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七九


  劉少奇為中共中央起草的10月29日電報,同時答覆粟裕兩份電報,採納了他的建議。

  中共中央的複電說:「粟裕酉感兩電均悉。其提議是有理由的」。「各師建制應盡可能不分割。請華中局考慮四旅調山東歸羅(炳輝)(國清)縱隊,二旅王必成(注:指王必成任司令員的第一縱隊。這裡沿用新四軍第一師番號,那時王必成任第一師第二旅旅長。)留華中野戰軍」(《新四軍·文獻(5)》,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78頁。)

  11月10日,華中野戰軍正式組成,下轄4個縱隊,包括由原蘇浙軍區第一縱隊擴編的第六縱隊,由蘇中部隊組建的第七縱隊,由原蘇浙軍區第三縱隊擴編的第八縱隊,由新四軍第二師、第四師各一部組建的第九縱隊。這些部隊,編制不統一,兵員不充實,裝備不齊全,除參加過天目山戰役的部隊以外,大部缺乏大兵團作戰的思想準備和戰略戰術訓練。

  因此,在野戰軍初步組建起來以後,粟裕就按照大兵團作戰的要求,抓緊進行部隊的整編和訓練,實行統一編制、統一制度、統一紀律、統一指揮,充實戰鬥部隊,組織各級於部學習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戰術和天目山戰役的經驗,實行由遊擊兵團向正規軍、由遊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與此同時,粟裕還和華中軍區其他領導同志一起,抓緊進行地方部隊和民兵的建設,重新建立了8個軍分區,調整和加強了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加強了地方部隊和民兵的武器裝備和軍政訓練。做到了縣有獨立團,區有大隊,鄉有中隊,村有民兵基幹隊,使他們不僅可以完成守衛地方、配合野戰軍作戰的任務,而且能夠逐級上升,成建制地補充野戰軍,成為野戰軍源源不斷、越打越大的人力源泉。

  粟裕從現代戰爭的規律和大兵團作戰的需要出發,特別重視參謀機關的建設。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開始探索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以及由此產生的參謀機關的地位和作用。他認為,「最近幾十年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軍隊武器裝備日益精良,軍隊的組成部分也更加複雜,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隊的指揮方式,演進到了現在的組織戰鬥時代」。「參謀機關是軍事的首腦機關,全軍的發動機」。在「決定勝負的諸因素中,參謀機關的強弱、對戰爭指導的正確與錯誤,是重要因素之一」(《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2、86頁。)

  在他的主持下,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都建立了參謀處,下設作戰訓練、偵察、通信、機要、管理各科,並且組建了一個專管技術偵察的情報處,抽調得力下部擔任處長、科長和參謀。他親自組織參謀機關的幹部進行業務學習,組織參謀處與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等部門的分工協作。還把蘇浙軍區隨營學校和蘇中公學改建為雪楓大學,親自兼任校長,開辦了各種短期訓練隊,培養適應未來戰爭要求的軍政幹部和參謀人才。

  在粟裕的組織指導下,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中共中央賦予的組建「強大的華中野戰軍」任務,並且從思想上、組織上和戰略戰術上實現了由遊擊戰到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四、探索解放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力主舉行高郵邵伯戰役和隴海路東段戰役,開闢自衛作戰戰場。

  在華中野戰軍組建過程中,粟裕及時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未來戰爭規律的探索,以及作戰方向的選擇和戰場準備上。

  1945年10月22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給新四軍領導人的電報,對山東、華中的作戰問題作了原則的指示,指出我軍。必須將佔領地段向南北擴展,創造出有利於打運動戰的戰場」。後來又反復強調,「為準備戰勝必然要來的大舉進攻,除集中與整訓部隊外,必須創造更廣闊的戰場」,「將創造戰場的任務當作戰略任務」。

  1945年11月9日至16日,蔣介石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制定了「半年剿共計劃」,確定了「先安關內,再圖關外」的戰略步驟。蔣介石和他的參謀總長陳誠揚言「兩個月內消滅蘇北共軍」。

  會後,蔣介石增調重兵于華東地區:北線,有13個軍集結於徐州地區,企圖北攻山東,南攻兩淮,打通津浦線;南線,沿江擺開5個軍的兵力,並已進佔江北的揚州,泰州、泰興、靖江、南通一線,企圖沿運河北進,把華中解放區分割為兩塊,然後全線向北推進,與徐州南下部隊會攻兩淮。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華中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面對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危險,華中解放區處於內戰前線的戰略地位,粟裕深感重任在肩,推動他努力探索即將開始的這場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思考應該採取的對策。

  他是站在特有的基點上進行這種思考的。在領導蘇中區和蘇浙區抗日鬥爭中,他的指導思想就是「把現階段的抗戰任務和將來的實現民主革命總任務聯繫起來」,「通過抗日遊擊戰爭積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為抗日反攻作準備,也為抗戰勝利以後打敗反動武裝的進攻、實現民主革命的總任務作準備」(《粟裕論蘇中抗戰》,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頁。)。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在抗日戰爭末期的天目山戰役中,提前實現了由遊擊戰到運動戰的戰略轉變,為對付蔣介石的全面內戰作了思想上和戰略戰術上的準備。

  對於即將開始的全面內戰,粟裕把中共中央提出的鞏固華中的戰略任務與華中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把保衛抗戰勝利果實與準備對付全面內戰結合起來,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這場戰爭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分析和探索。他認為,即將到來的全面內戰,既不同於八年抗戰,也不同於十年內戰,敵我雙方雖然是老對手,但是情況發生了新變化,由此產生了戰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

  這場戰爭的性質,如黨的「七大」所指出的,將是中國兩種命運決定勝敗的鬥爭。蔣介石發動的全面內戰是違反人民利益和願望的,我們進行的自衛戰爭是得到全國人民擁護和支持的,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經常起作用因素,我們在政治上佔有優勢。我黨領導的解放區和人民軍隊也有很大的發展。解放區擁有1.3億人口,相當於中央蘇區人口總數的52倍;佔有城市506座,相當於中央蘇區城市總數的24倍。野戰軍和地方軍發展到了127萬人,民兵220萬人,武器裝備也有所改善。特別是各個解放區(除中原軍區外)連成了一片,打破了敵人對我根據地四面包圍的戰略態勢,使我軍在戰爭初期就有一個空前廣闊的內線作戰戰場。但是,敵強我弱的總形勢仍然存在。蔣介石掌握著全國性政權,佔有四分之三的國土、四分之三的城市和百分之六十二的鐵路。他的軍事實力發展到430萬人,並且接收了100萬日軍的武器裝備和戰爭物資。此外,還得到美國軍事上財政上的巨大援助。敵人在戰略上數量上技術上佔有很大優勢。

  粟裕判斷,這場戰爭的主要形式將不再是局部地區「圍剿」和反「圍剿」的長期反復,而勢必成為敵我雙方在全國範圍的持久較量。這個戰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要求我們,在戰爭指導上必須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優勢,充分利用解放區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以著眼於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基本作戰指導思想,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在力量對比上逐步實現由劣勢到優勢的轉化,積局部優勢為整體優勢,進而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

  粟裕認為,在這場戰爭中,華中處於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可能是蔣介石最先進攻之地。為了完成中共中央給予的鞏固華中的戰略任務,除了加緊進行根據地和武裝力量的建設以外,還必須對未來作戰方向作出準確的判斷,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足夠的兵力,開闢有利於打運動戰的廣闊戰場。

  粟裕從戰略全域及其發展趨勢考慮,認為必須在華中地區南北兩線各組織一個戰役:在南線,組織高郵邵伯戰役,攻克並控制高郵、邵伯、泰州一線,打破蔣軍沿運河北進分割華中解放區的企圖,解除南線蔣軍對兩淮的威脅,改善蘇中與淮南的戰略態勢,創造未來自衛反擊作戰的戰場;在北線,組織隴海路東段戰役,破壞並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鐵路線,使華中與山東兩大戰略區連成一片,創造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在戰略上互相配合作戰的廣闊戰場。

  1945年12月3日,粟裕與張鼎丞、鄧小平、譚震林、曾山聯名發電報給中共中央並陳毅、黎玉、張雲逸、饒漱石,建議舉行高郵邵伯戰役,提出:「我為打破頑軍分割華中根據地企圖,以便以後之堅持及主力之機動,建議即集中野戰軍三個縱隊,攻佔高郵與殲滅可能來援之頑二十五軍」(《新四軍·文獻(5)》,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78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