一個作戰應以殲滅黃(百韜)兵團於新安、運河之線為目標」,要求他們在10月10日以前做好充分準備,並「開一次像上月曲阜會議那樣的幹部會,統一作戰意志,調整內部關係」(《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頁。)。 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粟裕主持召開華野前委擴大會議。這次會議,從10月5日開始,到10月24日結束,歷時20天,傳達貫徹中共中央九月會議決定和中共中央關於反對無紀律無政府傾向的指示,討論通過了《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關於加強紀律性克服無紀律無組織無政府狀態的決議》。同時,召開3次作戰會議,討論和制定淮海戰役作戰方案。 從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粟裕等華野指揮員與中央軍委之間,電報往來頻繁,反復商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和部署。10月11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的電報,確定淮海戰役的作戰任務主要是殲滅徐州劉峙集團主力之一部,開闢蘇北戰場,使山東和蘇北打成一片。然後,華野分為兩個兵團,以5個縱隊組成東兵團在蘇北、蘇中作戰,其餘主力組成西兵團出豫皖兩省,協同劉、鄧在中原作戰。(《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6—69頁。)這個部署仍然是人們所說的「小淮海」,還不是南線戰略決戰的「大淮海」。 10月下旬,陳毅、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先後攻克鄭州、開封,進至徐州、蚌埠地區,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粟裕分析戰場態勢,預見到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將由戰略上配合作戰發展為戰役上協同作戰,戰役的規模也比原來設想的要大。形勢要求,必須建立統一的指揮體制,才能統一作戰指導思想,協調作戰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兩大野戰軍的整體威力。為此,他向中央軍委建議,由已經到達鄭州前線的陳毅、鄧小平(劉伯承尚在豫西)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10月31日,粟裕發電報給中央軍委、陳鄧、華東局、中原局,表示遵令於11月8日晚發起淮海戰役,同時建議:「此次戰役規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16頁。)。這是粟裕第二次獻策。 粟裕的電報傳到西柏坡的時候,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正在為遼沈戰役進行緊張的運籌指揮,同時關注著淮海戰役的戰前準備。他們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會合以後的指揮問題。粟裕的電報來得恰逢其時,毛、周、朱當即研究同意。11月1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的複電指示:「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61頁。)。11月2日,陳毅、鄧小平複電:「本作戰我們當負責指揮,唯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軍委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淮海戰役》第一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11頁。)。 就這樣,淮海戰役的統一指揮問題,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就順利解決了。 淮海戰役發起以後,根據淮海戰役已發展為南線戰略決戰和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指揮員均已聚集淮海戰場的實際情況,中央軍委又於11月16日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領導和指揮淮海前線作戰和支前工作。 瞭解這段歷史的人士認為,粟裕的建議幫助中央軍委解決了當時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初期參加淮海戰役的部隊,有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暫歸栗裕指揮的中野第十一縱隊共16個縱隊,陳毅、鄧小平率領的中原野戰軍4個縱隊。中原野戰軍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按照慣例,在一次戰役中,幾支部隊聯合作戰,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揮員指揮次要方向上的指揮員,先打響的部隊指揮員指揮後打響的部隊指揮員,兵員多的指揮員指揮兵員少的指揮員。在中央軍委尚未作出由誰統一指揮的決定以前,粟裕主動提出由陳毅,鄧小平統一指揮的建議,對於順利解決南線決戰的指揮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再次表現了他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粟裕第三次獻策,對於中央軍委作出南線決戰的戰略決策,使「小淮海」演變為「大淮海」,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11月7日,即淮海戰役發起一天之後,粟裕一面緊張地組織指揮部隊對黃百韜兵團及其援軍實行分割包圍,一面冷靜地觀察分析當前敵情和全國戰局,預測敵人可能採取的對策,籌劃下一步以及未來幾步的作戰方案。 此時遼沈戰役已於11月2日勝利結束,戰爭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解放軍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優勢。中央軍委決定淮海戰役由陳毅、鄧小平統一指揮,使兩大野戰軍在一個戰場上協同作戰得到了組織領導上的保證。當面敵情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海州、連雲港蔣軍已經撤退,原定打海州的計劃不再需要執行;駐守台兒莊、賈汪地區的何基灃,張克俠即將率部起義,華野部隊可以通過其防區迅速南下徐東,切斷黃百韜兵團退路。 粟裕認為,這些情況表明,淮海戰役發展為南線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 11月7日早晨,粟裕率領華野指揮機關到達臨沂,得知徐州蔣軍有南撤企圖。他和陳士榘、張震一起議論,認為不論戰局如何發展,孤立徐州,截斷徐州之敵陸上退路甚為必要。從9時到13時,他們先後發電報給陳毅、鄧小平、譚震林、王建安和中央軍委、華東局、中原局,報告徐州之敵有南撤企圖,何基灃、張克俠有起義可能,判斷淮海戰役發起後「有提前奪取徐州或孤立徐州,使敵不能南撤可能」,「目前主要關鍵為能否全殲黃(百韜)兵團,同時作下一步準備」,建議中原野戰軍主力直出津浦路徐蚌段,譚震林、王建安所部依預定計劃迅即出隴海線,截斷徐州之敵退路,下一步或繼續殲滅黃維兵團,或殲滅蚌埠之孫元良兵團。11月8日,中央軍委複電指出:「估計及部署均很好」(《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17—419頁。)。 11月7日晚上,華野指揮機關轉移到臨沂以西的碼頭。陳士榘隨前指行動。粟裕與張震接著白天的話題徹夜長談。粟裕興奮地說:「現在東北全境已經解放,解放戰爭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要從這個角度來考慮仗怎麼打,怎樣能更快地給蔣介石以決定性的打擊。」(《一代名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38頁。)他們分析全國戰略態勢,估計敵人可能採取的方針,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認為必須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使淮海戰役發展為南線戰略決戰。 粟、張談話結束,已是深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們認為,必須把他們的判斷和建議立即報告中央軍委、陳(毅)鄧(小平)和華東局、中原局。於是,粟裕冒著嚴寒,奮筆疾書,起草電報,字斟句酌,反復修改,完稿時已是旭日東昇。他和張震鄭重簽名,注明發報時間:「齊辰」。按照傳統的韻目代日、地支代時方法計算,齊辰即8日7時到9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