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三二 |
|
天還投有亮,趁著濃霧掩護,粟裕、劉英率領的挺進帥主力。突然出現在大東山下,與福建保安團接了火。敵人很快發覺了挺進師的意圖,調動兵力猛攻峰文嶺,企圖打開一條馳救大東山和「圍剿」挺進師的通路。峰文嶺是一座拔地聳立的山嶂,嶺北是800米高的峭壁,東南面坡度陡直,整個山峰易守難攻。滿山滿坡的敵人吃力地往上爬。余龍貴命令戰士沉著應戰,還特意挑了幾個好射手,專揀敵人指揮官打。蛇無頭不行。一個個指揮官在挺進師射手的精確瞄準下栽倒,衝鋒的敵人亂了陣腳,爬一會躲一躲,生怕紅軍的子彈打過來。當敵人進入火力網時,余龍貴一聲喊「打」,兩挺機槍和步槍一齊「噠噠噠」地怒吼起來,手榴彈緊跟著飛向敵陣,炸得敵人抱頭鼠竄,滾下山去。 敵人調來迫擊炮轟擊,密集的炮彈炸得山頭硝煙彌漫,碎石亂飛,碗口粗的樹幹被炸斷,茅草燃起熊熊大火。挺進師戰士以山崖石壁做工事,這邊燒著了滾到那邊去打,那邊燒著了又滾到燒滅的地方堅守。敵人不斷增兵,始終無法攻上峰文嶺。天快黑了,敵人的攻勢越來越猛烈,從四面八方往上爬。可是二縱隊一直沒有接到撤退命令。余龍貴心想:阻擊已經打了整整一天,主力肯定順利轉移出去了,如果再在嶺上堅守,剩下的100多名戰士都會犧牲,他們可是久經考驗的革命寶貴財富啊!余龍貴果斷地下令撤退。在夜幕掩護下,大家利用戰鬥間隙,迅速從東南面峭壁上攀著葛藤滑下去。 山腳下是一條乾涸的溪溝,大家沿著溪溝拼命往前奔。東、南兩面山上的敵人離二縱隊不過百米,可是天黑霧濃看不清楚,大聲喊問:「哪個部隊?跑什麼!」聽口音,是福建保安團。余龍貴趕忙讓閩北籍戰土答話:「自己人,『共匪』跑了,快追!」大家一口氣跑了10多裡,擺脫了敵人,來到約定的會合地點冬瓜坪。粟裕、劉英已在這裡心焦地等了好一會,一聽說二縱隊回來了,喜出望外,快步跑來迎接。原來粟裕、劉英率領的挺進師主力擊潰閩保一個團後,已在下午兩點鐘左右撤退到了目的地,並派傳令兵去通知二縱隊立即撤出戰鬥,誰知命令沒有傳達到,傳令兵也沒有回來,可能是途中犧牲了。 峰文戰鬥以後,劉建緒接連不斷電令各部尋找挺進師主力和領導機關。就在這時,浙南軍分區司令員羅連生被捕叛變,供出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省軍區主要領導人的活動地區。劉建緒立即凋集部隊對瑞安、平陽、泰順、福鼎一帶發起大規模進攻。 面對嚴峻的敵情和形勢,粟裕認為,蔣介石調集了這樣強大的部隊「圍剿」挺進師,用意是要在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之前,一舉全殲紅軍南方遊擊隊。因此,目前這一仗很可能是國共雙方已經打了三年的遊擊戰爭的最後一仗。粟裕從第一次反「圍剿」鬥爭的教訓出發,確定了這一次反「圍剿」作戰的指導思想:在強敵進攻面前,為了保存紅軍遊擊隊,堅持武裝鬥爭,必須確立隱蔽精幹、保存力量同機動靈活、積極作戰相統一的指導思想,粉碎敵人的「圍剿」。 粟裕率主力衝破劉建緒獨立第九旅和保安團的幾道封鎖線,果斷地跳到龍泉河以北的松陽、遂昌地區,回到原浙西南根據地堅持鬥爭。挺進師一路上穿行於敵人封鎖圈和碉堡之間,差不多天天要連打數仗,最多時一天打了7仗。這段時間,粟裕按照自己確定的戰略方針和遊擊戰爭戰略戰術同敵人周旋,是他運用遊擊戰術成熟時期。針對敵人「大拉網」戰術,粟裕採取與敵人相向對進、易地而戰的打法。敵人的「網」拉過來,粟裕率挺進師巧妙地鑽過去;敵人要紅軍遊擊隊的山頭,紅軍遊擊隊要敵人的後方。敵人大規模「圍剿」,粟裕又把挺進師主力作戰單位分小、分散,有時幾十人,有時十幾人,乃至幾個人活動,組自為戰,人自為戰,人少目標小,敵人抓不住,「咬」不著。瞅准機會,粟裕便把分散的部隊迅速集合起來,狠狠地「咬」敵人一口。農曆大除夕,在龍泉通往雲和的公路上,挺進師遊擊隊成功地伏擊了敵人一輛汽車,繳獲大批年貨,還有許多十萬分之一、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這真是給化整為零活動的挺進師雪中送炭! 井岡山鬥爭時期,粟裕在朱德、毛澤東指揮下打過許多勝仗,對紅軍遊擊戰的「十六字訣」體會很深。在浙南遊擊戰爭時期,粟裕以「十六字訣」為指導,結合浙南遊擊區鬥爭實際,在作戰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新經驗。 在遊擊戰術的具體運用上,粟裕歸納得出6條原則:(1)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2)不在消滅敵人,而在消磨敵人;(3)支配敵人,掌握主動;(4)積極進攻,絕少防禦;(5)飄忽不定,出沒無常;(6)越是敵人後方,越是容易成功。 對作戰、行軍、宿營等,粟裕提出了一套通俗好記的要領。在作戰行動方面,粟裕總結了這樣5條:(1)反敵人之道而行,竭盡欺詐之能事,敵進我退,敵集我散,敵大我避,敵小我欺,避實就虛,聲東擊西;(2)不要企圖太大,只要常有小勝;(3)站在敵人翼側、後方和圈子外圍,不為敵人所合擊;(4)一切作戰行動必須迅速、勇猛、堅決,遲疑猶豫等於等死;(5)注意使用突然的白刃襲擊,只要槍一響,刺刀就要殺到敵人肚皮上去。粟裕認為,隱蔽遊擊隊的行動和企圖,是一條重要的原則。因此,他十分重視遊擊隊的行動方式,總結出了兜圈子、大小圈、「8」字形、「S」形、電光形、殺回馬槍以及東去西返、早出晚歸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做到飄忽不定,出沒無常,叫敵人無法捉摸。每次行軍,都要派專人殿后,負責清除沿途留下的痕跡,踩倒的草要扶起來,足跡要抹掉,有時還故意在某個方向造出一點痕跡,迷惑敵人。 宿營一般選擇小村莊,最好獨立磚瓦屋,而且一定要有前後門。粟裕規定部隊實行「5班制」,粟裕親率一個班,成員有參謀、警衛員、衛生員、繪圖員、司號員、炊事員、理髮員等,他們既是指揮機關的幹部及專業人員,同時又是戰鬥員,站崗、放哨、偵察、打仗樣樣精。每到宿營地,這個班住在中間,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放一個班,哪個方向發現敵情,就由住在那個方向的班頂住,掩護其他班迅速轉移,擺脫敵人後到預定地點集合。粟裕每天都要給大家規定至少兩個集合點,如果第一集合點有敵情,就到第二個點去集合,分散集中非常靈活,非常有效,很適應遊擊戰的情況和需要。 部隊每到一地,粟裕都規定必須認真調查地形、道路,而且規定得很細,例如,從駐地出發,往前走多少距離有岔路,往右走通到哪裡,往左地形怎樣;從某地到某地,大路如何走,抄小道有幾條,都掌握得清清楚楚。這樣,即使在路上遭遇敵人,三轉兩轉便能擺脫。為了做到「知己知彼」,粟裕非常重視向敵人調查,千方百計收集敵佔區報紙,細細分析,從字裡行間、正面反面判斷情況。浙江通訊事業比較發達,鄉鎮都通電話。粟裕經常派遊擊隊從電話線偷聽來往通話,從中瞭解情況。有時,粟裕還採取「火力偵察」辦法掌握敵情,先出其不意襲擊某個鄉公所或鎮公所,把鄉長或鎮長抓起來,讓他給縣長打電話,報告這裡情勢緊急,要求縣裡趕快派兵來。縣長的答覆就是最權威的軍事情報。 粟裕認為,積極進攻是遊擊戰的一大特色。敵人進攻遊擊隊,遊擊隊居被動地位,趕快轉移,擺脫被動。遊擊隊進攻敵人,遊擊隊是主動的有計劃的,而且早作好了準備,只要情況沒有變化,堅決打。在積極進攻中,粟裕運用最多的是襲擊,敵人後方是遊擊隊襲擊的主要目標。他把襲擊的主要對象分為三種:一是國民黨基層政權和民憤大的爪牙。遊擊隊經常人不知鬼不覺地把他們抓起來,根據他們的罪行大小或殺或罰,造成地方統治者恐慌;二是襲擊敵人哨兵和偵探,動搖敵人軍心;三是捕殺敵人落伍、掉隊官兵,挺進師稱之「截尾子」、「打尾巴」。敵人大部隊出動,都在岔路口做路標。遊擊隊摸准了這個規律,事先在岔路口埋伏好偵察員,敵軍一過,就巧妙地移動路標,將掉隊的零星人員引到設伏地段,輕而易舉地活捉或殲滅。 這段時間挺進師遊擊隊要抗擊劉建緒43個團的「圍剿」,是粟裕在浙南三年遊擊戰爭中最艱苦、最險惡以及作戰最頻繁的時期。國民黨軍不僅人多,往來追剿一刻不停,而且也摸索到了一些有效的「圍剿」辦法。挺進師遊擊隊時不時地在路上和敵人遭遇,不知經歷過多少次驚險。有一次,粟裕率領的一支遊擊隊,被敵人壓縮、包圍在龍泉河和松陽溪之間一片二三十裡長的三角地帶。粟裕帶著大家一忽兒向南,一忽兒向北,又兜圈子,又殺回馬槍,一天一夜急行軍90公里,連打7仗,才沖出包圍圈。還有一次,遊擊隊被敵人逼到了浙南的飛雲江,冒險在下游渡江。熟悉水性的粟裕剛下水,就被漩渦卷了進去。粟裕奮力搏鬥,轉了三四個圈子,還是劃不出來,眼看就要被漩渦卷到中心往下沉,後面的同志急中生智伸過來一把雨傘,粟裕迅速攥住傘柄,趁勢脫離漩渦。為了擺脫敵人追堵,有次遊擊隊連續三天三夜沒有歇一會腳,最後到達金華附近的秘密遊擊基點,一個個倒頭便睡,粟裕一覺竟睡了近40個小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