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歲月隨想 | 上頁 下頁
九三


  答:我認為,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應該易位思考,也就是互換一下位置。儘管我是節目主持人,但是,在大量的節目當中,我主持的節目所占比例畢竟有限。所以了大部分時間裡,我仍然是在欣賞、品味、品評電視節目,我更多的仍然是一個觀眾。因為我像許多觀眾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電視機前,(用「消磨」來形容,是因為我的一部分時間是這麼度過的。當然,我又是一個專業人員,因此,我不管看哪個頻道,看哪個種類的節目,總還是開機有益。不論是從中學習、借鑒,或者引起一些思考,甚至引起我的警覺,對我的業務都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電視觀眾比較熟悉。那麼,我想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喜歡什麼樣的主持人呢?首先,喜歡那種本色的、沒有經過「化妝」的主持人。當然不是指面部化妝,或是著裝。而是說無論是在性格上,還是在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上,和他自己的理解及掌握知識的程度上,我不希望他有一種誇張,或者矯揉造作的感覺。我希望他是真實的人,哪怕他水平低。另外,作為觀眾心理,我也希望一個主持人出現以後,看著很順眼,給人一種美感,至少從感觀上給我這一印象。這種美感不單是指英俊和美貌,而是由真摯和善良產生的美感。我過去有個座右銘,即「寧醜勿媚」。這個「醜」不是指生理缺陷,或是面部表情兇惡。這種醜,是一種稚拙、純樸。還有一副對聯我很喜歡,那就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學識是不能裝腔作勢的。當然,觀眾不能要求每一位主持人都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能掌握的知識更是有限的。但是,主持人應該努力地去不斷地拓寬知識面,對一些事物不但並不可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有時不懂的事,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切忌本來就是半生不熟的東西,自己非要裝出很懂的樣子。我們在主持節目時,應該儘量少說廢話,減少裝飾性詞匯,降低誇張,充分利用有效時間,給觀眾知識上更多的信息和文化上的啟示。節目從整體上必須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欣賞性,其中知識性占第一位。我希望我們的主持人是很有中國文化底蘊的人,當然,對世界文化也應該有一定的瞭解。主持人講的應是具有文化和知識的語言,而不是一種庸俗、誇張、扭曲、甚至一種變態的東西。切忌去嘲諷知識,嘲弄知識,看不起自己的傳統文化,或者鄙薄那些鑽研知識的人,用一些雲山霧罩、痞氣的語言習慣出現在觀眾面前,觀眾不能允許一個沒有文化的人長期為他們服務。

  對於主持專欄節目的人來說,要求更高。主持專欄的應該是專家。比如主持影評,他應該能寫出很多有獨到見解的影評文章,而且他的同行都認為他是國內的專家,不管同意不同意他的觀點,因為百家爭鳴,讓別人都同意你的觀點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證明你是這裡的一員,是圈裡人。我再舉一個很簡單、我自身的例子吧。我解說了14年《動物世界》,現在我主持《人與自然》,我可以說我是這個行業的內行,因為14年我學到的東西很多,圈內人認可我是這個行業的半個專家,所以東北林業大學聘我當兼職教授。最近環境科學協會聘我當理事,再最近推薦我到世界上去拿環境保護的一個獎,現在我只是候選人,不一定入選,因為有各國的精英。我在「人與自然」這個行列,對環境的瞭解,對自然的瞭解,可以和教授對話,並有我自己的觀點。上次搞「地球日」的時候,美國來了幾位專家,包括環境局的幾個專家在內,我發了言下來,他們沒有反對我的觀點,還基本由衰地認為我的觀點是新穎的。因此,我主持這個節目就有一定的把握。

  那麼,我是怎樣從外行向內行轉變的呢?沒有什麼捷徑,唯一的就是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知識這東西,你愛好了以後,零碎的會變成系統的,就像一個業餘的京戲愛好者,他今天唱這麼一段,明兒唱那麼一段,他就會知道四大名旦,八大名須,他就是一點一滴地知道的。一個養鴿子的人,他對鴿子的起源,世界上哪國的鴿子先進,他只要人了「迷」,他絕對就是這個裡頭的內行,你說他怎麼學的呢?這很難說他怎麼學的,他就會了。我們再舉個例子,英達在生物學的知識上真是夠一個專家的水準,因為他小時候喜歡畫畫,到動物園裡畫老虎。然後他就看了老虎牌子上的拉丁文,他從那兒學拉丁文,然後他挨著個學,他那時候小,就都記住了。現在他能給《動物世界》勘誤,說這是錯的,這張照片錯了,這個名稱不對了,這完全是內行的水準,只是不從事這項工作,我們請他當過嘉賓。

  問:根據你的觀點,那為什麼不能把競爭機制更擴大,向全社會招聘學有所成的專家型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呢?

  答:這不是應該我回答的問題。一個人回答什麼問題,應該有個範圍和分寸,我不能站在總領全域的角度何你解答這樣的問題。但作為一名主持人,不是不可以試著回答。據我所知,我們電視系統,無論從領導到編導,無論從一個台的全面考慮到一個節目組的個別招聘,都一直是沿著你提問的這個方向思考或實踐的,僅中央電視臺,我知道已經公開招聘過幾次。不過,專家型的「意中人」還沒有發現。

  專家型的主持人,包括兩方面缺一不可的內涵,一是專家,二是主持人。僅僅是某一學科的專門家,缺少主持功力與素質,那不成其為專家型主持人。而主持人,對所主持門類的學識不具有專家水準,也不能成其為專家型主持人。這裡,就有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專家向主持人努力,一是主持人向專家方向進取。以我之見,從目前來說,第二種取向較為現實、可行。因為如果今年已經是40多歲的人,那麼他從20多歲開始從事一個行業。如今應該已經很成熟了,應該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了。他就會如醉如癡地把他的生命獻給自己的事業,他就不可能拋棄他的本專業。那些在本專業40多歲還沒做出成績又想轉行的人,也不見得能勝任播音員和主持人工作。如果我現在是個物理學家,幾乎能得諾貝爾獎,我現在就會每天在實驗室裡,忽然間我把它扔下,到電視臺去當個新聞播音員,只有瘋子才會這樣考慮。(像馮鞏、牛群不也常當主持人?)這是臨近職業的客串,根本不影響原來的專業。一個物理學家,45歲的教授,忽然到電視臺去當主持人,怎麼可能呢?你怎麼能要求人家這樣做?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還有第二個觀點。

  有人認為,40歲以上的人可能目前社會上藏龍臥虎,來了就能主持好節目,那是把主持人這項工作看得太簡單了。這是不對的,他沒有認識到主持人這個專業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是一門需要從年輕時起就打下基礎的職業。就像春節晚會,總說向社會招聘導演人才、製作人才,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外行的提法,怎麼可能呢?本要說別人,就是謝晉想幹他也幹不了,你能把電視臺十幾台機器一下子調動起來嗎?儘管在別的領域你曾很出色,但不可能對一個未從事過的工作,哪怕是相鄰專業,一接手就能勝任。即使勝任,離成功還遠,即使成功,也不意味著出類拔蘋。因為一個從未接觸過綜藝晚會的導演,怎麼能認定他的想法符合電視的創作規律呢?輕易地承諾向社會各階層下拘一格招聘總導演,就是沒有把這個職業看得很聖,很崇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