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一二 |
|
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陳、粟立即決定放棄以第七縱隊南下蘇北和第一縱隊去魯南的計劃;命令已位於新泰以西的第六縱隊就近南下至平邑以南地區,不再以牽制敵人為主要任務,不採取積極行動,而隱伏于魯南敵後待命,必要時即可作為一支奇兵使用;主力則後退一步,集結於萊蕪、新泰、蒙陰以東地區待機。 國民黨軍隊果然焦急起來了。 華野的「耍龍燈」式的機動作戰,誘使國民黨軍隊跟著進行千餘公里的「武裝大遊行」,不僅直接削弱了敵人,更重要的是暴露了敵人內部的矛盾,錯亂了敵人的部署,造成了敵人的失誤,造成了打大殲滅戰的有利戰機。 蔣介石原想直接指揮,高度集中,速戰速決,立見成效。與他的願望相反,由於在他的部隊中存在著不可克服的派系矛盾,許多將領為保存實力而避免與華東野戰軍決戰,甚至對非本派系部隊見死不救,因而行動遲疑,進展緩慢。蔣介石為此焦躁不安,嚴令顧祝同加快「進剿」,限5月初「打掉陳,粟主力」。 蔣介石、顧祝同得知華野主力東移,他們未經嚴重戰鬥就佔領了臨沂、新泰、萊蕪一線,錯誤地判斷華野「攻勢疲憊」,已向淄川、博山、南麻、坦埠、沂水、莒縣一線撤退。於是決定「跟蹤進剿」,並且把「穩紮穩打」的戰法改變為「穩紮猛打」,3個兵團同時向莒縣、沂水、悅莊、淄博一線推進,企圖圍殲華野主力于沂蒙山區,或者把華野主力趕過黃河。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為此狂呼:「雄師北指,氣吞沂蒙!」 這樣一來,「穩打」改為「猛打」,「逐步推進」改為「全線急進」,使國民黨軍隊密集靠攏的態勢很快發生了變化。有利於華野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粟裕總結這一段機動作戰的經驗,指出:這個「戰機不是自然地出現的,而是通過我軍的指揮得當,廣泛機動,誘使敵人因應而動創造出來的」。針對把這一階段作戰行動與孟良崮戰役分割開來的觀點,他進一步指出:「這一段作戰行動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同孟良崮戰役割裂開來。孟良崮戰機的出現,是這一段作戰行動的結果。創造戰機與出現戰機是因果關係,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兩軍相爭,都力爭主動,力避被動,以為有利戰機是『守株待兔』可以得來的,那是違背戰爭指導規律的。」(《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491頁。) 四、以中央突破對中央突破,「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孟良崮上全殲蔣軍「王牌」整編第七十四師。 在戰機即將出現的關鍵時刻,粟裕注意的中心問題是:及時抓住有利戰機,果斷作出最佳決策。 5月10日,顧祝同命令歐震、湯恩伯、王敬久3個兵團向莒縣、沂水、悅莊、淄博一線推進。蔣介石的「急先鋒」湯恩伯不待歐震、王敬久兩兵團統一行動,就指揮第一兵團8個整編師向沂水、坦埠方向進攻。 當天深夜,華野指揮部偵察得知,湯恩伯兵團的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先頭部隊已經進至河陽以北的苗家莊、界湖,有繼續進犯沂水模樣。這兩支部隊位於敵軍右翼,比較暴露。陳、粟當即決定,首先殲滅該敵于沂水、蘇村地區。他們一面下令參戰部隊向預定戰場開進,一面上報中央軍委。 但是,粟裕認為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並不是理想的打擊對象。這兩支部隊屬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號稱「猴子軍」,打仗很狡猾,又比較頑強,同他們作戰難有俘獲,往往打成消耗仗。因此,作戰命令下達以後,粟裕一面指派專人給參戰部隊調配充足的彈藥,以保障參戰部隊用強大火力攻殲該敵;一面密切注視敵情的細微變化,尋找更加有利的戰機和最佳作戰方案。 5月11日,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從垛莊出發,經由孟良崮西麓,向坦埠以南華野第九縱隊陣地進攻。 敵人的行動引起了粟裕的高度重視。粟裕判斷敵人已經發現華野指揮部位置。蔣軍這一行動究竟是局部行動,還是新的全線進攻?他特地通知情報部門嚴密監視敵軍動向,儘快查明敵人的作戰部署。 當天晚上,華野技術偵察部門截獲湯恩伯限整編第七十四師於5月12日攻佔坦埠的電令。 粟裕得知這個關係全域的重要情報,沉思大約半個小時。雖然他早就把整編第七十四師作為預定殲擊對象,為此反復構思作戰方案,但是此時作出殲滅整編第七十四師的決策,還是採取了十分慎重的態度。他要情報處核查情報的準確性,並進一步搜集有關情報。根據從各個渠道得到的情報,查明了湯恩伯兵團的作戰部署:以整編第七十四師為中心,整編第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為左右翼;又以整編第六十五師保障整編第二十五師翼側,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保障整編第八十三師翼側,限於12日(後改為14日)攻佔坦埠。同時查明,王敬久兵團之第五軍、歐震兵團之整編第十一師等部已由萊蕪、新泰出動向東進犯。整編第七十四師與左右兩翼國民黨軍相距只有1至2日行程。 粟裕認為,儘管敵軍行動尚未完全明朗,但可斷定敵人決定發動全線進攻,其部署顯然是以整編第七十四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兩翼和後續強大兵團掩護下實施中央突破,矛頭直指華野指揮部駐地坦埠,企圖一舉擊中我指揮中心,陷我軍於混亂和四面包圍之中,聚殲我軍主力于沂蒙山區,或者將我軍逼向膠東一隅,趕過黃河。 粟裕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有利戰機,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不打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改打中路強敵整編第七十四師。迅速就近調集幾個強有力的部隊,以「猛虎掏心」的戰法,以中央突破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從敵人戰鬥隊形的中央楔人,切斷對我威脅最大的中路先鋒整編第七十四師與其友鄰的聯繫,將整編第七十四師全部乾淨消滅掉。 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果斷改變已經付諸行動的計劃,作出帶有很大風險性的決策,從敵人重兵集團中分割殲滅強敵,不僅需要有壓到強敵的英雄氣概,而且要有駕馭戰局發展變化的戰略才能。 粟裕這一新的設想,是在辯證分析敵我態勢及其發展趨勢,權衡兩種作戰方案的利弊得失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 粟裕認為,整編第七十四師是蔣介石的「王牌軍」,是這次重點進攻的骨幹和急先鋒,又是我軍多次尋殲的死敵。殲滅整編第七十四師,將會給敵人以實力上精神上最沉重的打擊,對我軍指戰員則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可以立即挫敗敵人的進攻,迅速改變戰場態勢,獲得最有利的戰役效果。如果打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敵人很可能置該部於不顧,繼續對我實行中央突破,從而使我軍陷於兩面作戰的困境。這次敵人採取挾重兵以求中央突破的戰法,估計我不是主動後撤就是被突破。我們針鋒相對,一改先打薄弱之敵、孤立之敵的傳統戰法,以中央突破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打最強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必將大奏奇效。 粟裕辯證地分析敵我兵力強弱和戰場條件,認為強和弱是相對的,或強或弱,部隊本身所具有的戰鬥力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兵力對比上看,敵人對山東實施重點進攻的總兵力為24個整編師(軍),其中在魯中山區集中有17個整編師(軍),我軍在魯中只有9個步兵縱隊加一個特種兵縱隊,敵人佔有很大優勢;但是,整編第七十四師已經進入我軍主力集結的正面,我軍部署不須作很大的調整,即可在局部地區對整編第七十四師形成5比1的絕對優勢。從武器裝備和戰鬥力來看,我軍經過10個月作戰,特別是宿北、宿北和萊蕪戰役的鍛煉,戰術技術水平有很大提高,各級指揮員積累了大兵團作戰經驗,武器裝備也有很大改善,特種兵縱隊已有相當基礎,火力大大加強,具備了圍殲強敵的基本條件。整編第七十四師雖是強敵,但也有其弱點。它是重裝備部隊,進入山區,地形對其不利,機動受到限制,重裝備不能發揮威力,甚至成為拖累,其強的一面就相對削弱了。同時,該師十分驕橫,與其他敵軍矛盾很深,在我圍殲該敵又堅決阻援的情況下,其他敵軍不會奮力救援。我們可以利用山區地形,採取正面反擊、兩翼楔入,斷敵退路、阻擊援敵的戰法,把整編第七十四師從敵人的重兵集團中分割出來,予以全部、乾淨、徹底殲滅。 粟裕認為,這是一個既有取勝把握又有一定風險的決策。能否取得勝利,關鍵在於正確的決策和巧妙的指揮。只要縝密部署,指揮上沒有失誤,就可以實現全殲整編第七十四師的意圖。 粟裕後來談起孟良崮戰役的決策,針對「張靈甫孤軍冒進」的錯誤說法,指出:有人說是「虎口拔牙」,但老虎的嘴巴並不是張開的,只有一點空隙,我們硬切進去,好像天橋的把式開硬弓,將敵人左右兩翼撐開,把七十四師從敵人的重兵集團中挖出來予以殲滅。不能說七十四師孤軍冒進,它只是稍形突出,而且隨即又縮回去了。還是「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說法確切一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