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六


  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於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城南莊舉行。參加會議的,除了時稱「五大書記」的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以外,還有陳毅、粟裕、彭真、薄一波、聶榮臻、李先念等人。這是「五大書記」會合後第一次全體會議,也是部署奪取全國勝利的一次重要會議。毛澤東提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3條方針。會議討論的各項議題,都是在這3條方針指導下進行的。

  「軍隊向前進」,就是按照中共中央的既定戰略方針,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陳粟兵團的行動問題」原來列為會議的第六個議題,實際上是首先討論的問題。

  4月30日,會議第一天,「五大書記」一起聽取了粟裕的彙報。粟裕著重彙報了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大量殲敵的方案,詳細說明了提出這個方案的依據。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聽了粟裕的彙報,當即研究決定,在既定戰略方針不變的前提下,同意華東野戰軍3個縱隊暫緩渡江南進,留在中原黃淮地區大量殲敵。「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構成了以後淮海戰役設想的最初藍圖」。(《周恩來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721頁。)

  粟裕後來回憶說:「黨中央領導同志這種處處從實際情況出發,十分重視前線指揮員意見的領導作風,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動。」

  有人說:在歷史上,只有極個別的人,才是敢於和善於提出不同意見,並且能為毛澤東主席接受的。在解放戰爭歷史上,粟裕就是一個突出的人。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毛澤東並不是一個輕易被說服的人,要看提出建議者是否具有令人信服的真知灼見,並且他自己在實踐中體會到確有改變既定方針的必要。解放戰爭以來,粟裕的歷次建議,稱得上言必有中、算無遺策,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毛澤東對此已有深刻印象。但是,這一次作出暫緩渡江南進的決定,仍然經過了3個多月的觀察考慮,才確定下來。1950年,粟裕到中南海向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彙報工作,由中央軍委作戰部部長李濤陪同吃飯,席間談起粟裕當年的建議。李濤說:你那次建議是對的。如果不是這樣,派幾萬人到敵人後方去,要站不住腳。所以,中央同意了。粟裕說:當時有兩種意見。我考慮,與其帶幾萬人去江南,不如在中原打。

  中共中央書記處雖然採納了粟裕關於3個縱隊暫不過江的建議,但是認為有必要強調堅持渡江南進的既定方針。在5月3日的會議上,提出了「南進戰略是否對」的問題,反復強調渡江南進是「堅定不移的方針」。毛澤東沒有參加這次會議,劉少奇傳達了他的指示。毛澤東說: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地區無疑會有很大困難,打出去的主力會減弱,打不了很多勝仗,但無此一條不能戰勝國民黨。劉少奇和周恩來在發言中指出,要從過去的經驗認識渡江南進的正確性,從解決上百萬人的吃飯問題認識渡江南進的必要性。劉少奇說:去年大軍出中原,河北(指黃河以北)大勝利,而大軍在中原很困難,主力削弱了,勝仗打少了。但是,義無反顧,總要南下,不能北返。現在江北至多支持一年。如果搞不好,江北支持不住,主要問題是吃飯。渡江很困難也要前進。周恩來說:軍隊向外線轉,不斷開闢新的外線,是堅定不移的方針。現在暫不躍進,暫釆波浪式前進,先迫江邊。朱德說:戰略方針向南,必須向南才有勝利。任弼時說:打向國民黨區域,是決定戰爭勝利快慢之一條。

  中共中央領導人如此尖銳地提出渡江南進的戰略方針是否正確的問題,使粟裕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即將採取的戰略行動實際上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戰略方針,因而更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承擔的歷史責任的分量。

  5月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還在進行,毛澤東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並華東局的電報,指出:「將戰爭引向長江以南,使江淮河漢地區之敵容易被我軍逐一解決,正如去年秋季以後將戰爭引向江淮河漢,使山東、蘇北、豫北、晉南、陝北地區之敵容易被我軍解決一樣,這是正確的堅定不移的方針。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難。目前粟裕兵團(一、四、六縱)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闢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該兵團,加上其他三個縱隊,在汴徐線南北地區,以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為目標,完成準備渡江之任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59頁。)

  這樣,華東野戰軍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和在中原戰場的作戰任務,就以中央軍委命令的形式確定下來了。「這是對重大戰略決策所作的關鍵性的變動。它對此後南線作戰的整個過程,包括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第一線高級指揮員的粟裕,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敢於實事求是地大膽地對中央重大戰略行動部署提出不同意見,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最高統帥的毛澤東,能實事求是地重視並採納部屬的不同意見,根據實際情況果斷地調整重大戰略部署,也表現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氣。對需要高度集中的軍事指揮來說,這可以說是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典範」。(《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847—848頁。)

  當時,國民黨一個旅相當於整編前的一個師,約8000人。十一二個旅共約10萬人,相當於粟裕當時指揮的部隊總數。中共中央給予粟裕的作戰任務是相當重的。

  中共中央同時採取的一項重要組織措施,就是決定調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到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工作。中央書記處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對粟裕說:「陳毅同志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

  對於中共中央這個決定,粟裕毫無思想準備,大感意外,非常著急,再三請求讓陳毅仍回華野。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和陳毅結成了「陳不離栗,粟不離陳」的深厚友誼。他深深體會到,華野的全盤工作責任實在重大,有陳毅主持全域,他才能集中精力搞好戰役指揮。

  毛澤東說:「中央已經決定了,陳毅同志和鄧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軍區工作,華野還是你來搞。」

  粟裕知道這是中央已經作出的決定,於是提出了最後的請求:陳毅同志在華野的司令員兼政委職務繼續保留。

  毛澤東沉思片刻,表示同意粟裕的意見:「那好吧,陳毅同志仍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但是中原那邊工作很需要他,現在必須馬上去。」

  粟裕心想,既然中央已經作出決定,陳毅去中原局和中原軍區工作責任重大,自己必須服從全域利益,不能也不好再堅持自己的要求了。

  不久,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就發出正式決定。5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任命陳毅為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治委員。(《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09頁。)5月14日,陳毅、粟裕在致華東局、中原局和陳士榘、唐亮的電報中,傳達中共中央的決定:「陳(毅)(子恢)(裕)參加中原局根據地的建設工作,陳在華野黨政軍職務由粟代理」。5月3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出致中原局、華東局,華北局的電報,「任命粟裕同志兼華野副政委,負擔副政委各項工作責任,並于陳毅同志不在華野總部工作時代理政委職權」。6月24日,中共中央軍委又任命粟裕兼豫皖蘇軍區司令員。

  從此以後,粟裕就以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職務,擔負起領導和指揮華東野戰軍的重任。

  這就是有口皆碑的粟裕「二讓司令」。

  粟裕回憶當時的心情說: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採納了華東野戰軍3個縱隊暫緩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議,陳毅同志又暫時離開華野。我深感自己肩上擔子沉重,覺得這次是向中央立了軍令狀,一定要把仗打好,用戰場上的勝利來回答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殷切期望。同時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戰略構想,證明在中原黃淮地區集中兵力打大殲滅戰是切實可行的。

  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5月7日結束。陳毅和粟裕5月8日離開城南莊到石家莊。應陳、粟的要求,朱德總司令準備同他們一起去濮陽,動員華野部隊完成新的作戰任務。

  隨行參謀的日記記述了粟裕在石家莊的一些情況:「5月9日中午,粟裕首長沐浴出來,耐心地向我交代任務,要我等待接收晉察冀工業局生產的一批彈藥,並具體地告訴我彈藥的種類和數量。晚上,我們幾個人逛大街,在燈光下又碰到粟司令。他獨個兒在遛達,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平凡而自在。人們哪裡知道,這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常勝將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