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九五


  在蘇中戰役剛剛結束的時候,粟裕就對實踐經驗作出科學的概括,實現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之能動的飛躍」,不是偶然的。早在十年內戰時期,他就認識到探索和掌握戰爭規律的極端重要性,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於作戰指導,探索不同歷史階段、不同作戰對象、不同區域戰爭的特殊規律,多次成功地實行軍事戰略轉變。在蘇中戰役中,強敵的壓迫,內部的爭論,促使他深入探索解放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不失時機地作出決策或提出建議,作出了具有獨創意義的貢獻。

  蘇中戰役的全過程,也是不斷探索解放戰爭客觀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不同意見的討論。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和作戰方針,在實踐中,在爭論中,逐步明確和完善,不斷深化和發展。這種在實踐中探索戰爭規律以指導戰爭的經驗,是蘇中戰役殲敵數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收穫。

  37年以後,粟裕回憶蘇中戰役,特別看重的正是這種殲敵數字以外的意義。

  他說:「為了迅速準確地探明並掌握新的戰爭的特殊規律,以指導戰爭並贏得勝利,運籌帷幄的最高統帥部密切注視著戰爭初期的作戰,並且用心組織和誘導戰區指揮員對初期作戰中若干問題進行反復深入的討論。在蘇中戰役過程中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探討和爭議,正是積極探索新的戰爭特殊規律的求實精神的表現,也是高度的戰爭責任感的體現;然而,只有作戰的實踐才可以把不同的意見統一起來,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隨著時間的推移,蘇中戰役所提供的具體經驗,有的將會失去它的作用。但是,這種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戰爭的特殊規律以指導戰爭的經驗,對我們學習和領會毛澤東軍事思想,以及研究未來戰爭是會長期有益的。這是蘇中戰役在殲敵數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意義。」(《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395頁。)

  ※第十三章 艱難和勝利的轉折

  一、華中野戰軍揮師北上奮戰淮海。粟裕預言:撤出兩淮是對蔣軍大規模殲滅戰的開始。

  從1946年9月兩淮失守到1946年12月宿北戰役和1947年1月魯南戰役勝利,是華東戰局的第一個轉折過程。這一轉折的基本內容是:華中主戰場由解放區前部轉入縱深地區;敵我雙方兵力更加集中,華東戰區打殲滅戰的規模越來越大;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由戰略上配合作戰轉為戰役上協同作戰,直至組成統一的華東野戰軍。

  在這一轉折過程中,粟裕面對強敵壓迫和內部不同意見,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革命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積極提出關係戰略全域的建議,出色地完成了中央軍委賦予的戰役指揮任務,表現了駕馭全域、掌握未來的戰略才能,因敵變化、出奇制勝的謀略思想和指揮藝術,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的高尚品德,以及不斷探索戰爭規律、善於總結實踐經驗的理論創造作風。

  1946年8月下旬,在粟裕的前線指揮所裡,又掛起了各種比例尺的地圖,有當面戰場的,有華中及其鄰近地區的,還有全國範圍的。

  此時蘇中戰役的最後兩仗正在激烈地進行。

  粟裕料定蘇中戰役已經勝券在握,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下一步作戰方向的選擇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面對地圖的計算和思考。

  人們都知道粟裕愛看地圖,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有人問他:「您天天看地圖,這上面究竟有什麼奧妙啊?」

  粟裕回答:「奧妙無窮啊!熟悉地圖,熟悉地形,是軍事指揮員的基本功。不諳地圖,勿以為宿將。」

  面對地圖的計算和思考,是粟裕決策思維的一種特有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起來,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把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結合起來,對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以及可能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對可供採用的方案進行比較、選擇,從而作出準確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在他的頭腦裡,地圖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各種作戰方案,千軍萬馬的行動,都像放電影一樣,在他頭腦裡一一演示出來。

  當年的作戰參謀秦叔瑾回憶說:「在我所接觸到的軍事指揮員中,還沒有一個像他那樣精通地形圖而又熟記戰區地形的。粟司令用圖有一個特點,他不僅看當面五萬分之一的地圖,而且要看友鄰部隊地區的二十萬分之一圖,還有更大範圍的五十萬分之一圖和全國一百萬分之一圖。也就是說,他不僅是考慮當面的戰役、戰鬥,還要從戰略全域考慮問題。所以,他總是把戰役的局部和戰略的全域結合得很好。」(《一代名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39—240頁。)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古今中外的優秀軍事家都十分重視和強調軍事決策上的全域觀念和戰略遠見。粟裕不僅深得此中精髓,而且善於把它變成活生生的實踐。現在,他和華中野戰軍的其他指揮者一起,從「謀全域」而「謀一域」,從「謀萬世」而「謀一時」,正在精心籌劃華中野戰軍的下一步作戰行動。

  當時華中戰場的態勢是:南線國民黨軍隊,經過蘇中幾戰,被華中野戰軍阻截于海安、如皋以南地區,它所佔據的海安、如皋成為孤立的據點;北線國民黨軍隊,經過朝陽集、泗縣兩戰,與山東野戰軍對峙在淮陰、淮安以北的泗陽、眾興一線。種種跡象表明,國民黨軍正在調整部署,增調兵力,策劃第二期作戰行動,企圖南北對進,會攻兩淮。

  粟裕判斷,戰場將由華中解放區前部向縱深轉移,這是可以預見的發展趨勢。但是,轉移的時機和方向,以及轉移以後的戰略佈局,則是尚待解決的問題。

  8月31日,蘇中戰役的最後一仗勝利結束,粟裕就在發給中央軍委和陳毅、張鼎丞、鄧子恢的電報中提出了華中野戰軍「今後之作戰方針」。電報說:「我們現在包圍海安,加強政治攻勢,迫廣東軍(共五個營及師旅兩個直屬隊)起義,否則擬于軍事準備充分而有把握時攻佔之。但在此期間如敵二十一師(兩個旅已到南通)及二十五師(一個旅已到泰州口岸線)來援時,則決舍海安而殲滅其援隊。海安得手後,部隊必須休整二十天至一個月,再行相機攻佔泰州、仙女廟之線,但必須予二十五師以殲滅性打擊,與掃除揚泰線,以鞏固邵伯外圍,而後轉移主力于淮南,恢復三分區(即淮南津浦路以東地區),並設法截斷蚌浦路,以配合淮北之作戰」。

  這是一個過渡性的作戰部署。攻佔海安還是打擊援敵,對海安是圍而不攻還是攻而取之,都作了兩手準備。關鍵在於爭取時間組織部隊休整,為下一步作戰創造條件。因為華中野戰軍主力部隊經過40多天激戰,平均每6天打一仗,已經十分疲勞,急需休整和補充兵員。加上冬季即將到來,又急需準備越冬衣物。

  此電發出前後,粟裕與譚震林曾於8月27日、8月29日、9月2日發出3電,向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分局報告華中野戰軍行動計劃,基本精神與此電相同。

  中共中央軍委於8月31日、9月2日、9月4日連發3電,認為粟裕和譚震林「所見甚是」,「計劃甚好」,指示「各事照你們計劃辦理」,不管敵情如何變化均須休整,「養精蓄銳,以備再戰」。中央軍委指出:「如能照你們所說吸引蔣軍數個師向蘇中增援,那對於全域有很大利益」。9月4日的複電進一步明確指示:「希望能於九月上半月完成東面作戰任務,下半月休整。十月上旬攻取揚泰線,中旬休整,下旬進入淮南作戰」。同時指出,「準備在主力他調後仍有得力部隊留蘇中作戰,保衛蘇中不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49、454、461頁。)

  與此同時,中央軍委8月29日發電報給陳毅,指出「現在敵人逐步向東,企圖打通隴海線並威脅淮陰、臨沂,我軍必須尋找機會殲敵」。要求陳毅率山東野戰軍主力「在睢寧以東地區待機,仿粟裕辦法,集中主力殲敵一部」,「每次殲敵一團一旅,打五六次,即可造成有利局勢」。中央軍委指出:「九月正是作戰時機,劉鄧軍、中原軍均希望你軍配合。此時不打,敵占地愈多,威風愈大,我士氣民氣均將受損,故必須尋機作戰,滅敵人威風,壯自己志氣。」(《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45頁。)

  由此可見,中央軍委當時的意圖仍然是將華中野戰軍主力使用于南線,北線的作戰任務由陳毅率領的山東野戰軍承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