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一


  粟裕密切注視敵軍動向,為籌劃下一步作戰而深思熟慮。在那些日子裡,部隊紛紛召開慶功會,舉行聯歡、會餐活動。粟裕卻手持中央發來的電報和各種情報資料,在地圖前踱步沉思,全神貫注地籌劃作戰方案。

  此情此景,周圍同志看在眼裡,急在心頭:「502」的身體日見消瘦,長此下去,身體如何吃得消!大家多麼希望他能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又不敢前去勸止。因為陳司令有規定:粟總在地圖前構思殲敵方案時,任何人不准打擾。

  正當大家焦急的時候,陳毅闖了進來。「好啊!大家都在飲慶功酒,你一個人關在屋裡念什麼經啊!走,一起打獵去。」

  「我有點累了,想休息一會。」粟裕說。

  「莫來這一套。你要會休息,我還不來呢。走吧,今天一定要好好耍一下子,痛痛快快玩一場。」

  陳毅拉上粟裕,同司令部工作人員一起去打獵,一路上說說笑笑。突然,一隻又肥又大的兔子跑過。陳毅眼疾手快,一槍命中,興高采烈地對粟裕說:「502,你看這只兔子該怎麼個吃法?」

  粟裕身在獵場,心在戰場,脫口而出:「這是蔣介石五大主力中的王牌,硬吃是不行的,必須智取,而且一定要全殲。」

  粟裕的回答,使在場的同志莫名其妙。陳毅哈哈大笑:「好嘛,好嘛!這只兔子身價不低,成了張靈甫。看樣子,這個張靈甫命裡註定要成為我們慶功宴上的下酒菜嘍!」

  古今中外的戰史說明,如此全神貫注的深思熟慮,乃是將帥正確決策必需的心理素質,然而確能具備者為數不多。拿破崙說:「軍事領袖必須能夠關注一組目標,並作鍥而不捨的全面考慮。」戴高樂說:「戰爭中的偉人經常是冷靜思考的人。」與中外名將比較,粟裕有過之而無不及。決策前深思熟慮,尋求最佳方案;看准了則堅定不移,敢對歷史負責。這是他決策和指揮的突出特點之一。

  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部署是:顧祝同指揮下的24個整編師54.5萬人,除以7個整編師約20萬人擔任重要點線的守備和對突擊兵團的策應以外,集中17個整編師約25.5萬人,以「五大主力」中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整編第十一師、第五軍為骨幹,組成3個機動兵團,由湯恩伯、王敬久,歐震分別擔任一、二、三兵團司令,執行機動突擊任務,在打通津浦路徐濟段和兗州至臨沂的公路、佔領魯西南以後,同時向沂蒙山區進犯:湯恩伯兵團由臨沂向北,歐震兵團由泅水向東北,王敬久兵團由泰安向東,對華野主力形成弧形包圍態勢。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這是栗裕喜愛的名言,也是他舉重若輕、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的生動寫照。

  面對大軍壓境、強敵雲集的嚴重形勢,陳、粟沉著應戰。他們冷靜地觀察和分析形勢,籌謀對策。粟裕認為,敵人在兵力上佔有很大優勢,戰略戰術也有所改進,有利於我的戰機可能比過去少得多。但是,敵人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在戰爭指導上,存在著戰略上要求速決與戰役上遲疑猶豫的矛盾。在內部關係上,存在著嫡系與非嫡系、主力與非主力、中央軍與地方軍、上級與下級,官兵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必然會表現出來,想要達到指揮和行動上集中統一是不可能的。蔣介石依恃其強大的兵力優勢,企圖儘快與我軍主力決戰。而他的戰場指揮員力求保存實力,邀功請賞,一與我軍接觸,立即收縮靠攏,甚至見死不救。這種情況,給我們利用敵人矛盾,創造有利戰機,提供了客觀條件。從這種實際情況出發,華野前委決定堅持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決心與敵人作幾次大的較量,動員全軍準備打大仗、打硬仗,打惡仗。在敵人重點進攻開始階段,則採取持重待機的方針,發揮我軍優勢,利用敵人矛盾,以積極主動的作戰行動,吸引、調動、疲憊,迷惑敵人,審慎地觀察戰場形勢的細微變化,分析掌握敵人的行動規律,能動地創造和捕捉戰機。如果條件具備了,就堅決殲滅之。條件不具備,就改變和放棄原定計劃,絕不輕躁作戰。

  從4月初到5月初的1個多月時間裡,陳、粟指揮華野10個縱隊,利用在解放區腹地作戰的有利條件,同敵人在魯南和沂蒙山區周旋,時南時北,忽東忽西,欲擒故縱,避實擊虛,有利則打,不利則撤,而將主力始終集結于便於機動作戰的位置,處於主動地位。陳毅把這種戰法比喻為「耍龍燈」:我軍揮舞彩球逗引,敵軍像長龍一般回旋翻滾。用這種辦法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有利戰機。

  陳、粟原來計劃打由隴海線北進的湯恩伯兵團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派3個縱隊南下隴海路東段。湯恩伯察覺華野意圖,不僅不派兵回援,反而把兩個軍調到臨沂,密集靠攏,使華野部隊不能分割殲敵。陳、粟隨即改變計劃,繞到剛剛調到山東的王敬久兵團側後,抓住他左翼薄弱環節,攻擊佔據泰安的整編第七十二師。

  整編第七十二師,是具有幾十年歷史的川軍主力,日美混合裝備,有山地作戰經驗,但非蔣介石嫡系。地形對它有利也有弊:泰安地形和工事利於固守,但北有泰山、南有徂徠山相隔,不利於它與濟南王耀武部、曲阜邱清泉部的相互支援,而有利於華野實行分割圍殲。

  陳、粟抓住這個戰機,迅速下定圍泰(安)打援的決心,於4月20日發起泰蒙戰役,以3個縱隊圍殲泰安之整編第七十二師,以4個縱隊待機殲滅可能來援之敵。4月24日完成了對泰安城的四面包圍。

  粟裕特派陳銳霆率領特種兵縱隊榴彈炮團開赴泰安前線參戰,進行實戰鍛煉。剛剛組建不久的榴彈炮團大顯神威,在圍攻嵩裡山制高點的戰鬥中,與第三縱隊密切配合,很快就把嵩裡山守敵一個營擊潰全殲。整編第七十二師師長楊文泉被俘後說:「你們有這麼多大炮,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你們炮兵火力組織得這麼好,步炮協同得這樣好,更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在戰鬥過程中,楊文泉幾次乞求增援,鄰近泰安的各路蔣軍都見死不救,距泰安僅1日行程的整編第七十五師和整編第八十五師一直按兵不動。

  經過3天激戰,華野部隊攻克泰安城,殲滅整編第七十二師師部和兩個旅,生擒中將師長楊文泉,連同南線共殲敵2.4萬餘人,取得了沂蒙山區作戰的第二個勝利。

  不過,華野這一段時間行動的主要目的,還是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打大殲滅戰的戰機。從4月初到5月初,除了泰安戰役以外,華野部隊與國民黨軍隊還有幾次交鋒,由於敵軍密集靠攏、增援較快又行動謹慎,而幾次改變原定作戰計劃,放棄出擊郯城、馬頭、新安鎮,放棄打擊進犯臨蒙公路之敵,撤了對進佔新泰之敵的包圍,以及回師魯中等等,沒有打上一個痛快的大殲滅戰。不少指戰員沉不住氣了,順口溜又流傳開了:

  「陳司令的電報嗒嗒嗒,小兵們的腳板嚓嚓嚓」。

  「機動機動,只走不打,老耍龍燈」。

  這個情況迅速反映到陳、粟那裡。陳、粟認為,指戰員們這種高昂的鬥志令人喜愛,但是還要使廣大指戰員認識這樣做的必要性,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和體現運動戰、殲滅戰的指導思想。他們說:「我們的電報不嗒嗒嗒,他們的腳板不嚓嚓嚓,怎麼能調動敵人呢?我們就是要用耍龍燈的戰法,把敵人拖得疲憊不堪,造成有利的戰機,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陳、粟指示在全軍進行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運動戰,殲滅戰的指導思想變成廣大指戰員的自覺行動。

  為了進一步調動和分散敵人,陳、粟計劃以兩個縱隊南下魯南,以一個縱隊南下蘇北,威脅敵人後方,吸引敵軍回師或分兵,以便在運動中殲敵。5月3日,他們把這個設想上報中央軍委。第二天,毛澤東就為中央軍委起草複電,肯定了他們持重待機的方針,指出:「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處置甚妥。只要有耐心,總有殲敵機會」。(《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2頁。)5月6日,中央軍委又電示陳、粟:「目前形勢,敵方要急,我方並不要急」。「五六兩月你們除以七縱位於濱海外,其餘全部似宜集中萊蕪,沂水地區休整待機,待敵前進或發生別的變化,然後相機殲敵。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8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