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二一


  四、危急關頭更顯出軍事家膽識。

  1934年10月,在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下,中央蘇區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開始戰略轉移。中央蘇區成立了以項英為首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軍區。中革軍委明令各根據地和留下來的紅軍部隊接受中央軍區指揮。此時,先遣北上的紅七軍團正在閩浙贛蘇區休整。

  閩浙贛蘇區是著名革命家方志敏創建的老蘇區。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陽人,1922年8月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江西省農民協會常委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後,領導弋(陽)(峰)起義,創建贛東北(即閩浙贛)蘇區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並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多次「圍剿」,紅旗一直在這裡高高飄揚。紅七軍團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1933年紅十軍奉命調到中央蘇區,後來組成紅七軍團,閩浙贛蘇區隨後成立了新的紅十軍。紅七軍團這次來到閩浙贛蘇區,等於是子弟兵回老家,蘇區人民格外熱情歡迎,親切地稱七軍團為「老十軍」,方志敏親自到駐地看望大家。11月7日,七軍團召開全體軍人大會,紀念蘇聯十月革命節,方志敏應邀參加。就在這次大會上,粟裕第一次見到方志敏。方志敏對粟裕這位紅軍青年將領的軍事才能早有所聞,今日得見,緊握著粟裕的手熱情問好。

  七軍團在閩浙贛蘇區召開政治委員會會議,檢查從瑞金出發以來的工作,開展對曾洪易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鬥爭。會後,曾洪易一氣之下獨自跑到閩浙贛省委所在地葛源去了。七軍團領導把會議精神報告中央軍區。中央軍區複電指出:不僅是機會主義錯誤,而且已形成了嚴重的曾洪易的退卻逃跑路線。

  從瑞金到閩浙贛蘇區,在4個月的艱苦征戰中,粟裕對身為中共中央代表的曾洪易的表現歷歷在目。曾洪易給七軍團造成了極大危害,今天開會清算完全必要。但是,造成七軍團一路被動、損失重大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親歷其境的粟裕已經作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有了自己的認識。根本原因是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決策層和七軍團掌握實權的個別領導人戰略決策和軍事指揮上的嚴重脫離實際,領導作風上動輒訓人、壓制不同意見的家長式統治,幹部路線上的宗派主義。不徹底揭發和清算左傾錯誤,就不能正確吸取過去4個月的經驗教訓,還會繼續危害革命,危害七軍團。

  粟裕自始至終參加了這次會議,他深深感到會議的指導思想不對頭。在七軍團的主要領導人中,曾洪易和樂少華雖然有矛盾,但他們貫徹執行來自中革軍委的左傾路線決策基本一致,沒有分歧。特別是樂少華,認為中革軍委的指示都是正確的,因為七軍團沒有堅決執行,所以沒有完成中共中央賦予的任務。粟裕認為,七軍團的當務之急是清算左傾錯誤。恰恰在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上,這次會議沒有涉及到。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軍第十軍團。七軍團整編為第十九師,紅十軍和新升級的地方武裝,分別編為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一師。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樂少華仍擔任軍團政委,原七軍團軍團長尋維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為了統一領導十軍團與創造新蘇區的行動,不久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志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5人組成軍政委員會。對於這種幹部任命,粟裕內心感到非常不理解,並為尋淮洲軍團長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忿忿不平!

  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尋淮洲率十九師通過封鎖線,出敵不意,向浙皖贛邊進發。擺脫了左傾領導的干擾,尋淮洲從實際出發用兵,靈活機動指揮,抓住戰機殲敵,渡新安江,逼近昌化、於潛(今於潛鎮,屬臨安縣)、臨安,震動了杭州;又從浙江入皖南,克旌德縣城,一路北上,威脅蕪湖、南京,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1934年冬,蔣介石集中正規部隊和各省保安團20多萬人,封鎖閩浙贛蘇區和「圍剿」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而閩浙贛紅軍總數只有2萬餘人,敵我兵力對比懸殊,形勢越來越嚴重。中央軍區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月會主席方志敏隨十軍團行動。方志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部率領二十師、二十一師進至黃山東南的湯口,與先期到達的十九師會合。粟裕非常熟悉十軍團所屬的各支部隊:紅十軍和閩浙贛蘇區的地方武裝長於打遊擊戰,現在把他們集中起來,進行大兵團活動,企圖打大仗,顯然不符合實際。這是左傾錯誤沒有得到清算造成的戰略指導又一次重大失誤。幾十年以後,粟裕在總結這一段歷史經驗時沉痛地說:這一重大失誤,「為後來紅十軍團的挫折和失敗埋下了禍根(《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26頁。)。」1973年12月,朱德元帥在評論合編成立十軍團的教訓時指出:「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遊擊戰也打不成。經驗還是要把正規軍變成遊擊隊」。(《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37—138頁。)

  譚家橋戰鬥是紅十軍團3個師全部轉向外線作戰後進行的第一仗,對於紅十軍團至關重要。蔣介石國民黨調集重兵多路尾追堵截,企圖圍殲紅十軍團。13日,紅十軍團沿屯溪至青陽的公路向北轉移,經烏泥關進到黃山東麓譚家橋地區。據偵察獲得的情報,蔣介石嫡系王耀武率領的補充第一旅及浙江保安第三團一個加強營,緊緊尾隨「追剿」已抵湯口,其他各部相距尚遠。此時紅十軍團兵力與補充第一旅等部差不多,雖裝備不如對手,但所占地形十分有利,且部隊士氣高漲,群眾條件也好。紅十軍團領導決定利用烏泥關至譚家橋段公路兩側有利地形,打一場伏擊戰,爭取殲滅孤立突出的補充第一旅大部,粉碎國民黨軍企圖圍殲紅軍的陰謀。根據軍團首長決心,粟裕立即作了安排。

  十軍團的作戰部署是:從烏泥關起沿公路兩側自南而北,按十九師、二十師、二十一師順序設伏,並在公路上埋了地雷。十九師是十軍團戰鬥力較強的師,配置在上峰,以一個連控制烏泥關隘口制高點,主要兵力部署在烏泥關以北,與二十師、二十一師陣地依次銜接。二十一師以一個營的兵力在譚家橋正面構築工事堅守,待補充第一旅通過烏泥關進入伏擊地域以後,即行封鎖烏泥關口,斷敵退路,同時阻擊可能增援之敵。二十師、二十一師會同十九師部分部隊對敵攔腰出擊,並排衝殺下去,將其大部殲滅于烏泥關至譚家橋的公路上。

  粟裕提出的作戰部署和軍團首長的決心是正確的。敵補充第一旅曾被十九師打敗過。現在十軍團有3個師,對付補充第一旅應該說是有一定把握的。結果由於輕敵,關鍵時刻軍團首長指揮不果斷,加上改編不久的二十師和二十一師缺乏野戰經驗,幾個師之間戰鬥配合不好,戰鬥力較強的十九師沒有按原計劃配置兵力,以及因地形限制兵力展不開來等等原因,雙方從12月14日上午9時激戰到黃昏,十軍團最終失敗,撤出戰鬥,向北轉移。激戰中,十九師尋淮洲師長親率部隊奪回一度失守的烏泥關制高點時身負重傷,在轉移途中犧牲,年僅22歲。尋淮洲的犧牲,是紅十軍團的一大損失。譚家橋戰鬥,十軍團傷亡近千人,特別是犧牲了不少很有軍事才華的師團指揮員。紅十軍團外線作戰初戰失利,愈加陷於被動。

  譚家橋戰鬥之後,蔣軍第四十九師、補充第一旅、第二十一旅及一些地方部隊,共約20個團的兵力,蜂擁而來一齊追擊紅十軍團。紅十軍團在皖南和皖浙贛邊的十幾個縣往返轉戰,大小戰鬥10餘次,打的都是消耗戰,雖然給予敵人相當殺傷,但紅十軍團處境更為艱險。面對這種形勢,回想起七軍團離開瑞金以來作戰的經驗教訓,粟裕認為,採取正規軍打運動戰的辦法,不適合不利於紅十軍團;紅十軍團要擺脫已經形成的被動局面,堅持長期鬥爭,關鍵是要迅速將正規軍轉變為遊擊隊,把正規戰轉變為遊擊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