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歲月隨想 | 上頁 下頁 |
九二 |
|
※答記者二 問:很多人都認為,電視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是吃「青春飯」的,你怎麼看,你是否感到壓力來自這裡? 答:其實,你忽略了一點,按照這個提法,我也曾是吃「青春」飯的一員,我參加工作時,只有18歲。如今,在全國各電視臺都不可能找一個剛滿18歲的播音員,頂起新聞、文藝、專題等各類節目的播出,也不會把這樣一個大孩子當成骨幹使用。 現今,縱觀從中央電視臺到各級電視臺的播音員與主持人,他們開始從業的年齡,比我當年大了五六歲。他們跟我今天的狀況相比,太年輕了,但跟我當時的年歲相比,又大了好多。這說明,經過這麼一個歷史階段,我們的隊伍的起點不是更稚嫩,而是更成熟了。 說起吃「青春」飯,我想這個看法與問題的提出。針對電視播音員和主持人這門藝術來講,是不準確的。幸好,我們的隊伍本身並不這樣認為。因為就我從中央電視臺和各地接觸的情況來看,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年齡當作成功的資本,大家都希望趁著年輕,努力進取,將來做一名成熟的、有影響、有威望、受觀眾信賴的從業人員。 從客觀情況來看,我們國家這十多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百業興旺,電視事業更能體現這一點。各項事業在大發展的時期,第一問題就是需要相當多的人從事各項工作。人員的擴充,首當其衝,挑選的就是年輕人。因此,一大批年輕人走上了電視播音與主持人崗位。這是一件好事,是事業興旺發達的標誌,但不應該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年輕才是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唯一條件。 也毋庸諱言,可能會有一些人由於種種原因離開這個崗位,又會有一些年輕人補充這支隊伍。但離開這個崗位的人,並不因為不再年輕,很可能是在竟爭中另謀出路,有競爭,就會有淘汰,有篩選。但也會有很多人,堅守在這個崗位上,而且日益得心應手地工作,成為行家裡手。這支隊伍必然會形成老、中、青搭配,各展風采的格局。 現在各地的電視從業人員老資格的不多,那是因為當初沒這麼大的基數,中央電視臺最早也只有三名播音員。我記得當時還經常有一個人下鄉去搞「四清」、社會調查,實際只有兩個人工作。那時,我們拳打腳踢什麼都幹,什麼少兒節目、體育節目、科技節目、新聞節目、文化節目及現場解說、實況轉播,也就是演播方面的十八般武藝都要掌握。這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使得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適應多種節目,瞭解多種門類,以及有機會在多種領域進行實踐、探索。由於努力,我們沒有被淘汰,沈力退休仍不時主持節目,我也還正在工作,而且也還幹得過得去。 當然,如果說我沒有壓力這是假話,但我的壓力並不來自我日益年老,而主要來自在當前的新形勢面前,我深感自己學識、技能的不足,這未免使我有「少壯欠努力,老大徒傷悲」之感。所說欠努力比不努力強一點,但「書到用時方恨少」,我不能更得心應手地主持好節目,完全歸咎于年輕時沒能更自覺地苦心讀書,認真積累。老雖老矣,但我不會放棄努力,古人雲:「朝聞道,夕死可矣!」我的職業使我深深愛上「語不驚人死不休」這詩句。因此,我說我並不因不再年輕而有什麼壓力,反而我慶倖我超越過一個多元化消費娛樂的階段。當年,我之所以能苦練基本功與多看了一點書,原因之一是沒有今天那麼多的誘惑,如果我年輕而處在現今的消費娛樂之中,可能卡拉0K、舞廳、遊樂中心會使我迷戀,那就沒有今天的我了。 所以,今天的年輕人能刻苦讀書,努力提高業務修養,這要比我當年可貴得多。我高興地看到,我們這支年輕的隊伍,正在努力進取,而且勢頭很好。 關於吃「青春」飯的提法的出現,很有議論之必要,我不是指體育、舞蹈等確實需要奉獻青春的事業。我想,很多服務行業,一定要年輕的女孩子去做,這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態? 國外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務員中,有很多40多歲的服務人員。今年我乘芬航時,機上乘務員有兩位是年過五旬的老媽媽,慈善長者,服務到位,令人可親可敬。我不是希望中國飛機上女孩子都不要,專門挑老太太上飛機,而是說人家是從年輕時做起,把工作當成一項事業。 國外一些餐飲業,服務員大多是有點年紀的人。男服務員有的派頭十足,溫文爾雅,紳士風度;女服務員嚴如一位店主,對顧客和藹可親。而我記得小時候,偶爾上小飯館,跑堂的也都是八面玲戲、口若懸河的成年男子。聽說咱們有些飯店規定過了二十幾歲就不要了,清一色水靈靈的漂亮姑娘,以此招徠顧客。不知客人是吃飯還是看景,不知老闆什麼心理,也不知這個現象是令人喜還是令人憂。 在服務業,吃「青春飯」,多少有點以姿色侍人的嫌疑。從業人員怎麼可能在本職業、本行業中摸索出門道,有一種敬業的事業心呢?必然會「曉鏡但愁雲鬢改」幹一天算一天。「短命」的業務,還有什麼可鑽研呢? 如果這是各業發展中的暫時現象,那不奇怪,如果形成一條規矩,養成一種民族畸型的文化心態,這就令人擔優。 我個人並不是靠原來的年輕和現在的儘量靠攏年輕來尋找成功之路的。我認為自己才不出眾,貌不驚人,所以我儘量以文化來填充自己,並且我不敢說自己做得如何精彩,但我敢說,我已盡了力。不論任何節目,我從不把所播出的節目分三、六、九等。即使各類節目有它們的主次與輕重之分,然而,我只要接到一個節目,即使只有幾句話,我也要認真對待。「人莫踱於巔,而躓于任」。不要小看可能收視率不高的節目,你在這欄節目中稍一鬆懈,出了洋相,可能人家會記你很長時間,很可能栽個一蹶不振的跟鬥。我能幹到今天,一靠學習,二靠認真。比我更刻苦、更認真的人當然就會取得比我更大的成績。 只憑小聰明,或憑外包裝,甚至學點新潮,那是不可取的,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中國受高等教育或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人的比例不高,這是事實。然而,8億觀眾當中高水平人的絕對數字是驚人的。一個傳播文化信息的主持人,在這樣一批高水準的觀眾的審視下工作,不提高自己,不適應觀眾的欣賞口味,怎麼能長久於下去呢,怎麼能指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呢? 青春年少是個令人羡慕的優勢,但把它當成資本,能維持多久呢? 問;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竟爭中不被淘汰呢?你認為主持人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