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毛澤東、朱德和紅四軍前委都在認真考慮如何擺脫敵人,變被動為主動?前委曾決定分散活動,但分散很可能被各個擊破,很快放棄了這個計劃。愛動腦子的粟裕也在思考:在敵佔區活動,長距離轉移,面對敵人的圍殲和種種不利條件,如何處理好走與打的關係,爭取主動?粟裕認為,只有走得好才能走得脫,既儘量避免對我不利和不必要的戰鬥,保存有生力量,又能選擇有利時機,打擊敵人,奪取主動權。粟裕認為,走好是打好的前提,打好了才能走得更好,始終掌握著打仗的主動權。粟裕在戰略轉移中思考得到的這些真知灼見,在以後的戰爭實踐中不斷被深化,被豐富,成為粟裕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 這時已是隆冬,部隊穿行在崇山峻嶺,山嶺一片冰雪。紅軍戰士身上穿的還是單衣,而且都已破破爛爛,山風勁吹,凍得瑟瑟發抖。毛澤東、朱德指揮官兵不停地走著,每天五六十公里。粟裕想的和毛澤東、朱德正在指揮紅軍做的是那樣地一致:用走得好來實現打得好,擺脫被動,爭取主動。粟裕越走越感到腳下生風。連續的急行軍,炊事擔子掉在後面,趕不上為大家做飯。粟裕和戰士們想出了「快速煮飯法」,他們每人帶一個搪瓷缸子,一到宿營地,各人往自己的搪瓷缸子裡放一把米,加上水,一個班燒起一堆篝火,把缸子放在火中,大家圍著火睡覺,等到醒來時飯也熟了,吃過飯接著走,既省事又省時間。粟裕在走的過程中學到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 粟裕和紅軍戰士們繼續向東疾走,經瑞金北部,向大柏地前進。國民黨軍依然在後面緊追。紅軍好長時間沒有打仗了,一直被國民黨軍追著跑,戰士人人心中憋著一股氣,燃燒著一團火。朱德軍長照例跟著二十八團行軍,走在粟裕他們身邊。先是誰也不吭聲,過了一會,幾個戰士裝作沒有看見朱德,自言自語發起牢騷,大聲說:「當軍長,不打仗!怕死就讓我們來指揮好了!」誰知朱軍長接過話茬說:「你們想打仗嗎?打就打!」說罷,軍長大衣一甩,粟裕和戰士們立即跑過來領受作戰任務。朱德帶領大家一個反衝擊,很快把尾追的敵人打垮了,還繳了七八十條槍。戰士們興高采烈,圍著軍長有說有笑。這一仗並不是偶然的勝利,毛澤東、朱德早就選好了打擊敵人的好戰場好戰機,朱德軍長又因勢利導戰士的殺敵情緒。敵人一路緊跟著紅軍追趕,驕橫不可一世,說什麼也沒有想到紅軍會突然來個反衝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毛澤東、朱德牽著劉士毅的鼻子走。劉士毅錯誤估計形勢,還以為紅軍陷入了困境,急切地想邀功領賞,加緊往前追趕,十五旅更是孤軍突出,弱點已經暴露出來。 農曆除夕,紅四軍到達大柏地。官兵們先是打土豪、送舊年,然後封鎖消息,主力埋伏在離大柏地10多公里的石板道兩旁山間樹林裡。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天下起了毛毛雨,雨停了便颳風,風停了又下雨,粟裕身上穿的單衣濕了又幹,幹了又濕,裹在身上非常難受。大約下午3點鐘光景,劉士毅部大搖大擺地來了,毫無覺察地走進了包圍圈。紅軍官兵立即開火,雙方激戰整整一夜。粟裕指揮連隊扼守要隘,把劉士毅部死死堵在伏擊圈內。這一仗,紅四軍殲滅劉士毅部兩個團大部,活捉團長以下官兵800多名。這是紅四軍離開井岡山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勝利。陳毅來給中央寫報告,稱大柏地戰鬥是「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 大柏地戰鬥勝利,紅軍改變了大庾失利造成的被動局面。實踐證明毛澤東、朱德軍事戰略的勝利,也證明粟裕關於走與打的辯證關係的認識符合實際。紅四軍乘勝進佔寧都縣城。在寧都戰鬥中,粟裕臀部受傷,被送到衛生隊治療。這是粟裕第二次負傷。 1929年3月12日,部隊進至閩西長汀四都鎮,接著圍殲駐在長汀的地方軍閥郭鳳鳴旅,全殲郭旅2000多人,旅長郭鳳鳴在距城10公里的長嶺寨被擊斃。紅軍乘勝佔領汀州。這是紅四軍佔領的第一個大城市。很快在這裡打開局面,接著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據地。 1929年4月蔣桂戰爭爆發。毛澤東、朱德抓住戰機,立即揮師江西,打通閩西與贛南的聯繫。閩西革命形勢迅速發展,5月23日紅軍進佔龍岩縣城。按照敵我力量對比,紅軍完全可以打下閩西另一個城市漳州,但毛澤東和朱德決定不打。這是為什麼呢?粟裕細細琢磨。原來漳州是福建地方軍閥張貞的後方基地,紅軍如果打漳州,張貞勢必會向蔣介石求救。蔣介石正好乘機派中央軍進入福建內地,這不利於紅軍在閩西發展和蘇區建設。毛澤東、朱德用兵著眼全域,深謀遠慮,給了粟裕許多啟示。 1929年6月22日,中共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在龍岩召開,粟裕參加了這次會議。會後毛澤東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住在永定附近一座叫天子洞的大山半山坡上養病。粟裕帶領三連擔負保衛毛澤東的重任。粟裕把全連分成兩部分,親自率領一部分跟隨毛澤東身邊,另一部分在住地附近活動,嚴密監視敵人。粟裕每次到毛澤東住地去看望,總是見到毛澤東在聚精會神寫東西。粟裕悄悄地走進去,停留一小會,看看沒有事,又悄悄地走出來,不敢去打攪。廣東軍閥陳維遠的部隊就在永定附近,始終未敢進山活動。 1929年9月上旬,紅四軍發展到7000多人。部隊又一次整編,粟裕由三連連長升任一縱隊二支隊黨代表,時年22歲。 1929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紅四軍由閩西進入廣東,開闢新的根據地。從井岡山開始,粟裕一直跟隨毛澤東轉戰,對毛澤東的戰略思想已有很深的認識。毛澤東從南方數省敵我力量對比出發,提出了「攻贛、防湘、不惹粵」的戰略方針。實踐證明這個戰略方針是正確的。中共中央進軍廣東的指示顯然和毛澤東的一貫主張不一致。但是中共中央的命令不能不執行,結果部隊遭受了很大挫折,中共中央不得不放棄打到廣東建立新的根據地的決定。 1929年11月初紅四軍撤回贛南、閩西,繼續發展,後來建立了以贛南、閩西為中心的中央蘇區,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兩個中央政權對立的局面,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粟裕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又從井岡山進軍贛南、閩西,短短兩年多一點時間,經歷3次大的戰略轉移,從戰士成長為紅軍的基層指揮員。他的職務決定他有時能直接聽到毛澤東和朱德的講話,從中認真學習,吸取營養,但更多的時候是從執行毛澤東、朱德的戰略決策和軍事指揮中學習。粟裕平時話不多,但愛思索、想問題、善總結,一次次的成功和失敗,都給他提供了學習的豐富材料。他從這些曲折中體會到成功或失敗,都與戰略出擊方向的選擇緊緊關聯在一起。 他在晚年撰寫戰爭回憶錄時說:「出擊方向的選擇是戰略問題。要對敵我形勢作正確的分析,要對具體地域的自然、地理、政治、經濟、軍事等諸種條件作綜合分析,尤其要注意選擇敵人統治比較薄弱的環節和注意利用敵人之間的矛盾,同時出擊時機的選擇也十分重要。」(《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89頁。)粟裕跟隨毛澤東、朱德學習選擇戰略發展方向問題,得益匪淺。 四、左傾領導一再指示主力紅軍奪取大城市。第二次打長沙,從實踐中接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1930年上半年,全國革命形勢發展很快。隨著「立三路線」在上海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占統治地位,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也影響了紅軍作戰指導。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粟裕隨紅軍部隊開始了新的行動,經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戰鬥歷程,受到新的鍛煉和考驗。 1月,粟裕與支隊長肖克率二支隊隨主力紅軍進軍贛南,2月下旬在吉水、吉安一帶參加消滅單獨進犯蘇區的唐雲山旅戰鬥。戰鬥中,一發迫擊炮彈打過來,在粟裕身邊爆炸。粟裕只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昏了過去。他在地上躺了一會,掙扎著站起來,可是說什麼也站立不穩。戰士們見他滿臉是血,急忙把他送到後方醫院,治療3個多月,6月初才傷癒歸隊。根據中央指示,紅四軍、紅六軍、紅十二軍整編組成紅一軍團,粟裕任紅十二軍五支隊支隊長。在以後的革命戰爭歲月中,工作一勞累,戰事一緊張,他就要犯頭痛病。解放以後醫生檢查,發現他頭骨裡有塊彈片。粟裕這時才想起是消滅唐雲山旅戰鬥頭部負傷時留下的。這塊彈片直到粟裕去世遺體火化,才從骨灰中取出來。 8月,中共中央指示主力紅軍攻取大城市。粟裕率部由贛南向湖南進軍。紅軍官兵個個滿懷革命激情,鬥志高昂,一夜急行軍35公里,直奔文家市。河水阻隔,大家顧不得找船擺渡,奮勇游水過去。20日拂曉,紅軍猶如神兵天降出現在敵人面前,不到1個小時,裝備精良的敵戴鬥垣旅就被消滅了,旅長戴鬥垣被打死,俘敵1闐0多人。也許是急行軍出了一身汗,接著游泳過河著了涼,粟裕當天晚上就發起高燒,也沒有什麼藥吃,憑著年輕壯實,抵抗力強,蒙頭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好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