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七七


  中共中央的戰略思考和粟裕的戰略思考,雖然所處地位不同,但都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把當前的行動同長遠的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因而在思路上達到了一致。

  粟裕胸懷全域,心系人民。他由衷地認為,黨中央的決策可以使我們在政治上、軍事上取得主動,是有利於戰略全域的一著高棋,不僅可以在政治上爭取各階層群眾的支持,而且可以在軍事上實現全面內戰爆發前的戰略集結,必須堅決貫徹執行。同時,他又想到,江南人民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心中充滿對江南人民依依不捨的深情,認真考慮和解決主力撤走後堅持鬥爭的種種問題。

  從9月下旬開始,他一面組織蘇浙區部隊和地方幹部北撤,一面對堅持江南鬥爭作具體佈置。他主持組建蘇浙皖特委,下設茅山、太滆、郎廣、浙西等工委和若干特派員,成立浙東縱隊留守處;留下一部分兵力改編為精幹的武工隊,堅持原地鬥爭,保衛地方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保護新四軍傷病員和軍人、烈士家屬。他對幹部和群眾做深入細緻的宣傳解釋,發表熱情洋溢的《江南新四軍北移告別民眾書》,說明江南新四軍北移,「這是共產黨對國民黨的一個極大的讓步,但共產黨為了制止敵偽和反動派的陰謀,為了避免內戰,實現全國和平團結,就不能不忍痛這樣做」。同時表示:「我們這番暫時和你們告別,在離你們不遠的江北就有很多強大的解放區,我們將全心全力地支持你們,你們決不孤立!」

  粟裕親自組織指揮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北移。他特派作戰科長嚴振衡率領部分參謀人員和偵察分隊沿北移路線偵察敵情,徵集渡船,架設浮橋;派陶勇率領部隊保護北上通路;組織接應遠在浙南的部隊歸還建制。當時糧食供應十分困難。粟裕要負責供應工作的黃志遠拿出從江北帶來的黃金,派便衣偵察員趕到歸建部隊途經地點,預先採購所需糧食,保證在浙南的部隊順利歸建。

  在粟裕的組織指揮下,蘇浙軍區所屬部隊和地方幹部6.5萬余人分批渡江北上。粟裕親自率領第一、第三縱隊和一部分地方武裝渡江。他帶著幾個參謀、一部電臺,在江邊指揮。然後,乘坐一艘小船,與蘇浙軍區直屬隊和第八、第九支隊指戰員一起,於10月上旬渡過長江天險。第二、第四縱隊和地方幹部于11月中旬分別到達蘇北、山東。

  不幸的是,後來渡江的第四縱隊一部發生重大事故。他們乘坐一艘輪船渡江,發現船艙漏水而未能採取適當措施,導致輪船沉沒,縱隊政委韋一平等800多同志遇難。粟裕為此深感痛心。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每當經過出事地點,他必到韋一平等同志墓地憑弔,懷念當年一起戰鬥的同志們。

  粟裕率領的蘇浙軍區部隊登上長江北岸,從七圩經毘盧寺、季家市到達黃橋,沿途受到人民群眾的夾道歡迎和親切慰問,並與陳丕顯、管文蔚等率領的蘇中區部隊會師。戰友重逢,親人相見,分外親熱。

  蘇中區黨政軍民在黃橋召開盛大的歡迎會,熱烈歡迎長期領導蘇中抗日鬥爭的粟裕司令員和他率領的蘇浙部隊指戰員。開會以前,舉行了閱兵式,在廣場上展出蘇浙部隊在天目山戰役和對日大反攻中繳獲的新式武器,用事實回答了國民黨特務分子製造的「新四軍在江南打了敗仗」的謠言。

  粟裕在歡迎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自去年十二月過江南下以後,離開蘇中將近一年。此次重來,對於我蘇中的同志、同胞,感到格外的親切!」他闡述了撤出江南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號召軍民一手拿槍,一手生產,保衛勝利果實,保衛和平民主,敦促蔣介石實現「和平建國」的諾言,警惕內戰突然爆發。

  當時的蘇中區黨委書記陳丕顯回憶說,「那時大家對中央的方針並不都有深刻的理解,有的同志甚至還認為撤出江南是示弱的表現」。「粟裕同志的講話大大穩定了部隊和群眾的情緒」。

  二、參與組建華中戰略區領導機構。傳為美談的「一讓司令」。

  中共中央根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決策,確定「我黨任務是奪取東北,鞏固華北、華中」(《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65頁。),為此在全國範圍內調整戰略佈局,同時調整各大戰略區領導機構和主要將領,在原華中地區組建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中共中央決定,由華中局提出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領導成員名單。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華中局提出了華中分局和蘇皖軍區(後改稱華中軍區)組織方案,於10月6日報到中共中央。這個方案提出,「江北蘇皖地區必須盡力堅持控制,對國頑(按:指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犯必須採取打擊和殲滅方針」。提議粟裕留在華中,「華中分局以鄧子恢、譚震林、粟裕任常委」,蘇皖軍區由「粟裕任司令員」。(《新四軍·文獻(5)》,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65頁。)

  10月8日,中共中央電複華中局,「同意粟裕留華中任司令」(《新四軍·文獻(5)》,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67頁。)。後來又決定由剛從延安返回華中的張鼎丞任副司令員。

  此時,粟裕剛剛到達長江北岸,不知道中共中央和華中局的上述決定。

  10月上旬,粟裕率領北撤部隊由黃橋轉移到東台一帶集結待命。在那裡接到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通知,要他參加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的籌建。他立即帶領少數參謀和警衛人員乘汽艇從東台到淮安。

  淮安、淮陰兩城相距15公里,合稱「兩淮」,當時是華中解放區首府,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駐地。這兩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許多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的故鄉。西漢名將韓信,原本「淮陰布衣」,後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大將,以「將兵多多益善」著稱於世。當代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在這裡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更使兩淮人民引為無上光榮。兩淮「阻淮憑海,控制山東」,是「南北咽喉,江浙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粟裕到達淮安以後,在華中局看到了中共中央任命他為華中軍區司令、張鼎丞為副司令的電報,當即向華中局負責同志提出建議,請求任命張鼎丞為司令,自己改任副職。

  張鼎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年長粟裕9歲,曾經參加領導福建西部的農民暴動,擔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新四軍組建初期,他和粟裕同在第二支隊,張為司令,粟為副司令。後來,張鼎丞去延安參加整風,擔任中央黨校第二部主任。粟裕一向視張鼎丞為兄長,對他十分尊重。粟裕認為,由張鼎丞擔任司令,更有利於工作,有利於團結。

  粟裕的建議沒有得到華中局負責同志同意。回到住地,天色已晚,機要科送來向部隊轉發中共中央決定的電報。他接過來一看,歎了口氣說:「我已經提過意見了,張鼎丞同志是我的老上級,讓他當我的副手,不利於工作,不利於團結。這份電報先不要發出去,我還要向中央提出我的意見。」立即坐下來起草電報稿,陳述自己的建議和理由,第二天發給中共中央。

  中央:

  昨在華中局閱悉中央以職及張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電示,不勝惶恐。以職之能力,實不能負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論在才德資各方面均遠較職為高超:抗戰以前,均為長輩;抗戰初期,則曾為職之上級;近數年來,又複在中央直接領導之下,功績卓著,且對於執行黨的政策與掌握全域均遠非職所能及。為此,曾再三請求華中局,

  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職副之,未蒙允許。為孚眾望以利今後工作起見,特再電呈,請求中央以鼎丞同志為司令。職當盡力協助, 以完成黨中央所給予之光榮任務。

  粟裕

  十月十五日

  短短兩百餘字的電報,凝聚著共產黨人對党的事業的赤膽忠心,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

  粟裕這一建議,中共中央當時沒有採納,仍然堅持由粟裕任司令。

  中共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是建立在對粟裕的深刻瞭解基礎之上的。中共中央和華中局都認為,由粟裕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是適當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