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粟裕十分注意發現群眾中的積極分子,努力培養他們成為群眾的領袖。他認為,這樣做「新四軍就與群眾之間搭起了橋樑,架起了一條線。」在粟裕的組織領導下,二支隊活動區域普遍建立起了農抗會、婦抗會、青抗會、工人救國會、商界救國會、教育界救國會、兒童團等群眾抗日團體,一些地方還發展了新黨員,成立了共產黨的組織。 二支隊防區周圍有巫恒通、樊玉琳、孔慶哲等地方實力派武裝。粟裕與他們頻繁接觸,對他們做了大量統戰工作。巫恒通領導的自衛武裝後來接受新四軍的領導,1939年初成立的新四軍新三團,就是以巫恒通領導的自衛武裝為基礎組建的。1939年9月下旬,國民黨當塗縣政府恢復組織,粟裕領導的二支隊很快與他們加強了聯繫,雙方約定交換軍事情報,共同組織縣的動員委員會,修理軍械,醫護傷病員,領導人互訪,達成了合作抗日協議。 粟裕認為,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應首先在開明士紳中找對象,通過他們去擴大統一戰線更容易收效。有些士紳、地主吃過日、偽軍的虧,心中有一股怨氣,去做他們的工作往往是容易成功的。新四軍英勇善戰和模範遵守紀律的影響、教育作用很重要,這樣會使這些人正確地認識共產黨、新四軍,並對共產黨、新四軍產生向心力。政策和力量是做好統一戰線工作之根本。對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方式和細節,粟裕也總結出不少新經驗。他認為,對象不同,方式不同,要有適當分寸。有時要負責人親自出馬,同他們接觸周旋,給他某種面子,甚至抬他一下;有時負責同志就不能出面,以免增加他欺騙群眾的資本。 新四軍對日、偽作戰取得一系列勝利,在江南敵後百姓之中樹起了崇高的威信。日、偽軍連遭打擊再也不敢輕易出動,群眾的利益得到了某些保障。隨之而來的便是群眾積極要求抗日和參加新四軍,部隊迅速發展壯大。 粟裕對那些勾結日偽、阻礙抗戰、殘害群眾的土匪武裝,經多次教育無效的,採取了堅決的打擊行動。粟裕認為,非此不能更好地發動群眾,非此不足以平民憤,非此不足以嚴懲漢奸賣國賊。國民黨潰軍軍官朱永祥率眾千餘人,自稱「蘇皖遊擊司令」,名為抗日救國,實則擾民詐財,不亞寇匪。群眾恨之入骨,稱之為「小日本」。後來朱永祥竟發展到與日偽沆瀣一氣,勾結日偽襲擊新四軍。1938年7月6日,新四軍一支隊一部與二支隊一部在當地民眾武裝配合下,將朱部一舉殲滅。朱永祥被活捉,解送國民政府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法辦。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挺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經過半年多的鬥爭,在敵後先後建立起了茅山、丹北、橫山、江句、句北、小丹陽等10多塊小型的遊擊基地,擁有40萬人口。 1940年1月1日,當時在新聞界頗有影響的上海申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粟裕將軍會見記》的文章,作者署名「任重」。文章一開始就說:「在江南遊擊區裡流行著一支歌曲,其中有兩句是『司令將軍親自上火線,弟兄們趕快沖上去』。我想這一定是指粟司令。」文章稱:「在日軍重兵包圍之中,在江南最艱苦的遊擊區裡能與這位後方民眾所稱頌的遊擊司令會面,實是十分幸運的事情。」 文章以崇敬的深情,稱讚粟裕「率領先遣支隊挺人京鎮淪陷區」,取得韋崗處女戰、官陡門之戰的勝利,而且「不斷地向日人進攻,一直進攻到南京、鎮江的外圍日人的據點裡」,「簡直要使外來侵略者發抖」。 文章作者說,他在南京附近與粟司令會面,差不多每夜秉燭長談,聽粟司令從軍事、政治、經濟三方面分析江南遊擊區錯綜複雜的抗戰形勢。作者高度評價粟裕這位青年將領對江南大局觀察的敏銳,對政治有深刻的認識,軍事上深知戰略戰術,而且深知敵我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社會上的實際情況。作者經過「實際的觀察與考查」,得出了一個結論:「粟司令不是一個平凡的軍人」。他不但「運籌帷幄之中」,而且「決勝千里之外」。 四、具有戰略遠見的舉措——創辦教導隊,以先進的軍事思想培養教育幹部。 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粟裕用了相當的精力,對部隊教育訓練特別是幹部培養教育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和有益的實踐,成為他在江南時期軍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粟裕率部從浙南開赴皖南集中時即敏銳指出:「現在需要大量的知識青年充實部隊新的血液。」粟裕率二支隊挺進江南以後,充分利用江南有利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特別是知識青年充實到抗日的洪流中來,二支隊的骨幹得到了很大加強。 對於這樣一支部隊應該怎樣加緊教育訓練?對於這樣一支幹部隊伍應該怎樣加緊教育培養?粟裕認真地思索:經過三年遊擊戰爭的幹部都有一定的戰鬥經驗,但文化素質差;知識分子出身的幹部文化基礎雖好,但缺乏戰鬥經驗。從整體上說,他們都普遍缺乏現代戰爭知識。而新四軍面對的恰恰是現代化裝備的日軍。粟裕認為,培養訓練幹部增強現代戰爭意識,加強現代戰爭知識的學習已是當務之急。 二支隊挺進江南初期,處在一種特殊環境中,教育訓練部隊主要採取以戰教戰的方法,打一仗馬上就總結經驗教訓,以實戰經驗和要求來教育幹部,訓練部隊。隨著根據地的建立和部隊發展,支隊司令部專門組建了一個訓練隊,經常抽一到兩個連來宣城縣狸頭橋司令部進行軍事輪訓,每次兩到三個月。集訓內容:軍事以射擊、投彈、刺殺等技術為主,輔以隊列、戰術訓練,總結戰鬥經驗;還有政治、文化學習。 挺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人少、槍少,尤其是幹部骨于少,有的連隊只有連長一個人主持全面工作,直接制約和影響了部隊的壯大和發展。粟裕把江南新四軍發展的目光投向蘇北以後,更感到培養和訓練幹部的緊迫,僅靠軍事輪訓遠遠不能滿足部隊發展需要。粟裕認為必須辦一個教導隊,更好地解決於部、骨幹培訓問題。 1939年3月,皖南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根據軍部命令,組織10個人到前方參觀學習,以充實教學實踐內容。粟裕親自向參觀團介紹情況。參觀團結束活動返回軍部時,粟裕又一次會見他們,特地對參觀團說,我們這裡要辦一個教導隊,需要有辦教導隊經驗的人。我已給軍部周子昆副參謀長打電報,建議你們留下一個人。 軍部教導總隊七隊隊長杜屏是到二支隊的參觀團成員,軍部決定派他到二支隊工作。1939年5月,杜屏奉命來二支隊報到。粟裕親自接待,任命杜屏為教導隊隊長,並向他詳細介紹自己的想法。粟裕說:「教導隊的幹部,指導員、文書、文化教員、軍事幹事、政治幹事我們都準備好了。下一步主要就是選調學員。學員以班排兩級幹部為主,少數為連級幹部,訓練時間半年左右。」粟裕親自審定學員名單,嚴格把關,不合格的堅決退回部隊。粟裕特別強調「三不要」:一是體弱多病的不要;二是在部隊表現不好的不要;三是沒有培養前途的不要。第一期學員90多人,都是從各部隊精心挑選出來的。粟裕還認真審定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中軍事訓練課占70%,政治教育課占30%。軍事訓練主要有遊擊戰術、射擊、投彈,還有班、排、連、營4級攻防戰術。政治課主要是統一戰線、群眾工作、政治常識及個人教育等。 二支隊教導隊成立後,粟裕對教導隊的建設傾注了很大心血。他對教導隊的訓練事必躬親,提出明確的要求,還每星期聽取一次彙報,並組織檢查,親自督促、示範、講解、授課。1939年8月,新四軍軍部決定組建江南指揮部。月底,粟裕前往具體負責江南指揮部組建工作,他別的部隊沒有帶,只帶了教導隊,並親手操持了一、二支隊教導隊的合併,成立了江南指揮部教導隊,杜屏任大隊長,溫華貴任教導員,下設3個中隊。原二支隊教導隊的學員並未因合併而影響教學,到11月初完成計劃規定的學業後畢業。 粟裕還通過言傳身教,對機關幹部進行培養教育,提高他們的軍政素養和業務能力。江南指揮部駐地的早晨,天剛濛濛亮,起床的哨音剛響,指揮部機關人員跑到訓練場,這時粟裕已經著裝整齊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候大家了,幾乎天天這樣。發現操練和指揮上的問題,他總是不聲不響地走來,耐心指出,親自示範,一一糾正。粟裕從不大聲斥責人,即使批評也是聲調平和,臉色並不嚴峻,有時還帶著一點笑意。但他那深邃的目光裡有一種力量,使你覺得非改不可,非學會不可。訓練時每個人都那麼認真,不敢疏忽大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