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三九


  粟裕認為,8省健兒走出深山野林,匯成新四軍的抗日鐵流,只是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完成了轉變,至於軍事上的轉變只能靠軍事實踐來完成。根據新四軍軍部指示精神,粟裕率領二支隊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開展更加廣泛的丘陵、平原、水網地區敵後遊擊戰和發動群眾的工作。

  7月初,二支隊三團一營伏擊當塗至蕪湖之間的火車,擊毀敵軍車一列,繳獲大批軍用品。8月5日,第二支隊一部在蕪湖以東永安橋與日軍遭遇,首次俘獲日軍1名。8月中旬,二支隊司令張鼎丞率第四團從南陵出發,通過封鎖線,到達第二支隊司令部當塗縣塘南閣。後來張鼎丞根據上級安排去延安。

  國民黨當局對挺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一方面玩弄「借刀殺人」詭計,企圖借日軍之手消滅這支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另一方面又實行「畫地為牢」,規定江南新四軍活動的區域,只能在京滬鐵路以南,東西長不過百餘公里、南北寬只有五六十公里的一塊狹長地帶作戰,倘若「越界」,就要被視作違反「軍令」、「政令」處罰。

  粟裕堅決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衝破國民黨當局設置的「牢籠」,領導和指揮二支隊迅速展開於京蕪鐵路以東、京杭公路以西地區,獨立自主地遊擊江南,打擊日本侵略軍。

  此時,正面戰場的武漢會戰正酣。國民黨當局迫切需要深入江南敵後的新四軍配合正面戰場作戰,更多地牽制敵人一些兵力。新四軍不負眾望,以一系列的戰鬥行動有效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這是日軍萬萬沒有料到的。日軍立即調整兵力部署,採取防禦性的攻勢反撲。8月22日至26日,日、偽軍出動步兵4000餘人,騎兵500餘人,並有轟炸機20餘架配合,兵分八路,水陸並進掃蕩,企圖一舉聚殲初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二支隊三團於小丹陽。

  粟裕敏銳地注視著敵情發展,籌謀應敵良策,決定採取敵進我進遊擊戰術,變被動為主動,分散襲擊敵人後方。粟裕命令二支隊三團一部進襲當塗,造成敵之恐慌;一部進擊南京以南的陶吳,牽制敵兵力;另選精兵一支,奔襲南京近郊,奪取雨花臺制高點,襲擊中華門內外日、偽軍事目標。此時一支隊已動員廣大地方武裝及人民群眾將京滬、京杭、鎮句、句丹、京鎮各公路徹底破壞,並派部隊進襲麒麟門,給南京敵人以極大威脅,有力地配合了二支隊的作戰行動。日軍到達小丹陽,不見新四軍蹤影,卻連連收到後方告急電報,慌忙撤退回防。粟裕抓住戰機,命令部隊勇猛追擊,連克小丹陽、薛鎮、護駕墩、博望等村鎮,斃傷敵50餘人,粉碎了日軍的合擊計劃,自己無一傷亡。

  粟裕指揮的敵後遊擊戰節節勝利,打得日軍膽戰心驚。日軍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地說:「新四軍是個神,你打他時一個也沒有,他打你時都出來了。」

  1939年1月,粟裕親自組織指揮了奇襲官陡門,在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抗戰史上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

  官陡門位於安徽蕪湖附近,駐有偽軍200餘人,據點四周河溝交叉,離飛機場6裡許,離鐵路僅3裡,南面8裡的永安橋北面10裡的年陡均有日偽軍駐守。可供進攻官陡門的路線有兩條,都要通過幾條深不可徒涉的河流,並且必經敵人之青山、苗池據點。官陡門有什麼風吹草動,西、南、北三面各據點派出的增援部隊,在半點鐘內都可以趕到。出動飛機不到兩分鐘就可以飛臨上空掃射。官陡門的街道建在河兩岸的堤埂上,不到100米長,全是磚瓦房屋,河上只有約1米寬的木板橋貫通。敵人認為這是最安全的地方。粟裕卻在這樣的地方導演了一幕出奇制勝的活劇。

  1月18日,粟裕在二支隊司令部駐地狸頭橋對參戰的三團作了簡短動員,便率隊北進,25公里路只一次小休息就走到了,當天下午便停止行動宿營。第二天上午部隊繼續原地休息。下午,粟裕組織隊伍悄悄地上船,突然轉向西開,劃到丹陽湖西岸。部隊翻過堤埂,改乘早已預備好的幾隻裝肥料的船,繼續由水道西進,午夜以後到達預定地點隱蔽集結。這裡距攻擊目的地還有35公里。20日下午5時,粟裕帶領部隊冒著寒風向西疾進。

  21日淩晨2時行進到離官陡門差不多20裡的地方,前面還需渡過一條河。如果再走水路,敵人可能已經封鎖渡船。粟裕當機立斷,多繞5公里地改走陸路,一定要搶在天亮前發起攻擊並結束戰鬥。部隊跑步前進,巧妙地通過了敵人的頭道橋據點,4時許隱蔽到達敵據點前沿。按照預定作戰方案,粟裕率主力過橋,從西向東打;另一部留在河東岸打。槍聲、手榴彈爆炸聲、衝鋒號聲和「繳槍不殺」的呐喊聲響成一片。突擊隊迅速衝破鐵絲網和其他障礙物。敵人來不及從掩蔽部裡跑出來,就被炸了個人仰馬翻,不是丟了命,就是當俘虜。新四軍一舉攻佔了偽軍司令部。

  戰鬥只花了8分鐘,連清掃戰場總共用了20分鐘。周圍之敵還沒弄清怎麼回事,粟裕已率部押著俘虜帶著戰利品安全撤出了。奇襲官陡門,粟裕指揮的新四軍以輕傷2名的最小代價,換來俘敵57名的重大勝利,打死打傷的敵偽無法統計,還繳獲了一大批槍支彈藥。粟裕組織指揮遊擊戰的美名在江南廣為傳頌。重慶《新華日報》後來發表了粟裕撰寫的介紹戰鬥經驗的文章《蕪湖近郊官陡門的奇襲》。

  1939年1月,粟裕根據挺進江南敵後的實戰經驗,與二支隊參謀長羅忠毅合編了一本《實戰經驗錄》,2月25日延安翻印了這本小冊子。粟裕對挺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開展遊擊戰爭提出了許多新觀點。粟裕認為,新四軍進入江南敵後進行的完全是遊擊戰。相對八路軍來說,新四軍人少,武器裝備也差,沒有打大仗的經驗,活動區域狹小,作戰條件更差,通訊聯絡也很落後。一、二支隊惟一的通訊工具是各有一架電臺,可以互相通報情況,與軍部聯絡。而敵人交通方便。新四軍處在敵人據點網之中,打大規模的戰鬥或運動戰是很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關於遊擊戰的協同和原則問題。粟裕認為:在形式上看是各打各的,但是是在統一意圖下獨立自主地進行的。我們的原則是積小勝為大勝,不貪多,哪怕只打死一個敵人,只繳一支槍都是好的。只要天天有勝利。

  關於戰法問題。粟裕認為:要打夜戰、近戰、白刃戰、伏擊戰、襲擊戰……這是由於我們的武器裝備等條件決定的。日本的武器精良,我們拼他不過。只有近戰、夜戰、白刃戰,才能避開故人之長,發揮我軍之長。打他措手不及,使之處於被動。

  關於打擊對象和目標選擇問題。粟裕說:新四軍專打弱敵,或打敵人弱點,打的是運動中的敵人,一般不打駐止之敵。

  關於戰術動作問題。粟裕認為,過去三年遊擊戰是在交通不發達的山區打的,而現在則在丘陵、平原、水網地區。在這樣地區作戰,要求更加速戰速決。解決戰鬥要求非常迅速,必須採取突然的、短促的像閃電一樣的突擊,打他個措手不及。不讓敵佔領一個陣地,使其沒有站足的地方,沒有還手的工夫。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消滅敵人。他還形象地比喻說:我們要像鷹抓兔子式的才行。戰鬥行動最多兩小時,一般的超過兩小時不能解決戰鬥的,就果斷撤出戰鬥。在敵人增援快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迅速脫離和遠離敵人。

  粟裕的思考非常細緻周到,他強調:戰前的偵察、破壞交通非常重要,如地形要詳細偵察(哪些地形我用,哪些地形留給敵人),要預先作出周密佈置。作戰方法和作戰手段只能用一次,要適當及時的改變,否則敵會迅速的抓住我們的規律,而使我們吃虧。

  國民黨第三戰區部隊對粟裕高超的遊擊戰組織指揮藝術非常敬服,專門派人來請粟裕去傳授遊擊戰的經驗。粟裕連續給他們講了幾個小時,有理論有戰例,生動活潑,通俗深刻。許多國軍將領深感獲益匪淺。一名川軍師長感慨地說:「粟司令,從前我對你們共產黨的軍隊是有點瞧不起的。可是今天聽了你的報告,我才知道你們的水平太高了。共產黨裡有你這樣的人,難怪立於不敗之地!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在粟裕領導下,二支隊在取得一系列遊擊戰勝利的同時,較好地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卓有成效地做好群眾工作。粟裕對敵後抗戰中的群眾工作,也有許多新的見解和觀點。他認為,中日戰爭爆發,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這種情況下的群眾工作較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著許多新的特點:日本侵略軍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敵人,侵略它國使其根本沒有社會基礎,因而它比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階級敵人還孤立。江南平原、水網地帶雖不如山地較容易開展遊擊戰,但內在潛力較山區有過之而無不及。江南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能給新四軍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只要把群眾組織起來,新四軍非但能生存,而且能發展,同樣也能建立較大根據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