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另一位領導人就是陳毅。粟裕原不認識陳毅,也不瞭解陳毅。在轉移的路上,聽人講起陳毅的一些情況,特別是親眼看到了陳毅的所作所為,對陳毅由不瞭解到逐步瞭解,進而由衷地欽佩。那時政工幹部在部隊是不被人重視的。南昌起義時陳毅是武漢軍政分校共產黨的負責人,8月2日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從武昌乘船急赴南昌。他排除各種險阻來到南昌時,起義軍已於前一天全部撤走了。陳毅日夜兼程向南追趕,終於在江西宜黃地區趕上隊伍。前委書記周恩來分配他到號稱「鐵軍」的第七十三團當指導員,笑著說:「派你幹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陳毅爽朗地回答:「什麼小不小哩!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只要拿武器我就幹。」潮汕失敗以後,許多原來握實權的人都離隊走了,在師、團級政工幹部中陳毅沒有走。他挺身而出協助朱德帶好隊伍,痛斥動搖逃跑分子的可恥,贏得了官兵的尊敬和信任,在部隊中建立起了威信,成為粟裕敬重的領導人。

  1927年10月下旬,在江西信豐城西10多公里的一個山坳中,朱德親自主持召開了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全體軍人大會。粟裕參加了這次大會,聆聽朱德濃重四川口音的講話。朱德首先當眾宣佈,今後這支部隊就由他和陳毅來領導,接著大義凜然地說:「願意繼續革命的跟我走,不願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並且懇切地說服一些思想不太堅定的人「無論如何不要走」。朱德軍長拿俄國革命打比喻,說明革命勝利道路的曲折性,講得通俗、深刻,在粟裕腦海裡留下很深烙印。

  朱德說:「1905年的俄國革命失敗了,留下來的『渣渣』就是十月革命的骨幹。我們這一次就等於俄國的1905年革命,我們只要留得一點人,在將來的革命中間就要起很大的作用。過去那個搞法不行,我們現在『伸伸展展』來搞一下。」朱德還卓有預見地指出,軍閥之間的戰爭一定要爆發。他說:「軍閥不爭地盤是不可能的,要爭地盤就要打仗,現在新軍閥也不可能不打。他們一打,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發展了。」(《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42頁。)

  作為政治工作領導人,另一個四川人陳毅的講話富有鼓動性,他誠摯地開導大家說:「南昌起義是失敗了,南昌起義的失敗不等於中國革命的失敗。中國革命還是要成功的。我們大家要經得起失敗局面的考驗,在勝利發展的情況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敗退卻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難得多了。只有經過失敗考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做經得起失敗的英雄。」(《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42—43頁。)

  粟裕聽著朱德、陳毅分析入理的講話,更堅定了在失敗面前百折不撓的鬥志。在以後的革命鬥爭歷程中,粟裕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都能堅強挺立,昂首闊步前進,最終奪取勝利,堪稱經得起失敗考驗的真正英雄。

  10月底,部隊從信豐來到贛粵邊境的大庾山區。正如朱德早些日子所料,這時國民黨新軍閥各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繼寧漢戰爭之後,又爆發了幾場混戰。他們各自忙於互相爭奪,不得不放鬆了對起義軍的追擊。朱德和陳毅抓住這個時機,對部隊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整頓,這就是著名的「大庾整編」。粟裕自始至終參加了整編。

  這次整編的重點是加強共產黨對部隊的領導。首先由陳毅主持整頓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重新登記了党、團員,調整了黨、團組織,成立了共產黨支部。此時部隊有共產黨員五六十人,約占部隊總人數的十分之一。陳毅把他們分配到各個連隊去,加強了黨在基層的工作。在此同時,對部隊進行了統一整編,共組成9個連隊,其中7個步兵連,1個迫擊炮連,1個重機槍連。粟裕從班長直接被提升擔任步兵第五連指導員,連長耿凱是朱德領導的軍官教育團學生,後來犧牲了。為了縮小目標,便於隱蔽,部隊使用「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番號,朱德任司令,對外化名王楷(由朱德的號玉階演化而來),指導員陳毅,參謀長王爾琢。經過「大庾整編」,部隊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氣氛漸漸活躍起來了,官兵再也不是愁眉苦臉,精神面貌大為改觀。部隊轉戰贛南山區時離隊和走散的一些人,這時也陸續返回部隊。部隊總人數雖然只有饒平出發時的三分之一,約七八百人,但都是大浪淘沙保存下來的精華,是不滅的革命火種。

  11月上旬,朱德、陳毅率部離開大庾縣境,來到湘、粵、贛三省交界的崇義縣以西的上堡、文英、古亭地區。這裡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高漲,群眾基礎較好,又是一片連綿不斷的大山。朱德、陳毅決定部隊進入山區,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起義部隊首先打跑了占山為王、作惡多端的土匪,收繳了地主的武器,接著整頓原來的關卡,徵收了一點稅金,解決部隊的給養。幹部戰士每天的任務除了出操上課進行政治、軍事訓練外,就是分散幫助農民生產勞動,向群眾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宣傳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的道理。起義部隊在這裡活動了大約20天,粟裕和戰士們受到的教育很深。過去大家只知道打仗,現在也做群眾工作了,開始懂得要把武裝鬥爭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雖然這還是初步的嘗試,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意義重大。

  12月上旬,部隊轉移到粵北仁化,得知中共中央決定舉行廣州起義。就在這時,中共中央來信指示朱德、陳毅,率部於12月15日趕到廣州,參加起義。部隊日夜兼程南下,剛到韶關城郊傳來了廣州起義失敗的消息,於是部隊轉移到了韶關西南郊的西河壩,住在一座天主教堂裡。官兵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很深,每天集合都要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的口號。不久部隊轉移到韶關西北30公里的集鎮犁鋪頭。粟裕和起義軍官兵白天休養生息和練兵,晚上以連、排為單位分散到農村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並且開始了打土豪。

  這一時期,粟裕跟著朱德、陳毅轉戰,探索和尋找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的道路。朱德、陳毅領導部隊逐步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從正規戰到遊擊戰的重大戰略轉變,嘗試了把武裝鬥爭同農民運動結合。朱德還從當時實際情況出發,正確運用革命策略,利用敵人陣營內部矛盾,同他早年在雲南講武堂的同班同學滇軍將領范石生實行短暫的「合作」,從而解決了起義部隊彈藥、冬衣、被服等供給困難。平時好學不倦的粟裕從中受到很大教育,增長了見識,學到了適時轉變鬥爭策略、鬥爭形式,發動和依靠群眾,以及從大局著眼思考和決策的本領。

  1928年初,廣東軍閥張發奎命令范石生繳起義部隊的械。范石生立即把這個消息秘密告訴朱德。朱德、陳毅連夜率部離開犁鋪頭,西渡武水,向湖南開進。1月22日,正是農曆年關的前一天,在中共湘南特委協助下,朱德、陳毅帶領這支打著國民黨軍隊旗號的部隊,利用早就參加革命但未暴露身份的宜章大地主的兒子胡少海的名義,兵不血刃地佔領宜章縣城。縣政府門前的國民黨青天白日旗被扯了下來,縣政府官員和豪紳地主被抓了起來,起義部隊還解除了縣衙門內外反動團隊的武裝,標誌工農革命的紅旗高高升起。部隊正式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紅色軍旗,建立工農革命政權,工會、農會、婦女會、學生會、兒童團等群眾組織也先後成立,響亮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廣大群眾踴躍參軍。粟裕和戰士們撕掉軍帽上的國民黨帽徽,每人在脖子上系一條紅帶子作標記。粟裕幾次率一個班出去執行任務,回來時後面跟著一長列要求參軍的青壯年。不到半個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湘南創造了一片大好形勢。

  早在1927年10月南昌起義軍抵達信豐時,贛南特委派來接頭的人,就第一次對他們說了毛委員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開始上井岡山的消息。以後,朱、毛分別率領的起義軍,都千方百計主動做了不少聯繫工作。1928年2月,湘南大好形勢遭到左傾盲動主義領導的嚴重損害。各派系軍閥又互相勾結,集中7個師的兵力「協剿」起義軍。為了保存革命力量,4月上旬,朱德、陳毅果斷決定撤出湘南,向井岡山地區轉移。毛澤東親率井岡山工農革命軍趕來迎接,並掩護湘南部隊順利到達礱市。

  4月24日前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了。清澈的龍江穿過群山環抱的寧岡礱市,江畔屹立著一座古老建築——龍江書院,兩位偉人——毛澤東和朱德,還有陳毅,在這裡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見,共同決定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軍黨代表和軍委書記。5月4日,在礱市龍江河灘召開了會師慶祝大會,南昌起義部隊和秋收起義部隊分坐在會場左、右兩邊,全軍共有6000多人。就在這次大會上,正式宣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粟裕被委任為二十八團五連中共黨代表。自從潮汕失敗以後,南昌起義部隊沒有過過一天安穩日子,現在上了井岡山,粟裕感到革命總算有個「立足點」了。粟裕軍事生涯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