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七〇 |
|
1月20日,新四軍軍部複電同意執行第二方案。 粟裕將一縱、三縱布成犄角之勢,以第一縱隊伸人敵後,伺機進退,親率三縱留在宣(城)長(興)路以北備戰整訓,盤馬彎弓,待機而動;浙東的第二縱隊則隔江活動,遙相呼應。 2月10日,正是農曆新年前夕,大家都在忙碌著準備過春節。夜晚,刺骨的寒風卷著雨雪,劈頭蓋臉襲來,天空雲層很厚,能見度很差。這樣的時候敵人容易麻痹,粟裕抓住戰機,擂響了向敵後行動的戰鼓。一縱從郎(溪)廣(德)地區出動,兵分3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粉碎了日偽和土頑多次出擾,全部進入莫干山區。第三縱隊七支隊擔任側翼掩護,進至廣德以南柏墊以東地區。 頑軍已於2月初得悉新四軍一師主力南下並與十六旅會合的消息,認為新四軍南下是企圖進入莫干山建立根據地後,可能進入杭嘉湖與海北地區,準備爾後協同盟軍登陸作戰,以爭奪國際信譽。當他們發現一師主力越過廣(德)泗(安)路南下並東進時,頑第三戰區以陶廣為總司令的蘇浙皖挺進軍總部即令第二十八軍以第六十二師主力「迅將該匪殲滅,毋使坐大」;並令「忠義救國軍」、浙江保安二團、挺進第一縱隊等部協力堵殲。頑軍查知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已全部進入莫干山,廣德以南僅有七支隊,即集中第六十二師全部、「忠義救國軍」1個團、浙保第二團共5個團,經孝豐及其西北向第七支隊突然發起進攻,吹噓以5比1的優勢兩天解決戰鬥。 一石激起千重浪。粟裕以一縱這塊石子投向東面的莫干山,頑軍果然積極動作起來,搶先動手對付新四軍,使自己處於「政治上不利」地位,而新四軍反擊則師出有名。孝豐城是浙西山區與平原交界點之一,既是天日山北部門戶,又是浙西與蘇南、皖南來往的要衝,位置極為重要。欲控制天目山,必先控制孝豐。頑軍主力由孝豐西北攻擊蘇浙軍區第三縱隊部隊,也正按照粟裕設想的作戰方向發展。 2月12日,天目山第一次反頑戰役打響。第三縱隊第七支隊奮起自衛,當日在廣德正南上堡裡將頑「忠義救國軍」一部擊潰,隨即以一部進至孝豐北之陽岱山、景和裡一線。這是大戰的前奏曲。13日,粟裕電令王必成率一縱主力日夜兼程西移孝豐以北,投入孝豐地區交戰。15日命令第三縱隊之第八、第九支隊投入戰鬥。經過兩天激戰,16日晚蘇浙軍區第三縱隊開始全線反擊。頑軍抵擋不住,又獲悉蘇浙軍區第一縱隊正回師西進參戰,當即全線潰逃。 一縱隊三支隊六連16日夜間在向戰場開進途中,發現有隊伍向相反方向亂跑,便問是哪一部分的。對方答:「是六連的。」六連連長一聽心裡窩火:「還沒有打仗連隊就成了這個樣子!」他大喊:「我是六連連長,六連的向這邊走,一個跟一個,不准掉隊!」那些亂跑的兵便一個個插到隊伍裡來了。走不多時,隊伍中有人開始發牢騷罵娘了。連長心裡更懷疑了,仔細一辨認,雖看不清臉,卻看出那些兵軍帽上沒有防寒護耳,心裡明白了。他悄悄地作了佈置,然後一面鳴槍,一面高喊:「繳槍不殺!」嚇得那些兵有的就地繳了槍,有的跑進路邊樹林裡躲藏。天明後,三支隊組織部隊分片搜索,陸續搜出300多人,頑軍第六十二師一八五團團長也在裡面。 17日上午,第一縱隊乘勝追擊,于孝豐以北之塔山將頑第六十二師第一八四團殘部擊潰,午後1時佔領孝豐城。殘頑向孝豐城南報福壇逃竄。18日,第一縱隊佔領報福壇,並配合第三縱隊于孝豐西會殲頑「忠義救國軍」一部。殘頑向天日山和甯國竄去。 粟裕率新四軍一師主力南下第一次反頑自衛戰勝利結束,共殲頑1700餘人,繳獲迫擊炮3門,重機槍12挺,輕機槍30餘挺,步槍600余支。第一次繳獲了美制新式武器湯姆式槍、卡賓槍。此役雙方作戰兵力對比基本上是1比1。粟裕巧妙運籌,靈活用兵,同頑較量第一個回合便輕取孝豐,取得了對國民黨正規軍戰而勝之的不少經驗。粟裕同時又發現了部隊不適應新情況的薄弱環節:報務員太少,通訊聯絡差,王(必成)旅不能按時趕到(王旅於敵潰退後2小時才趕至敵潰退路上),結果僅將敵人擊潰而未能全殲。陶(勇)旅部隊不善爬山,缺乏山地搜索經驗,對鑽人山林奪路而逃的敵人追趕不上,整個戰役繳獲不多,頑方未受嚴重打擊。但新四軍一師主力南下初戰告捷,打出了威風,大長了志氣。 這一次戰役結束後,粟裕讓釋放的俘虜給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帶去一封親筆信。這封信寫道: 「卑職率師南下抗日,正缺武器彈藥,承蒙你慷慨解囊,無私奉送俘虜1700名,迫擊炮3門,重機槍12挺,輕機槍30挺,湯姆式機槍14挺及步槍700支,解我燃眉之急,真乃雪中送炭,我等萬分感激。武器乃多多益善,你如願再次相送,我仍來者不拒。謝謝!」 顧祝同收到這張開付給蔣記「運輸大隊」的收條,肯定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三、任憑幾路來,我只打一路——天目山反頑第二次大捷。 第一次反頑作戰結束前,儘管新四軍還有追擊能力,但粟裕規定部隊佔領孝豐後僅把追擊深度進到報福壇、漁溪口一線。對此,作為戰略區的指揮員,粟裕有著深遠的考慮:一則有理有利有節,適可而止,在政治上主動;二則部隊要抓緊時間深入農村工作,把根基深深紮在群眾之中;三則從軍事上考慮,天目山易守難攻,頑軍有縱深配備,過於深入頑區對我不利,強攻憑險據守的頑軍,必將付出較大的傷亡。粟裕估計頑軍在初戰中遭受的打擊還不很大,必定不肯善罷甘休,第二次進攻將接踵而來,不如以逸待勞,待頑出擊,在天目山外於運動中殲其有生力量,然後乘勝而進,使頑雖占地理之利卻無據守之優勢,這樣就可以較小代價迅速佔領天目山。 粟裕決定在頑軍再次進攻之前不作主動出擊。粟裕料敵如神,此時頑軍確實在部署對南下新四軍的再次進攻。 一天,粟裕來到剛從蘇北平原南下的第三縱隊。第三縱隊儘管戰前專門進行了山地戰的各方面訓練,但訓練與實戰還有一定的差距,作戰中不如已在江南戰鬥幾年的第一縱隊繳獲多,幹部戰士有些想法。粟裕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親自給第三縱隊連以上幹部講山地戰鬥課。第三縱隊的基層幹部絕大部分來自蘇北平原和水網稻田地區,過去從未爬過山,甚至在南下之前還未見過山。粟裕從最基本的爬山要領講起:「你們上山要用腳尖,而下山時要側身用腳跟,這樣不但速度快,而且不會喘大氣。」 粟裕接著重點給大家講山地作戰的規律、特點及注意事項,「山地戰鬥,往往看得見,卻打不著,為什麼?因為你站在山上,看得遠。守山頭我們只要派小部隊,把大部隊掌握在指揮員手中,用來包圍迂回。打完仗一定要派部隊搜索,敵人往往在潰逃時把重武器和彈藥扔進灌木叢中。山地行軍也和平原行軍不一樣,在平原行軍前頭放幾個尖兵就行了,在山地尤其是大山之中行軍,要特別注意左右兩面搜索。敵人要打你的埋伏,必然隱蔽在兩面山腰。」 粟裕侃侃而談,結合第一次反頑作戰實際,以戰教戰,不需講稿,不照本宣科。他說:「山地戰鬥,山那麼大那麼高,又有竹林、樹林掩蓋,我們守山頭要把部隊放在半山腰,而且要派出戰鬥組到山下。槍聲一響,戰鬥組邊打邊撤,此時連隊指揮員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才有可能掌握敵情。」 他還對部隊宿營警戒、哨兵和流動哨配備,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地形放軍事哨和派出戰鬥小組等一一詳細講解。 會場鴉雀無聲,大家對粟裕極有針對性的講課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沉,聽課的幹部們都覺得腦中充實多了。 2月24日,中共中央就新四軍向南發展的戰略方針,致電華中局,指出:在日軍打通浙贛鐵路以前,蘇南、浙東、皖南的新四軍部隊應鞏固現有地區,深入農村工作,整訓和擴大部隊,隨時準備反擊國民黨頑固派可能的進攻,準備將來大舉向南躍進。28日又致電華中局指出:「粟部占莫干山後,暫不宜深入突進,以鞏固現地,誘頑來攻為宜」(《新四軍·文獻(4)》,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587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