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五〇


  「皖南事變」以後,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又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毅然決定在江北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將活動于大江南北的新四軍部隊和八路軍一部改編為新四軍的7個師。同時決定實行小省制,各師活動範圍各為一個戰略區,每個戰略區設黨委、軍區和行政公署,以適應抗日遊擊戰爭的需要,便於各地獨立自主地應付複雜環境。

  根據中共中央和華中局的決定,原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所屬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一師,隨後又成立蘇中軍區、蘇中軍政党委員會和蘇中行政公署,粟裕被任命為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劉炎被任命為第一師政委、蘇中軍區政委、蘇中軍政党委員會書記。後來,劉炎因病不在位,他的職務由粟裕兼任。

  這是粟裕第一次獨立地擔負一個戰略區的領導和指揮重任。

  「眼中形勢胸中策」,「亂雲飛渡仍從容」。粟裕以清醒的頭腦觀察錯綜複雜的形勢,以堅定的信念迎接更加艱巨的鬥爭。

  1月17日,粟裕從鹽城出發到東台,著手組建新四軍第一師。為了迅速建成新四軍新的指揮機關,原蘇北指揮部機關的幹部絕大部分配到新四軍軍部,分配到第一師的只有包括粟裕在內的24人。

  「怎麼樣,人太少了吧?」陳毅代軍長問粟裕。

  粟裕深深感到肩上擔子的分量,但是有決心和信心完成任務。他爽朗地回答:「好男不吃分家飯嘛!軍長放心,哪裡有群眾,哪裡有敵人,哪裡就有我們的發展。」

  陳毅聽了很高興,連說:「好!好!」

  粟裕把師部設在東台縣城東二裡橋一座地主宅第裡,立即展開緊張的工作。當時,沒有設副師長和參謀長,師一級指揮員只有粟裕、劉炎和政治部主任鐘期光三人,各項工作都要他們親自過問、具體佈置,但是有條不紊,速見成效,很快就組建起短小精幹、效率很高的指揮機關,同時完成所屬部隊的改編任務。原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所屬3個縱隊改編為第一師3個旅:第一旅,旅長兼政委葉飛;第二旅,旅長王必成,政委劉培善;第三旅,旅長陶勇,政委劉先勝。這3支部隊,後來轉戰大江南北、齊魯大地、黃淮平原,在戰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華中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的幾支主力部隊。

  蘇中戰略區當時的管轄範圍是:鹽城的鬥龍港至淮安以南,長江以北,運河以東,黃海以西,擁有2.3萬平方公里土地、800余萬人口,下轄4個分區、1個特區:第一分區包括江都、高郵、寶應3縣;第二分區包括興化、東台、臺北、泰東4縣;第三分區包括泰興、泰州、如西、靖江4縣;第四分區包括如東、如中、通中、通西、通海及海啟6縣;興(化)(台)(州)特區為中共領導下的聯合抗日部隊活動區域。

  蘇中戰略區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經濟上,是由平原水網地帶構成的「魚米之鄉」,盛產糧食、棉花、食油、海鹽等重要戰略物資,現代工商業和交通比較發達,歷來是官僚資本江浙財團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抗日戰爭開始後,成為日本侵略軍佔領下的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供應基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中各戰略區中所能控制人力物力財力佔據首位的地區,對支持華中抗日鬥爭有重要作用。政治上,蘇中抗日民主政權與日偽統治中心南京、國際都市上海隔江對峙,蘇中抗日鬥爭的勝利和民主建設的成就,可以通過京滬迅速傳播全國全世界,因而成為連接國內外反法西斯力量的橋樑。軍事上,蘇中與蘇南唇齒相依,地扼京滬咽喉,控制長江下游航道,直接威脅日本侵略軍的大本營南京、上海,威脅日軍在長江中下游的佔領區,在轉入戰略反攻時將對敵人構成更大威脅。因此,蘇中就成為日本侵略軍、國民黨頑固派與中國共產黨三方必爭之地。

  蘇中的抗日鬥爭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在蘇中戰略區建立之時,抗日戰爭已經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有較多力量使用於敵後,這使蘇中戰略區一成立就面臨與強大敵人的鬥爭;二是辦中新四軍部隊處於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夾擊之中,呈現三種政權並存的局面,新四軍控制的根據地和遊擊區約占60%,日偽軍佔領區約占30%,國民黨軍隊控制區約占10%。三種力之間,矛盾錯綜複雜,鬥爭尖銳激烈。

  粟裕認為,蘇中是華中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中戰略區東南部的一個前哨陣地,又是將來向江南發展的一個重要基地,在抗日戰爭以至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中共中央把「獨立自主的遊擊戰」作為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既是從日軍強大、占地甚廣但兵力不足和我軍弱小這一實際狀況出發,又關照到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的鬥爭,就是要通過抗日遊擊戰爭積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為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作準備,也為抗戰勝利以後打敗反動武裝的進攻、實現民主革命總任務作準備。因此,在確定蘇中抗日鬥爭的指導思想時,必須把現階段的抗戰任務與將來實現民主革命的總任務聯繫起來。

  粟裕的這一認識與中共中央的指示是完全一致的。1941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發給劉少奇、陳毅並告彭德懷的電報中說:「目前華中指導中心應著重三個基本戰略地區」,即鄂豫陝邊、江南根據地和蘇魯戰區,特別強調蘇魯戰區是「目前華中的基本根據地」和「向西向南發展的策源地」,它「在總任務上的作用是出幹部、派軍隊向西邊南邊去的地方,好像漢高祖的關中」(《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21—623頁。)

  蘇魯戰區,包括山東省大部和江蘇省長江以北地區。蘇中區位于蘇魯戰區南部,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粟裕從蘇中的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地把局部與全域、當前與長遠聯繫起來考慮,形成了既符合中共中央戰略意圖又符合蘇中實際的戰略指導思想。他認為,蘇中的抗日鬥爭,不僅應求得軍事鬥爭的勝利,而且應把蘇中建成基本根據地,而不是遊擊根據地或遊擊區。軍事鬥爭應成為根據地建設的支柱,並且應為下一步奪取整個民主革命的勝利做好必要的準備。他把這個認識作為領導蘇中抗日鬥爭全過程的指導思想。

  這個指導思想,來源於他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任各和發展道路的深刻認識,來源於他對蘇中戰略地位和戰略任務的的深刻認識,來源於他對蘇中抗日鬥爭特點和規律的深刻認識,是駕馭全域、掌握未來的指導思想。

  在各個抗日根據地被敵人分割的條件下,作為遠離中央的戰略區的領導人,能夠獨立地提出這樣的戰略指導思想,是難能可貴的。

  在這個思想指導下,粟裕作為蘇中戰略區的主要領導者和指揮者,辯證地處理全域與局部、軍事鬥爭與根據地建設、抗日鬥爭與反頑鬥爭(民族矛盾是主導的基本的矛盾,同時關注矛盾可能的轉化)、抗日戰爭與現代戰爭的關係,以及軍事鬥爭策略上的進與退、攻與防、大打與小打等方面的關係,在錯綜複雜的鬥爭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在形勢轉變的關鍵時刻及時實行戰略轉變,全面展示了他駕馭全域、掌握未來的戰略才能,表明他作為戰略家已經達到成熟階段。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蘇中地區和蘇中部隊所以能夠在戰爭初期就做好迎擊強敵的準備,是與粟裕領導蘇中抗日鬥爭的指導思想及其貫徹實施分不開的。

  二、組織指揮討李戰役和春季反「掃蕩」。
  適時主動地實行由城鎮到農村、由正規戰到遊擊戰的戰略性轉變。


  1941年春天,華中地區的矛盾鬥爭格局發生新的變化,蘇中抗日鬥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日本侵略軍為了實現他全面佔領蘇北、蘇中的戰略目的,乘「皖南事變」和新四軍重建之機,加強對蘇中和蘇北的進攻。它重新調整軍事部署,把戰鬥力較強的第十二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南浦襄吉少將,簡稱南浦旅團)由江南調到蘇中,蘇中日軍兵力由1個聯隊增加到5個步兵大隊、1個特種兵大隊共5600多人。蘇中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在「曲線救國」的幌子下紛紛叛國投敵,搖身一變成為偽軍,蘇中的偽軍由兩個師增加到13個師、3個旅、42個正規團、11股雜牌部隊,共3.7萬餘人。

  1941年1月,日偽軍出動3000多兵力佔領黃橋,並向黃橋以北地區「掃蕩」。這是新四軍東進以後日偽軍對蘇中根據地的第一次「掃蕩」。與此同時,在泰州的國民黨軍隊李長江部與日偽軍加緊勾結,策劃叛國投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