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


  在朱德、毛澤東領導下,粟裕帶領連隊積極參加建設和保衛根據地的鬥爭。湘南起義以後,部隊打下一個地方,奪取了政權,也要做群眾工作。粟裕把兩種做法進行對比,仔細思考:湘南起義以後做群眾工作,重點是擴大紅軍,較多從軍事上著眼。上井岡山後,武裝鬥爭和根據地建設兩件事緊密結合在一起了。粟裕覺得井岡山的做法高明得多了。毛澤東規定所有部隊都要做社會調查。粟裕帶領連隊完成一天的訓練任務後,就按照軍部發給的社會調查表要求,認真進行調查:駐地的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各有多少,各占多大比例,各階層分別佔有多少土地及所占土地的比例,群眾鬥爭情況,當地工價、物價,地方農產品、土特產品生產情況,地形特點,河流寬窄、深淺及流速、流量、流向,粟裕對每一項都瞭解得很細,除了把調查情況寫成報告上報外,還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把調查的過程變成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階級鬥爭的很好途徑。

  每到一個新區,粟裕都積極參加建立中共地方黨和政權的工作。他總是先物色對象,然後有目的地讓他送情報,經過幾次考驗,任務完成得都很好,就作為建黨建政骨幹,地方黨組織和政權很快建立起來了。毛澤東常說:人不能老走著,老站著,也得有坐下來的時候,坐下來就靠屁股,根據地就是紅軍的屁股。毛澤東用幽默、形象、通俗的語言和比喻,說明了中國革命富有創造性的一個偉大思想。毛澤東把武裝鬥爭同根據地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的領導方法,概括成好懂好記的兩句話:「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打擊敵人」,保證部隊參加根據地建設工作制度化,對糾正單純軍事觀點起了重大作用。耳提面命,粟裕在井岡山經常直接聆聽毛澤東講革命道理,結合實際體會,認識不斷提高。

  1928年夏天,井岡山根據地紅軍遭受了「八月失敗」,這件事從反面教育粟裕,進一步認識到毛澤東提出的根據地思想的重要意義。

  紅軍初創時期流寇思想、鄉土觀念、極端民主化比較嚴重,一些人不願意在農村做艱苦細緻的群眾工作,認為老在山溝裡哪能打天下。還有人覺得老住在一個地方,土豪打完了,沒有豬肉、雞子那些好東西吃了,總想打到外面去、打到城鎮去。這種錯誤思想很容易接受黨內左傾盲動主義的影響。中共湖南省委派杜修經來井岡山,趁毛澤東不在的時候,把紅四軍主力二十八團、二十九團都拉到湘南去了。第一仗就是打郴州。戰鬥開始還順利,打下了郴州縣城,繳獲頗豐。黃昏敵人反攻了。

  紅軍一梯隊和二梯隊相繼垮下來,只好退出郴州,繳獲的兩房子槍支彈藥全丟掉了。粟裕那時在二十八團三連任連長,奉命掩護部隊撤退,經資興,轉戰到了桂東。由湘南暴動的農民武裝發展建立起來的二十九團鄉土觀念更重,戰鬥一失利部隊就散了夥,戰士們都往老家跑。這就是軍史上說的「八月失敗」。毛澤東聞訊,帶了1個營到桂東來接二十八團,並且交代留在井岡山的三十一團,見面不准講二十八團的缺點和失誤。二十八團受挫後情緒低落,粟裕聽說毛委員親自來接大家,心情非常激動。兩支部隊見面,戰友重逢,倍感親密,有的同志說這是第二次會師。

  在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去湘南的時候,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乘機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了「會剿」,出動4個團佔領了甯岡的茅坪,向黃洋界。肖口進攻。守山的紅軍只有1個營,他們運用毛委員的戰略戰術,利用黃洋界有利地形迷惑敵人,打擊敵人,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勝利,井岡山根據地轉危為安。紅軍戰士套用京劇《空城計》的唱腔,編了一段唱詞,叫《空山計》,歌頌黃洋界保衛戰勝利,很快在紅軍中傳唱開了。1978年春天,粟裕重訪井岡山登黃洋界,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當年唱熟的《空山計》:

  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
  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
  我舉目抬頭來觀看,
  原來是湘贛發來的兵。
  只因我農民鬥爭少經驗,
  三十一團分了兵,
  二十八團又離開了永新。
  你連占我甯岡茅坪多僥倖,
  貪而無厭又來奪我的五井。
  你既來就該把山進,
  為何在山下紮大營?
  你莫要左思右想心不定,
  我這裡內無埋伏外無援兵。
  你上得山來我別無敬,
  我準備了紅米南瓜,南瓜紅米,
  犒賞你的眾三軍。
  你來,來,來!
  我毛澤東在黃洋界上把駕等,
  等候你到此談談心。

  1928年10月上旬,湘贛邊界共產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離茅坪鎮幾裡地的步雲山召開。會議針對「八月失敗」造成的損失,既批判了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又批駁了一味主張分兵,東流西走,走州過府,不要根據地的流寇主義。毛澤東在茅坪八角樓寫下的那篇著名文章《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就是為這次黨代表大會寫的決議案的一部分。粟裕參加了這次會議,受到很大教育。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把毛澤東的根據地建設思想概括為兩句話:打仗是為了建設根據地,建設根據地是為了給打更大的勝仗創造條件。

  1929年12月底,中共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的古田村召開,即著名的「古田會議」。粟裕參加了會議。對於粟裕來說,參加這次會議,是對毛澤東建軍思想的一次系統學習,也是對紅四軍中共黨內存在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的一次系統清理。會議制定了人民軍隊建設的一系列方針、原則、制度,粟裕打心眼裡擁護,在以後幾十年的軍隊工作中,不管客觀條件如何變化,按照「古田會議」決議精神建設部隊,始終是粟裕嚴格遵循的最高原則。

  三、進軍贛南、閩西。在新的作戰中學習戰略決策和指揮。

  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群眾基礎較好,反動統治力量薄弱。但井岡山地區經濟落後,範圍狹小,缺少回旋餘地。它西有湘江,東是贛江,都是流急水深,不能徒涉,限制了紅軍的行動;向北是九江、南昌、武漢、岳陽等大中城市,向南是國民黨軍力強大的廣東。從戰略和發展觀點看,以井岡山作為紅軍的一個後方是可以的,但作為大發展的基地不夠理想。從政治、經濟、軍事、地理和群眾基礎種種條件分析,緊相毗鄰的贛南、閩西,可以在30多個縣開展工農武裝割據,有條件發展成為大塊根據地。1928年12月,彭德懷、黃公略率領平江起義的紅五軍主力上了井岡山。蔣介石集中湘、贛兩省6個旅約3萬兵力,對井岡山發動以前未曾有過的聯合「會剿」。

  1929年1月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前委、紅四軍軍委、紅五軍軍委、湘贛邊界特委及邊界各縣中共黨組織負責人聯席會1父,作出了紅四軍向贛南出擊,紅五軍留守井岡山的決定。10天以後的1月14日,粟裕跟隨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主力自離井岡山,出崇義,戰大庾,折南雄,過三南(全南、定南、龍南),經瑞金,血戰大柏地,攻佔寧都城,一路征戰,歷時3個月。對紅軍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的長距離戰略轉移。粟裕親身參加了這段歷程,從戰略的高度認識這種轉移,認為它既是退卻,又是特殊形式的進攻,即從一個方向和區域向另一個更有利的方向和區域去求得發展。粟裕就是這樣不斷在實踐中學習、思考,加深對毛澤東、朱德的戰略思想和用兵之道的理解。

  四軍下井岡山第一個目的地是大庾,在大庾城東北與贛軍3個團激戰失利,二十八團黨代表何挺穎身負重傷,不幸犧牲。何挺穎是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的優秀政治工作領導幹部,深受粟裕和官兵愛戴。粟裕聽說何黨代表犧牲,十分悲痛。

  紅軍沿粵贛邊界轉戰。蔣介石前堵後截,窮追不放。紅軍連戰失利,陷入被動。1月底的一天淩晨,紅軍突然遭到贛軍劉士毅部襲擊。粟裕所在的二十八團擔任後衛。二十八團團長林彪卻拉起隊伍就走,把毛澤東、朱德和軍直機關都拋在後面。紅四軍領導機關身邊只剩下1個後衛營掩護,情況危急。後來,毛澤東帶著機關幹部沖出來了,朱德等卻被打散了。粟裕帶著連隊來到一個叫聖公堂的地方休息,聽說軍長失散了,急得就像天塌似的。戰士們個個心中懸著一塊石頭,為軍長的安危擔心,都打不起精神。二十八團是參加南昌起義的老部隊,粟裕擔任過起義總指揮部的警衛班長,行軍作戰,朱德總是和二十八團在一起,對粟裕很器重。粟裕和戰士們也都敬重、熱愛朱軍長。下午4點多鐘,朱德脫險回來了。粟裕和官兵們看到軍長安然無恙,非常高興,士氣頓時高漲起來了。不幸的是朱軍長的愛人伍若蘭被敵人抓去了,後來慘遭殺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