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六五


  9月24日下午,天忽然下起雨來,粟裕和大家的衣服全被淋濕了。9月25日雨下了一天,大家只好在距敵人據點車橋很近的顧家莊住下來。粟裕趁此機會找村內的貧雇農、找保甲長談話,還找地主,跑生意做買賣的人瞭解情況。他衣著簡樸,平易近人,從周圍水蕩、田地和老百姓生活談起,問到捕色、割葦子、跑生意的行情,再問到四面八方的水路、旱路怎麼走,鬼子偽軍下不下鄉,周圍據點有多少鬼子、偽軍,車橋、涇口、曹甸一帶買賣好不好做等等,問得很隨便,答的人也沒有什麼拘束,許多重要情況就在這樣的聊天中弄清楚了。

  10月3日粟裕回到東台以東的吳家橋師部。三個月零12天的學習整風文件、中共中央近期指示和往返途中的實地偵察調查,粟裕決心組織和發動以車橋、涇口為目標的攻勢作戰腹案趨於成熟了。為保證這一作戰行動的勝利,粟裕於1943年10月18日向部隊發出了《關於加強攻堅打援戰術之研究》的指示,並派部隊秘密修通了射陽湖靠北的大堤,以便於發起進攻前部隊能從陸路隱蔽接敵。

  1944年1、2月間,粟裕部署和指揮一師在蘇中的高郵、興化、寶應、東台、泰州和如皋等廣大地區發動攻勢,攻克了大官莊、王家營、永安、西團、安豐、運糧河、古溪等日偽軍據點17處,爭取偽軍千餘人反正。這一攻勢起到了分散和迷惑敵人的作用。

  粟裕經過長期醞釀、深入調查、周密策劃形成的車橋戰役腹案,在1944年2月召開的蘇中區黨委擴大會議上一提出,便得到了區黨委其他領導的一致贊同。大家認為全蘇中骨幹武裝力量已達20個團,3萬多人,士氣正旺,主力部隊集中進行了冬季練兵,戰術、技術都有新的提高。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車橋戰役的勝利是有很大把握的。

  發起車橋戰役會不會刺激敵人,引起日軍對新四軍大規模報復行動呢?粟裕對此也早有考慮。他全面分析形勢說:「從全域來看,日軍已是窮途末路,在我發起攻勢作戰後,難以對我進行大規模報復『掃蕩』,即使有些小動作,在我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影響也不會大。」(《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92—293頁。)

  蘇中區黨委會決定由粟裕負責戰役全面的組織指揮,副師長葉飛負責車橋前線戰場指揮。緊接著又召開團以上幹部參加的作戰會議,具體研究制定作戰計劃、方案。作戰部門提出了三個攻堅方案,供作戰會議討論:一是由東向西,先攻涇口後攻車橋;二是車橋、涇口同時攻擊;三是先攻車橋,後取涇口。經過分析比較,擇優選取了第三方案。第三方案的優點很明顯,粟裕力主此案。他認為:首先,打下車橋,敵人可能放棄一大片地區,我們可以得到最有利的戰役效果;其次,車橋處敵中心地區,是敵人的心臟,工事堅固又有日軍駐守,敵人自以為安全,而敵人認為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我最容易得手的地方,這是戰爭的辯證法。我們可以採取掏心戰術,隱蔽接敵,突然進攻,必能收出奇制勝之效;第三,車橋周圍的地形也對我有利。作戰會議一致決定選擇第三方案。粟裕又為這次戰役定下了攻堅打援並舉的方針,堅決攻佔車橋,並殲滅敵人一批增援部隊。

  粟裕調集主力部隊5個多團的兵力,還有地方部隊參戰。作戰編組是:以七團為第二縱隊,負責主攻車橋;以一團、三分區特務營及泰州獨立團1個營為第一縱隊,擔任對兩淮方向之警戒,完成殲滅或擊退援敵之任務;以五十二團及江都獨立團、高郵獨立團各1個營組成第三縱隊,擔任對淮安、曹甸、寶應方向之警戒,完成殲滅或擊退援敵之任務;以師教導團一營及四分區特務團(兩個營)及炮兵大隊組成總預備隊。粟裕強調這次戰役安排打援的部隊多一些,但並不是「以打援為主」,戰役的目的是攻取車橋,解放這一片地區。過去對日軍作戰打的都是遊擊戰,這次是遊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是一定規模的對日軍攻勢作戰,這在蘇中抗日遊擊戰爭中還沒有先例。

  作戰會議結束,粟裕特意把七團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和參謀長俞炳輝留下,斬釘截鐵地說:「成敗勝負,關係重大,你們團一定要完成任務,哪怕敵人築了銅牆鐵壁,也要砸開它!」彭德清堅定地表示:「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拿下車橋!」

  粟裕接著又將嚴振衡找去,命令他立即從作戰科、偵察科、通信科各抽調一二名參謀,帶2名機要員和1部電臺,挑選偵察員、徒步通信員、電話員(帶總機)各1個班,調師教導團第一連,由管理科配好行政和生活保障人員,安排1名得力的副官帶領。這些人員編組好以後由嚴振衡統一管理和指揮,護送、陪同葉飛副師長去一分區淮寶地區,有重要作戰任務,詳細情況由葉副師長具體交待。對護送葉飛副師長到作戰前線的路線,粟裕也對嚴振衡作了詳細指示:儘量陸地行軍,避免水上行軍。路上一定要注意偵察警戒,晝伏夜行,嚴格保密,保證安全到達。

  大部隊行動保密工作十分重要。這一帶是水網地區,封鎖消息有不少有利條件,粟裕早就佈置寶應縣委動員3萬多民兵和群眾,于曹甸、安豐等地築路打壩,築起了頂寬1丈,高出水面5尺,穿越湖蕩,綿延約15公里的5條大壩,以便於攻擊部隊隱蔽接敵,奔襲車橋。又組織了數以千計的船隻,穿越寬闊的馬家蕩、綠草蕩水面,把部隊、雲梯和其他器材以及擔架隊運送到車橋附近。還組織精幹民兵,利用黑夜開溝挖塘,破壞敵偽據點之間的道路、橋樑,協助軍隊埋設地雷、放哨和監視敵人。

  為保證戰役的勝利,粟裕認真抓好了戰前準備,特別是協同作戰的準備。他要求部隊充分摸清、摸透地形、敵情,包括敵之工事構築、火力配置及與之有關的一切方面的詳細情況,進行目標明確、目的清楚、要求具體的針對性練兵。主攻車橋的七團挑選幹部進入車橋據點偵察,把車橋周圍地形與開進路線勘察得清清楚楚;擬制了詳盡的作戰方案,最後又用15天時間,模擬敵人和地形地物進行戰前練兵。

  蘇中大地上一場醞釀已久的向日本侵略者發起局部反攻的風暴就要來臨!

  二、車橋大捷。華中抗日戰爭由相持階段向反攻階段發展。
  日軍俘虜敬畏地說:「粟裕埃拉伊!」


  車橋鎮座落在澗河(又名菊花溝)兩岸,東西長2裡,南北約1.5裡,河道上有5座橋樑,從高處俯瞰全鎮,形如繁體的「車」字,是以得名。這裡駐紮日軍1個小隊,約40餘人,偽軍1個大隊,約500餘人。敵人在車橋鎮築有53座碉堡,構成綿密的交叉火力網,四周圍牆高達2丈,外壕寬1.5丈,壕中積水深七八尺,且與界河相通。以車橋為中心,外圍還有10幾個堅固的據點相拱衛,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築壘配系。

  1944年3月3日午後,以七團為主攻車橋的第二縱隊,分南北兩路開進。北路部隊在七團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參謀長俞炳輝率領下于5日淩晨1時50分之前到達車橋以北攻擊準備位置。南路由七團副團長張雲龍、政治處主任蔣新生率領,亦于5日淩晨1時50分之前到達車橋西南飛機場一線。

  負責兩淮方向警戒、打援的一縱隊,在廖政國、曾如清等率領下於4日午夜12時抵達車橋以西的石橋頭、蘆家灘之線,進入伏擊陣地。

  負責淮安、曹甸、寶應方向警戒與打援的第三縱隊,於4日午夜12時到達警戒位置。

  葉飛率師指揮所及總預備隊、炮兵大隊,于5日淩晨2時到達車橋北面之趙揚莊。

  車橋守敵萬萬沒有想到新四軍一師主力敢於集中大兵團來攻,而且是採取掏心戰術直取其中心據點。日、偽軍蘇中指揮機關對新四軍作戰意圖及部隊調動一無所知。

  3月3日,距車橋戰役發起只有2天,粟裕收到一份敵情通報:日軍百餘人、偽軍千餘人增至安豐。安豐處於東台以南通榆公路上,是敵人的據點,距三倉河約30公里。偽軍師長田鐵夫也到了安豐,有向東「掃蕩」模樣;南邊海安之敵一部進佔了李堡,距三倉河約20公里,似企圖向我台南地區「掃蕩」。粟裕將計就計,不放棄任何一個「動敵」、「欺敵」的機會,決心在車橋戰役發起之前,對敵實施一個「聲東擊西」的「佯動」,吸引敵人注意力,掩護車橋戰役的突然性。他將師直機關分為前後兩個梯隊,令蘇中行署主任管文蔚率後梯隊北移,跳出「掃蕩」圈;自己率前梯隊向南轉移,故意「示形」迎擊「掃蕩」之敵,與其糾纏,麻痹敵人。

  3月5日是農曆2月18日。深夜,皎潔的月光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輕柔的薄紗。淩晨1時50分,攻城部隊按預定計劃出擊。三旅旅長陶勇親自指揮第二縱隊,從南北兩個方向直插車橋鎮兩翼。兩路部隊迅猛越過外壕,架起雲梯,爬上圍牆,展開攻擊,僅20分鐘便突破圍牆,攻下10餘座碉堡,佔領鎮內全部街道,分割包圍各日、偽部隊。蘇中新四軍的突然攻擊,頓時使敵人不知所措,完全處於被動中。天亮前忽然狂風大作,黃沙滿天。這在當地是罕見的。老百姓都說:「新四軍有神靈保佑,天刮鬼風,幫助新四軍打勝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