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三


  中原戰場的勝負,成為交戰雙方戰略指導上關注的焦點。蔣介石為改變他戰略上的被動地位,以維持其在全國的反動統治,採取堅守東北、力爭華北、集中力量加強中原防禦的戰略部署,調集重兵于中原戰場,一再叫囂「確保中原」、「肅清中原」。毛澤東為實現用5年左右時間打敗蔣介石的戰略目標,指揮劉鄧、陳粟、陳謝3路大軍經略中原,強調指出:「中國歷史告訴我們,誰想統一中國,誰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誰手了」。

  這種「鹿死誰手」的較量,當時正處於難解難分的關鍵時刻。在中原戰場上,劉鄧、陳粟、陳謝3路大軍猶如3把鋼刀插進敵人胸膛,縱橫馳騁于江淮河漢之間,勝利完成了開創中原新解放區的戰略任務,並且調動和吸引南線蔣軍兵力160個旅中約90個旅于自己周圍,對於迫使敵人在戰略上陷入被動地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蔣軍在兵員數量和技術裝備上仍然佔有相當優勢,在局部地區仍有可能集中優勢兵力。蔣介石調集強大兵力于中原戰場,除以相當兵力擔任8個綏靖區重要點線的防禦外,還將其主力部隊組成6個機動兵團,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在各個要點之間往返馳援,對人民解放軍實行戰役進攻。劉鄧、陳粟,陳謝3路大軍分兵作戰,「我集敵亦集,我散敵亦散」,如以1路大軍對當面之敵作戰則難獲全勝,如待3路大軍集中又往往失去戰機,只能打中小規模的殲滅戰;由於敵人不易分割,又增援較快,有時連中小規模的殲滅戰也打不成。特別是被圍困在大別山地區的部隊,在無後方依託的條件下連續行軍作戰,無法集中行動,無法獲得休息,處境十分困難。因此,中原戰局在一段時間內形成反復拉鋸的僵持狀態。

  面對這種形勢,應當採取何種戰略行動,才能迅速改變中原戰局,繼續發展戰略進攻,進而奪取解放戰爭的全國勝利呢?這是戰略指導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身處戰爭第一線並且時刻關注戰爭全域的粟裕,在半年來的戰爭實踐中,深切感受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迫切需要,促使他積極探索戰爭發展的客觀規律,逐步形成了發展戰略進攻、改變中原戰局的戰略構想。粟裕回憶這一戰略構想的形成過程說:我軍自孟良崮戰役後一直沒有找到打大殲滅戰的戰機。我對此不斷地進行思考。我認為,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的殲滅戰將進一步向更大規模發展,這可能是個客觀規律。因為敵人在多次遭受我殲滅後,兵力已大為集中。如果我們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而是打中小規模的殲滅戰,戰機則勢必難尋。當時在中原地區很少打到殲滅戰,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是敵我兵力對比過於懸殊。敵人總是集中三四個整編師(軍)一起行動,我軍主力較為分散,因而許多戰機不得不放棄。我軍必須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才能逐次殲滅敵軍主力,迅速改變中原戰局。(《一代名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01—103頁。)

  粟裕分析敵我戰略態勢及其發展趨勢,認為改變中原戰局進而發展戰略進攻,不僅是必須的,也是可能的。當時,我軍在政治上戰略上已經居於優勢地位,但是敵人在兵員數量上和技術裝備上仍然佔有優勢,在局部地區仍能保持優勢兵力,因而在中原戰場上出現了反復拉鋸的僵持態勢。要扭轉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進而奪取全國勝利,關鍵在於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我軍在兵力對比和技術裝備上走向優勢。當時我軍在中原戰場上集結有十幾個具有相當作戰能力的縱隊,並且有華東、華北和中原的新老根據地作依託,已經具備打大殲滅戰的客觀條件。只要我軍能打兩三個大殲滅戰,形勢必將改觀。粟裕預料,如果我們在中原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並且在數量上技術上取得優勢,戰爭形勢即可急轉直下,也將推動政治局勢的迅速變化,革命的全國勝利即可迅速到來。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將他的戰略構想以及相應的建議報告中央軍委和劉伯承、鄧小平。電報全文如下:
  (《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344—346頁。)

  對今後作戰建軍之意見

  (一)目前敵人雖已被迫作全面防禦,但尚有一定兵力,作為其攻勢防禦之機動使用。觀其目的,不僅在破壞我建設新解放區,而且企圖爭取時間,以待其新軍之訓練,或政治陰謀之從容佈置。因此,目前江北(中原,鄂豫陝及豫皖蘇)敵我是處在反復的拉鋸形勢中。這種形勢,本給我們以有利而且多的運動戰機會,但由於新區反動勢力未完全打倒,反動武裝未肅清和新區群眾尚未完全發動,故使我們難以保密和及時捕捉戰機。而敵人則多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我兵力分散時則進犯,我集中兵力時則後縮,敵我兵力相等則與我糾纏,不讓我安定休整。在上述情況下,我一個戰略區之兵力對當面之敵作戰,則難取全勝;如待三個戰略區兵力集中,則又失去戰機。而敵人則利用其較我優良的運輸條件和建制的臨機變動,以集中或分散對付我軍。但我軍則因缺乏固定補給來源和足夠的運輸能力,又不便長期集中強大的兵團於一個地區(或方向)作戰。因此,建議三軍(劉鄧、陳謝和我們)在今後一個時期,採取忽集忽分的作戰方式,以求能較徹底地殲滅敵人一路(我們一軍如不擔負打援,兵力是夠用的)。只要鄰區能及時協同打援或鉗制援敵遲進,殲敵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區殲滅戰結束,敵向此區集中,則我又分散或轉至鄰區,總以何區便於殲敵,即向何區集中。如此能有兩三次殲滅戰,則形勢可能變化。管見是否有當,請示知。如認為可行,則請劉鄧統一指揮。

  (二)敵由於二十年的堡壘政策和許多失敗經驗,其守備技術加強了,築工效率提高了(每班三小時即可完成一個地堡,四至五小時全盤工事大體可以完成)。如不在敵占三小時以內發起戰鬥,則每戰均須攻堅。今後敵完全轉入守勢,則其工事將更為加強。部隊之攻堅技術(坑道爆破)和增強攻堅炮火,實為急需。否則傷亡大而收效少。

  目前我們各種口徑炮為數不少,但炮彈(後膛炮彈)供應有限,仍不能發揮其最大威力。因此建議軍委統一計劃調劑和加強該項炮彈之生產,以增強反攻之效能。

  (三)依二次大戰經驗,似攻一防線均可攻破,惟依據大城市所設之防禦則很難攻破,如再加以優越之技術與政治條件(如斯大林格勒、列￿格勒)則實不可攻破。依形勢發展,敵將恃物質技術條件,固守在我解放區之某些中心城市。我們不知東北對於近代技術兵種之建設情形如何,不便發表意見。如已有成績,而能調集各兵種徹底解決一個地區之敵固佳;如無此種可能,似以讓敵背上守備大城市之包袱,我則先解放全國之廣大農村及中小城市,以縮小敵人之兵源及糧源,則敵人雖有美援亦必不能久持。俟其大廈已傾,則敵固守之大城市似已難存在矣。為能迅速變新區為解放區,則又須從老區抽調大批幹部前往新區工作,否則喪失時機,甚為可惜。

  (四)自全國轉入反攻以來,我軍在政治上固屬優勢,在戰略上亦取得優勢,但在數量上、技術上則尚非優勢。而技術上優勢之取得,必須有一定之工業基礎。為適應今後之需求,除建議以東北之兵員成分及其他優越條件訓練大批技術兵種,以為全國軍隊骨幹外,並建議統一全國之建軍思想,使無地域與界限之分,減少與消除指揮者及被指揮者相互間之顧慮與打破本位主義(由於我軍供應尚難統一,故在打破本位方面較難完全實現),並盡可能統一編制與番號及幹部訓練,而增強作戰效能。

  管見所及,斗膽直陳。是否有當,尚盼裁示。

  這就是著名的「子養電」。按照電報地支代月、韻目代日的慣例,「子養」即1月22日,故稱「子養電」。

  在這份電報裡,粟裕根據他對中原以至全國戰局的科學分析,提出了發展戰略進攻、改變中原戰局的戰略構想,以及與此相應的關於作戰和建軍的重要建議。值得注意的是,他分析決定戰爭勝負及其發展趨勢諸因素的時候,除了政治、戰略、兵員數量以外,還把技術裝備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指出,如果我軍在已有政治優勢、戰略優勢的基礎上,再取得數量上技術上的優勢,戰爭形勢的發展即可急轉直下,迅速解放全中國。後來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個符合戰爭發展規律的科學預見。

  粟裕這個戰略構想,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在總結正反兩方面實踐經驗基礎上長期深思熟慮的結晶。現有檔案資料表明,在「子養電」發出前後,從1月5日到3月15日,粟裕在上報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劉鄧的4份電報中,在華野直屬隊幹部大會和華野政治工作會議,師以上幹部會議上的3次講話中,先後7次反復闡述「子養電」的基本觀點,說明他對這個基本觀點是堅信不移的。

  然而,正式提出這個建議,粟裕還是採取了不同尋常的慎重態度。粟裕保存的抄件說明,這份電報早在1947年12月10日就起草好了,又繼續觀察思考40多天,方才果斷發出,並且使用了「斗膽直陳」的措辭。在解放戰爭過程中,粟裕提出的關係戰略全域的重要建議在10次以上,但是像這樣直接地全面地對全國戰局和全軍建設提出建議還是第一次。他的建議不僅關係戰爭全域及其未來發展,而且與中央軍委已有的戰略決策大不相同。當時他雖然不知道中共中央已經作出分兵渡江南進的戰略決策,但是他主張依託根據地集中兵力打大殲滅戰的思考,與中央軍委一再強調的不要後方的戰略躍進和在中原地區打中小規模的仗的指示,顯然是不同的。12月9日,即預定發出此電的前一天,粟裕收到中共中央軍委電示:「目前時期,華野仍以打中等規模之仗為有利」。(《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3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