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九


  與此同時,粟裕又指揮在津浦線上配合作戰的許世友、譚震林兵團,利用黃百韜兵團回援豫東戰場之機,舉行了兗州戰役,一舉攻克兗州,共殲敵6.3萬多人,為華野下一步集中兵力舉行濟南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的同志不理解:為什麼打了勝仗,還要主動撤離戰場?粟裕解釋說:在戰役指揮中,組織轉移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它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反之,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就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豫東之戰殲敵近10萬,我軍也有一定數量的傷亡。部隊惡戰近月,十分疲勞,需要休整。打了勝仗以後,主動撤出戰場,這是勝利轉移,而不是被動轉移。勝利轉移,是下一個大勝仗的基礎。

  為了組織部隊安全撤出戰場,粟裕作了周密部署。他直接打電話給負責掩護大部隊北撤的第二十九師蕭鋒師長和李曼村政委,指示:「你們不僅要阻擊老對手五軍,以掩護部隊北撤,還要做好後尾收容工作」,特別強調「心目中一定想著戰士」。第二十九師出色地完成了阻擊和收容任務。粟裕為此通令嘉獎:「十縱二十九師以階級友愛,後尾收容友鄰部隊傷員1200余名,師長、政委抬擔架步行70裡。他們高度關心戰士、心目中想著戰士的思想很可貴。同時,他們在林七口頂住了五軍前進,使全線順利北撤鄆城,值得表揚」。

  中共中央高度評價睢杞之戰的勝利,認為這是繼開封勝利之後又一「偉大勝利」,「這一輝煌勝利,正給蔣介石『肅清中原』的囈語以迎頭痛擊,同時也正使我軍更有利地進人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三年度」。中共中央在賀電中以深切關懷之情表示:「值此盛暑,特向同志們致慰念之意」。(《周恩來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722頁。)

  五、實踐證明在中原地區集中兵力打大仗是正確的,
  中共中央再次調整戰略部署,決定解放軍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作戰。


  粟裕說,豫東戰役是他經歷的最複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之一,也是他在解放戰爭的戰役指揮中最緊張的3個戰役之一,是華東野戰軍兩年來作戰中一次最大的殲滅戰。在這次戰役中,交戰雙方都投入了盡可能多的兵力。除了戰略上配合作戰的部隊以外,直接參戰的部隊,解放軍約20萬人,國民黨軍約25萬人。在這次戰役中,粟裕駕馭戰局轉折的指揮藝術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這一點,連對手也不得不承認。蔣介石的國防部說,此次豫東會戰,「共軍表現特異」的有3點:「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襲大據點」,「對戰場要點敢作頑強固守,反復爭奪」。

  豫東戰役的勝利,不僅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一個戰役殲敵9萬餘人的空前戰績,達到了中央軍委提出的4至8個月殲敵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旅10萬人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迅速改變了中原戰局,並且推動全國戰局由戰略進攻向戰略決戰發展。後來的戰局發展,果如粟裕所料,形勢急轉直下。豫東戰役以後,不到半年時間,解放戰爭的形勢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對於解放戰爭的發展趨勢,毛澤東用他那戰略家兼詩人的特有氣質,作過一個形象的估計。他說:「同蔣介石的這場戰爭可能要打六十個月。六十個月者,五年也。這六十個月又分成兩個三十個月:前三十個月我們是『上坡』、『到頂』,也就是說戰爭打到了我們佔優勢;後三十個月叫做『傳檄而定』,那時候我們是『下坡』,有的時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聲敵人就投降了。」(《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834頁。)

  豫東戰役以後,毛澤東在西柏坡接見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和晉察冀軍區炮兵旅長高存信時,興奮地說:「我們過山坳了!」他左手握拳,右手食指沿拳頭頂端滑過。「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他還對陳銳霆說:「你回去代我問粟裕同志好,告訴他,我把黃百韜、邱清泉記在他名下了。」

  豫東戰役的實踐證明,中原黃淮地區確有大量殲敵的必要和條件,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決策是正確的,而分兵渡江南進的決策則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實際的。因此,中央軍委再次調整了原來的戰略部署。豫東戰役以後第7天,1941年7月13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中原局並告粟裕和陳士榘、唐亮的電報,指示:「粟兵團應在現地作戰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殲滅五軍、十八軍等部,開闢南進道路,然後南進(不殲滅五軍、十八軍不走)」。(《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21頁。)

  1948年9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決定:「人民解放軍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和華北、東北作戰」。(《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8頁。)毛澤東在會議結論中說:「明年不能渡江,而不是不需要渡江。那麼就得在長江以北打。因為蔣的力量百分之八十在江北地區,消滅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所謂蔣政權,也就是表現在他的軍隊上。」

  在豫東戰役過程中,華野部隊中普遍流行著兩個口號:「釣大魚」,「中原逐鹿」。此戰勝利,既大量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又有力地扭轉了中原戰局,可謂「魚」、「鹿」兼得。華野第四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謝雲暉,這位30年代的北京大學學生,戰後信口作歌:

  魚兮怡兮,鹿兮樂兮,二者得兼,萬眾欣兮。
  三軍司命,國之魂兮。幸甚至哉,天道維新。

  「斗膽直陳」獻奇謀,「中原得鹿」建奇功。在這場逐鹿中原的競賽中,粟裕在戰略決策和戰役指揮兩方面都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有口皆碑的「斗膽直陳」和「二讓司令」表現了他無私無畏、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特有風格,而扭轉中原戰局的豫東戰役則成為他謀略思想和指揮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第十七章 揭開戰略決戰的序幕

  一、逐步形成南線決戰的戰略構想。建議集中華野全軍攻濟打援。

  1948年7月,豫東戰役結束以後,粟裕率領華野指揮機關和參戰部隊,轉移到魯西南、豫皖蘇地區,組織部隊休整,籌劃下一步作戰。這時,他反復考慮的是,從戰爭全域的發展趨勢來看,華東野戰軍的未來出擊方向問題。

  豫東戰役以前,他在4月18日的電報中向中央軍委建議,華野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當時就提出,在打完第一個殲滅戰以後,「除以一部相機攻佔濟南外,主力則可進逼徐州,與劉鄧會師,尋求第二個殲滅戰」。(《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56頁。)

  經過豫東戰役的實踐,粟裕對戰爭規律的探索又前進一步,逐步形成了南線決戰的戰略構想。他回憶這一探索過程說:「解放戰爭以來,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殲滅戰不斷向更大規模發展是個客觀規律。這種大殲滅戰發展下去,勢將成為同敵人的戰略決戰。而要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決戰,必須考慮時機,還要考慮戰場條件和後勤供應條件。對於戰場和後勤供應條件,我考慮在長江以北決戰比在長江以南決戰有利得多;而在長江以北決戰,又以在徐蚌地區為最有利。因為徐蚌地區不僅地形開闊,通道多,適宜於大兵團運動,而且大部地區是老解放區和半老解放區,群眾條件好,背靠山東和冀魯豫老根據地,地處華東、中原接合部,距華北也不遠,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還可以利用蔣桂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蔣系的徐州集團。如兵出中原,我軍將處於白崇禧的武漢集團與劉峙的徐州集團之間,桂系可能參戰。」(《粟裕淡淮海戰役》,《黨的文獻》1989年第6期。)

  這個過程表明,粟裕對戰爭規律的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前進,他不僅預見到隨著殲滅戰規模的不斷發展勢必形成同敵人的戰略決戰,而且通過對江南和江北、中原和徐蚌的比較分析,得出了徐蚌地區是進行這一決戰最佳戰場的科學結論。

  粟裕認為,豫東戰役的勝利,實現了由戰略進攻向戰略決戰的轉折。當前的問題,是如何推動戰局向戰略決戰的方向發展。無論是正在醞釀的濟南方向的作戰,還是未來的徐州方向的作戰,都要同南線決戰的戰略構想聯繫起來考慮。

  7月13日,華東野戰軍許譚兵團一舉攻克濟南、徐州之間的兗州。濟南周圍300公里的廣大地區被華野控制,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據守的濟南成了一座孤城。這樣,就把舉行濟南戰役問題提上了日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