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二〇 |
|
三、兩千多公里征戰,以周密的運籌使困境中的部隊儘量減少損失,爭取勝利。 先遣隊進入閩北蘇區時,已是從瑞金出發後兩個月,超過了中共中央規定的到達皖南的期限。按照中革軍委9月4日電報指示,先遣隊離開閩北,已開始了出發時規定的作戰計劃的第三步,即「在浙江及皖南地域,創立廣大的遊擊地區及蘇維埃的根據地」。那麼,部隊就應該向皖南急進。粟裕感到困惑的是,就在9月4日的同一個電報指示中,中革軍委又給先遣隊規定了當前的「中心任務」:一是「繼續徹底破壞進攻紅十軍及閩北蘇區之敵的後方」,二是「在閩浙贛邊境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新蘇區」,還進一步指出:「首先破壞龍泉、浦城、廣豐、玉山間的公路交通線,其次破壞蘭溪、衢州、五山、江山、常山間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線」,並且明令「上述任務應於9月內完成」。參謀長粟裕接到中革軍委這樣的電報心裡直犯難。叫粟裕犯難的何止9月4日電令!這段時間,中革軍委電報不斷。部隊加快一點行軍速度,以便早一些趕到皖南,中革軍委馬上來電嚴厲批評:「不須以急行軍增加病員與疲勞,每日行二三十裡」(《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19頁。)。 敵人乘機加緊了追擊圍堵。在這種情況下,參謀長的工作非常艱難:既要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深入敵後進行破襲活動,又要對付強大的敵人和保存自己。眼前的情況對先遣隊十分不利。粟裕認為,從實際出發,當前最好的戰略決策就是避敵鋒芒,「走」為上計。中革軍委卻多次批評:「對保安團畏懼其截擊是不對的」。事實上,這段時間先遣隊也連續打了不少勝仗:9月13日攻佔江山縣清湖鎮,消滅浙江保安團1個營。9月15日在江(山)常(山)公路的大陳地區,打垮了浙江保安3個團7個連的進攻,一度攻人常山縣城,繳獲一批物資和現金。 浙江是蔣介石的老巢,反革命的社會基礎雄厚,保安團人數多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保甲制度嚴密,加上交通和通訊便捷,蔣介石能及時掌握紅軍行動情況,迅速調集部隊「圍剿」。而先遣隊行軍作戰的指揮權,掌握在千里之外的中革軍委手裡,他們對當面實際情況完全不瞭解,憑主觀願望發號施令。先遣隊只能機械地按照電報規定的時間、地點、路線、里程慢慢走,差不多天天要打掩護仗、遭遇仗,儘管也取得了不少勝利,但處境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困難。特別是一仗打下來傷員無法安置,只好自己抬著邊走邊打,邊打邊走。一個傷員要安排兩個戰士抬,還要一個作替換,部隊戰鬥力受到嚴重影響。隨軍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越來越悲觀動搖。 部隊在浙西艱苦轉戰。9月17日,中革軍委電報嚴令七軍團:「在未執行軍委給予的破壞杭江鐵路及其附近公路的任務之前,禁止繼續北進。」粟裕拿著電報,憂心忡忡地去找尋維洲、樂少華和曾洪易。粟裕心中很清楚,限於當時當地的群眾基礎和七軍團的技術、裝備條件,要在敵人心臟地區廣大地段上破壞鐵路、公路,是根本辦不到的事。中革軍委的指示完全脫離實際,閉門造車。尋淮洲、樂少華、曾洪易看了電報,都沒有說什麼。粟裕站在旁邊等了一會,又默默地退了出去。18日,中革軍委又來電令:「應即向遂安前進,以襲擊方法佔領該城,並確保於我軍手中」,規定先遣隊要以遂安為中心,開展遊擊戰爭,建立蘇區,爾後再向浙皖邊境發展。粟裕把電報交給尋淮洲,焦急地問:「怎麼辦?」 粟裕早就把遂安那一帶的情況偵察清楚了。他對尋淮洲說,遂安位於新安江上游,距離杭州只有200公里。這裡雖然是山區,但處於衢江、蘭江、新安江三角地帶,江水較深,汽船可以通到建德、蘭溪,還有浙贛鐵路和公路幹線,交通方便,敵人行動十分便捷。居民多以竹木為業,產糧很少,部隊進去以後給養困難極大。而且這裡沒有共產黨的工作基礎,相反,贛東北的逃亡地主都在這裡聚居。顯然,要以遂安為中心建立根據地是不適宜的。粟裕又向軍團領導扼要分析敵情:國民黨第四十九師、浙江保安第一、第二縱隊,以及新增調來的補充第一旅王耀武部,正從幾個方向加緊對先遣隊追擊、「圍剿」,企圖堵死紅軍前進道路,實施多路合擊。先遣隊再次陷入危急境地。樂少華聽了粟裕分析,感到事態嚴重,弄不好七軍團會全軍覆沒。樂少華和軍團其他領導反復研究,決定不顧中革軍委的批評和電示,率部向皖贛邊行動。在向皖贛邊轉戰中,粟裕右臂中彈負傷,彈頭一直留在臂內,新中國成立後才取出。 9月30日,七軍團一路征戰到達皖贛邊之段莘地區(婺源縣北)。這裡距離原定最後目的地皖南已經不遠,粟裕及七軍團官兵這時才知道皖南幾個縣的暴動早已失敗,倖存的一些幹部和群眾分散在山裡堅持鬥爭。粟裕千方百計派人尋找他們,瞭解情況。有次在路上遇到皖贛特委和當地遊擊隊的負責人,粟裕和軍團領導同他們長時間交談,詢問皖南敵我鬥爭形勢,根據他們的建議,決定繼續西進到黎痕地區。 粟裕經過詳細調查分析,認為皖贛邊和皖南各方面的條件,比七軍團經過的浙贛邊、浙西都要好。這裡既有大山區,又有丘陵地,河道可以徒涉,便於隱蔽和機動;經濟比較富庶,有利於解決部隊的糧食、給養;文化教育事業比較發達,稍大一點的村子都有報紙,便於瞭解全國的形勢、動向;有共產黨的工作基礎和群眾條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向東北可威脅蕪湖、南京,向東可以威脅杭州。粟裕積極建議在這裡停下來,開展遊擊戰爭。軍團領導接受了粟裕的意見,馬上致電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提出在皖贛地區開展遊擊戰爭,與當地黨和遊擊隊密切配合,爭取在休寧、婺源、祁門一帶消滅尾隨之敵,以擴大皖贛蘇區,尋找有利時機再進入浙江。由於連續作戰和長途行軍疲勞,部隊大量減員,每個步兵連多的只有20多人,少的僅十幾人。給中共中央的請示電還建議將部隊整編為4個營,精簡機關,充實連隊,以便機動作戰。為此,粟裕認真制定了整編方案。離開瑞金以來,粟裕感到最苦惱的是,身在敵佔區鬥爭第一線的軍團領導,面對瞬息多變的複雜形勢,對行軍作戰卻沒有一點機動權。他力主在電報中向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建議,在敵人嚴重進攻的情況下,允許軍團領導機動、自主地解決問題。遺憾的是,粟裕和尋淮洲等符合實際情況和需要的建議,都沒有被採納和批准。 10月15日,中革軍委指示七軍團轉移到閩浙贛蘇區整頓補充。軍團領導專門開會研究。粟裕堅持皖贛邊有發展條件。軍團領導這次同意了粟裕的意見,認為進入閩浙贛蘇區還要通過敵人幾條封鎖線。如果今後仍然要去皖南,則不如不去閩浙贛蘇區,主力向皖南遊擊區行動。18日,中革軍委複電同意,21日卻又電令:七軍團仍要去閩浙贛蘇區。粟裕手持中革軍委電令,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明明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可是軍令如山,必須堅決服從,隨即作好了轉移的一切準備工作。部隊迅速由皖贛邊出發,在浮梁、德興之間通過敵人兩道封鎖線,進入閩浙贛蘇區重溪地區。 七軍團自江西瑞金出發到進入閩浙贛蘇區,轉戰閩、浙、贛、皖4省的幾十個縣,歷時近4個月,行程1600多公里。這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第一階段轉戰。由於左傾錯誤的決策和指揮,七軍團歷盡艱難,損失很大。但廣大官兵用生命和鮮血在軍史上寫下了永放光輝的一頁。 在幾千里征戰中,粟裕越來越深切地看到了左傾路線的錯誤及其對紅軍的危害。他所處的地位,決定了他無法對部隊的軍事行動起決定作用,更無力扭轉局面;但他的周密運籌和軍團其他一些領導同志的努力,對部隊在困境中儘量減少損失和奪取局部勝利,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先遣隊在到達閩浙贛蘇區時,仍保持了部隊的主體力量。教訓也是一種財富。粟裕在失敗中學習,形成了許多正確的認識,特別是他對先遣隊行動戰略指導上的許多見解和建議,都是與左傾領導者針鋒相對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新情況新形勢下的靈活運用。遺憾的是粟裕這些正確意見沒有被決策者重視和採納,無法得到貫徹,直到他獨立領導浙西南遊擊戰爭時才得以充分發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