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第三章 井岡山和中央蘇區時期 一、跟著毛澤東、朱德學打仗,學到了指揮作戰的精髓。 在戰爭年代,粟裕沒有機會進學校學習軍事,他的成長道路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從1928年4月上井岡山開始,到參加中央蘇區的創建和反「圍剿」鬥爭,粟裕一直跟著毛澤東、朱德轉戰,身在軍隊最基層和戰鬥第一線,學軍事的注意力卻放在高層次戰略決策和戰法問題,在實戰中學到了毛澤東、朱德指揮戰爭的精髓,從紅軍的一名基層幹部,成長為高級指揮員。50多年後粟裕回憶這段歷程,深有體會地說:「我跟隨毛澤東、朱德同志學習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體會,是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律,克敵制勝的辦法必須依據敵找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戰爭內在規律去尋找。我學到的這條道理,使我終身受益。」(《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74—75頁。) 南昌起義部隊向廣東進軍,沿途同國民黨軍隊打的都是正規戰,兩軍對陣,正面交鋒,誰把誰打垮就是勝利。後來,起義部隊幾經消耗,只有幾百人了,不能再按老辦法打了。朱德、陳毅決定把部隊帶上山打遊擊,在湘、粵,贛三省交界的崇義縣西邊一帶活動個把月,上上下下都覺得這樣搞有出路。根據形勢變化,戰略戰術要從打正規戰轉變為打遊擊戰的認識,就這樣在實踐中產生出來了。湘南起義以後,朱德、陳毅運用打遊擊性運動戰的新戰法,創造了以1個團的兵力打敗許克祥5個團的以少勝多的範例。粟裕細細體察這段親身經歷,從失敗和勝利正反兩個方面學習軍事戰略轉變的道理。 南昌起義餘部上井岡山和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新成立的紅四軍和敵人周旋所採取的戰爭形式,初期以遊擊戰為主,也有比較初級的運動戰,後期則是遊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紅軍的軍事訓練不同于國民革命軍,完全從實戰出發,適應新的戰略戰術要求,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部隊活動和作戰區域都是大山,平時特別重視爬山訓練,提高官兵山區作戰機動能力。粟裕在連隊當指揮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集合部隊爬山,不管山多高,粟裕帶領大家一個衝刺到了山頂,休息幾分鐘又快步沖下山來,完成任務再吃早飯。夜戰訓練也是重點課目。有的戰士頭腦裡殘留不少迷信思想,夜晚在荒山墳地摸爬滾打,怕碰上「鬼」。 粟裕給他們講科學知識,以科學破除迷信,夜晚和大家一起操練,消除戰士的顧慮,把連隊錘煉成「夜老虎」。部隊彈藥奇缺,1支槍一般只有3發子彈。這3發子彈怎樣使用,粟裕專門作了規定:衝鋒前打一兩發,打的是排槍,造成聲勢,壓倒敵人。接著大家端著槍勇敢地往前沖,節省子彈,不准打槍。第三發留在追擊時用。平時訓練,誰都捨不得打實彈。因此,粟裕特別重視射擊訓練,每天組織全連苦練單手無依託舉槍瞄準,許多人練出了好槍法。粟裕在二十四師教導隊時練過手勁、臂力,現在練得更強壯了,單手舉槍瞄準,可以堅持20分鐘,瞄準和射擊精度很高,在部隊很有點名氣。 上井岡山不久,毛澤東、朱德就總結提出了遊擊戰爭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16個字聽得明,記得牢,包含的道理弄得清,粟裕把它作為學習軍事指揮的好教材,熟記在心,結合戰例細細體會,舉一反三運用。 朱德用兵靈活機動,對付不同的敵人,採用不同的戰法。粟裕在朱德直接指揮下作戰,連連取勝。打殲滅戰是紅軍作戰的基本方針,戰略戰術的運用常以殲滅敵人為作戰目的和獲勝標準。對付戰鬥力不強、一打就垮的敵人,朱德常常採取窮追猛打的戰法;對付戰鬥力較強的敵人,則運用迂回包圍戰術。井岡山第二次反「進剿」作戰,粟裕跟隨朱德向江西遂川一帶運動,突然遇到了江西國民黨軍第三十一軍一部。該部是地方部隊,戰鬥力不強,和紅軍剛一接觸就慌忙後撤。朱德立即命令追擊,一面領著部隊跑步猛追,一面不停地督促大家:「快追,快追!」粟裕帶領全連跟著朱德軍長連續追了35公里。粟裕和紅軍戰士天天練爬山,體力強,耐力好,追得敵人一個個氣喘吁吁,潰不成軍,結果俘敵營長以下官兵300多人,繳槍250多支。粟裕把這種迅猛追擊總結為殲滅敵人的一種戰術。 1928年6月,粟裕運用毛澤東、朱德講授的戰法,在七溪嶺打了一個漂亮仗,展示了這位年輕軍官的勇氣、膽識和指揮才能。那時,蔣介石國民黨抽調湘、贛兩省各5個團的兵力,分兩路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進剿」。湘敵吳尚部5個團由茶陵向寧岡推進,贛敵楊池生、楊如軒部5個團由吉安向永新推進。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對戰鬥力較強的湘敵採取守勢,集中兵力打戰鬥力較弱的贛敵。紅軍主動撤出江西永新縣城,退到根據地中心地區寧岡,把主力集中在敵人進攻的必經之路新、老七溪嶺,控制要衝,尋機殲敵。粟裕那時在二十八團當連長。朱德命令粟裕控制老七溪嶺。粟裕率領全連迂回趕到時,贛敵右路先頭部隊已搶先佔領了老七溪嶺制高點。粟裕組織部隊多次攻擊,從早上打到中午,都沒有成功。 經過半天激戰,雙方都很疲勞了,槍聲一停,敵人一個個躺下休息。粟裕卻成竹在胸,他抓住時機,不怕疲勞,連續作戰,趁敵人午後疲憊鬆懈時隱蔽接敵,突然發起攻擊,出其不意,突破了敵人防禦陣地。七溪嶺山巒重疊,地形險要。粟裕沖在最前面,迅速沖上了制高點。他回頭一看,發現只跟上來9個人,連隊其他人還在後面。粟裕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怎麼辦?退下去,等於又一次攻擊失敗;沖過去,敵眾我寡,力量懸殊,危險性很大。狹路相逢勇者勝。粟裕沒有猶豫,當機立斷,把9個人分成兩組,6人控制制高點,接應後續部隊,自帶3名戰士,越過山頂,猛追逃敵。翻過山坳,粟裕發現有百餘名敵人蝟集在一起,立即沖上去,大聲喊道:「放下槍,你們被俘虜了!」留在制高點的司號員十分機靈,在山頂吹起了衝鋒號,旗手又不停地揮動手中的紅旗。 敵人一時懵了,不知道紅軍上來了多少人馬,後面還有多少人馬,嚇得乖乖地繳槍投降。粟裕命令俘虜把槍機卸下,背著槍下山,4人押了上百名俘虜。敵人完全被粟裕和紅軍戰士的大無畏氣概鎮住了,沒有一人敢亂說亂動。粟裕的精彩指揮,迅速在紅軍中傳開,被譽為「青年戰術家」。在朱德指揮下,這次戰鬥取得了殲敵1個團、擊潰2個團的重大勝利。紅軍趁勝追擊,一直追到永新,重新佔領永新縣城。紅軍官兵中很快流傳開了兩句順口溜:「不費紅軍三分力,打敗江西兩隻『羊』(指楊池生、楊如軒)。」 這次戰鬥勝利,粟裕進一步深刻體會到了毛澤東、朱德堅持井岡山鬥爭所採取的戰略和作戰方針的正確:對湖南採取守勢,因為湖南的敵人是地方軍,有一定戰鬥力;對廣東不主動惹它,因為廣東的敵人是正規軍,戰鬥力較強;對江西則採取攻勢,因為江西的敵人是從雲南開來的,既水土不服,又不願為江西的軍閥老財賣命,士氣低落。粟裕把這種戰略、戰法概括為「打弱不打強」。在兵力使用上,毛澤東、朱德很注意發揮各支部隊的特長:戰鬥力較強的團用在打迂回、打進攻,戰鬥力中等的團用在協助正面攻擊,戰鬥力較弱的團用在牽制和騷擾敵人。同時還注意針對敵人弱點作戰。從雲南來到江西的楊池生、楊如軒部,官兵大都抽鴉片,剛過足煙癮時部隊很有一些戰鬥力,可以打幾個衝鋒,往後就不行了。摸准了這個特點,毛澤東、朱德便命令紅軍先和敵人「熬」,「熬」得他們煙癮發作,又流鼻涕又流眼淚,哈欠不斷,一點精神也提不起來,這時紅軍一個衝鋒,就把他們衝垮了。粟裕在實戰中學習,在實戰中體會,學戰略、學戰法,提高實戰本領,一點一滴地增長軍事才幹。 二、紅軍基層部隊的黨代表。 毛澤東的建軍主張和根據地建設思想在他心中紮下了根。 朱德、毛澤東分別領導的兩支紅軍部隊井岡山會師以後,建設一支什麼樣的軍隊這個重大課題,擺到了毛澤東和朱德面前。這兩位無產階級革命家以極大的精力,親自領導了軍隊的全面建設和改造:在紅軍中肅清舊軍隊習氣的殘餘,與舊軍隊的舊制度、舊思想、舊作風、舊習慣徹底決裂,把貧苦農民、知識青年、舊軍人改造成無產階級的革命軍人,按照無產階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建設一支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人民軍隊。井岡山鬥爭時期的粟裕還是一名基層幹部,他經歷了軍隊建設和改造的各個重要階段,又愛思考問題,對毛澤東的主張和建軍思想體會很深,得益很大。後來他獨當一面領導革命和戰爭中,對軍隊和根據地建設所採取的一些基本原則和做法,從指導思想到具體實踐,都可以從他在井岡山戰爭時期跟著毛澤東、朱德學習找到源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