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九〇 |
|
警衛員身材高大,可是騎車技術不好,大部分路程不得不由粟裕帶著他騎行。警衛員看到首長累得滿頭大汗,心中不安,又不得不服從首長的命令,不禁熱淚盈眶。 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按計劃趕到淮安。 當時,粟裕的夫人楚青在淮安華中分局工作,身邊還有一個大病初愈的孩子。粟裕路過家門,只進去喝了一點水,就匆匆趕到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駐地,提議召開華中分局常委會議。 華中分局常委會議,在淮安城東南角巽關水門洞裡舉行,到會的有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曾山諸同志。選擇這個地點開會,是防備敵人空襲。 會議對粟裕提出的主動撤出海安、在運動中殲敵的作戰方案進行了鄭重的討論,決定在海安實施運動防禦,爾後主動撤離,創造新的戰機。會議認為,對於同志們的疑慮,除進行必要的思想工作以外,主要靠打勝仗的實踐來解決。 華中分局把會議的決定上報中共中央,華東局和新四軍軍部,很快就被批准實施。 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的致張鼎丞、鄧子恢、粟裕的電報指出:「在我軍主力未獲充分補充休息恢復疲勞以前,及敵未進至有利於我之地形條件以前,寧可喪失一些地方,不可舉行勉強的無把握的作戰。此次粟部殲敵--75,打得很好,今後作戰亦不要過於性急,總以打勝仗為原則。敵以十萬大軍向我進攻,我損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們應有對付惡劣環境之精神與組織準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69頁。) 華中分局常委會議結束後第二天,8月1日上午,粟裕就返回海安前線。 作為戰區指揮員,為了一次戰役的決策,日夜兼程跋涉300餘裡,去請求華中分局集體討論決定,這種事例在古今中外戰史上是罕見的。它表現了粟裕對党的集體領導的尊重,對下級不同意見的重視,對重大戰役決策的謹慎。 海安之戰,按照預定作戰方案進行,一舉取得兩個勝利。 海安外圍運動防禦戰,從7月30日打到8月3日,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用3000多兵力抗擊5萬多蔣軍的輪番進攻,以傷亡200多人的代價殺傷敵人3000多人,創造了敵我傷亡15比1的新紀錄,僅一次夜間襲擾就使敵人消耗炮彈1萬多發,在一次伏擊中就繳獲子彈100多箱。達到預定作戰目的後,第七縱隊主動撤離海安。這是第一個勝利。 第二個勝利,是第一、第六兩師主力部隊按計劃進行了10多天的休整。除了補充兵員、恢復體力以外,特別重要的是總結前兩次作戰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確和統一了大兵團作戰的指導思想。在團以上幹部會議上,粟裕作《改進今後作戰的幾個問題》的報告,對前一段作戰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作了理論的概括,強調樹立大兵團作戰的觀念。他說:「大兵團作戰,是各種力量的比賽,等於一架機器一樣,要全部開動,一個螺絲釘也不能有絲毫障礙,才能順利的生產出好東西來。整個作戰計劃也像做一道算術題那樣,一個數字錯了,全盤都會錯。」 他指出,「在戰術上一定要採取以多勝少,三個到五個打敵人一個。只有集中優勢兵力,才能於短時間內乾淨消滅敵人。不要存在愛面子或者怕繳獲被別部瓜分了的想法,而一個兵團包打。這並不是說我們弱,或我們哪個兵團不能打,而是為了迅速解決敵人,迅速變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不失時機進行第二個戰鬥。今後敵人會採取穩重打法,使用多數兵力在一個狹小地帶作戰。我們要殲滅敵人,必須製造一些機會,求得各個擊破敵人」。他還強調,「我們對付敵人,不單鬥力,更要鬥智」。 「用各種欺詐手段來欺騙敵人,越能欺騙敵人越好。所謂兵不厭詐,就是這個意思。」(《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51、254,256頁。) 粟裕還與鐘期光一起,指導華中野戰軍政治部發出《關於撤出海安的解釋要點》,要求各級幹部辯證地認識和處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和保衛戰略要地的關係。這個解釋要點指出,「在敵人數量上裝備上佔優勢的兵力進攻下,雖然我們有力量可以守住海安,但消耗了有生力量,不能消滅敵人,對於我們是非常不利的。主動地撤出了海安,保存了主力的有生力量,在不久的將來,不僅可以收復海安,而且可以收復其他被反動派侵佔的地區」。「戰爭的勝敗,決定於雙方人力、財力、物力消長的對比,特別是人民站在哪一邊,那一邊最後是要勝利的,而不在於一城一地一交通線的暫時得失」。(《蘇中七戰七捷》,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158—159頁。) 經過思想教育和戰爭實踐,進一步統一了幹部的戰略戰術思想。這種思想上的統一很快就轉化為物質力量,奠定了以後連戰連勝的思想基礎。 果如粟裕所料,華中野戰軍撤出海安,國民黨軍得意忘形,各部紛紛報捷,總計殲滅華中野戰軍人數竟達兩三萬人。第一綏靖區司令部錯誤地判斷:「蘇北共軍已經一敗塗地,主力第一師、第六師下海北逃」。 其實,華中野戰軍指揮機關和第一、第六兩師主力部隊3萬多人已經在海安東北穩穩當當休整兩個星期,有的部隊駐地距海安城僅僅一二十裡,天天出操上課,開會唱歌。但是,由於這裡是老根據地,地方政府和民兵、群眾嚴密封鎖消息,查捕敵人諜報、坐探,使敵人成了瞎子、聾子,對我軍動向毫無所知。 國民黨軍以為他們的第一步作戰目標已經達到,決定按照預定作戰計劃,調整部署,分兵占地,在東起海邊西至揚州的300裡地段上擺出一字長蛇陣的封鎖線,企圖清剿封鎖線以南佔領區,然後實行第二步作戰計劃,與徐州南下部隊會攻兩淮。 粟裕時刻注視敵軍動向,及時捕捉有利戰機。他手下的偵察隊伍和解放區黨政軍民各系統,源源不斷地給他送來敵軍動向情報,使他得以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作出符合實際的決策。 在華中野戰軍司令部裡,有一支代號「四中隊」的技術偵察隊伍,掌握當時條件下的「高科技」,受到粟裕的特別關注。早在1945年10月組建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的時候,粟裕就指定情報處長朱誠基負責,組建、培訓一支技術偵察隊伍。在蘇中戰役過程中,他總是把四中隊駐地安排在靠近指揮所的地方,隨時進行具體指導。戰前,向他們說明意圖,交代任務。作戰過程中,經常查問情況,解決困難,有時還和大家一起「攻關」。戰鬥結束,不是到駐地看望大家,就是打電話表示慰問。 這支隊伍接連偵察、破譯敵人的作戰部署等重要密令,為華中野戰軍首長掌握敵情、作出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情報。粟裕對他們的工作很滿意,稱讚他們是「無名英雄」。 海安、李堡作戰,時值盛夏,驕陽似火,天氣悶熱。四中隊的同志堅守崗位,揮汗工作,常常赤膊上陣。 一天下午,同志們正在全神貫注地監視敵人動向,突然傳來口令:「起立,立正!」原來粟裕司令員來到了值班室。 技術偵察人員有的光著脊背,穿條短褲,滿臉通紅,自愧違反軍風紀,對首長太不禮貌。 粟裕招手讓大家坐下繼續工作,摸著他們冒著熱汗的頭說:「小鬼啊,天實在太熱了,你們晝夜值班,確實辛苦。好在沒有老鄉,以後可要注意軍風紀啊!」 粟裕對四中隊的同志們說:「你們的工作非常重要,是我們的千里眼、順風耳。我們打這麼多大勝仗,也有你們一份功勞。多虧你們及時提供了許多真實可靠的情報,使我們能正確判斷敵情,果斷定下決心,指揮作戰,殲滅敵人。我代表野指和各位領導同志感謝你們,希望大家更好地工作,堅守崗位,嚴密監聽敵臺,及時獲取更多真實可靠的情報,讓我們更多地消滅敵人,更快更徹底地打敗老蔣。」 事後,粟裕要副官處給四中隊配備騾馬、挑夫、汽車,在行軍時為四中隊運送設備,保證他們順利展開工作,還給四中隊每人發了一件汗衫。 李堡之戰,四中隊又立一功。8月6日,他們從無線電偵察中得知,進佔海安之敵分兵東進,整編第六十五師一〇五旅開始由海安向李堡進犯。 粟裕得知這一情報,興奮地說:「此乃一良機也,不可錯過!」8月7日早晨,他發電報給中共中央和華中分局,報告「殲敵良機已到」,同時建議在淮南的第五旅東調蘇中參戰,以便集中兵力於主要作戰方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