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二〇〇 |
|
§(四)恢復和擴大國際交往 她晚年生活中的另一特色是積極地恢復和擴大她的國際交往,其中有的是她青年時期在美國求學時的朋友。除了在第十九章中已提到的她同阿利·斯利普恢復通信外,她還在北京會見了同那個時期有關的一些美國朋友如亨利·弗勞爾醫生、西德尼·拉尼爾(他的父親是當時美國南方的一位詩人)。在中斷了一個長時期之後,她又同母校威斯裡安女子學院建立了聯繫。她給母校圖書館和不少美國老朋友按期寄贈《中國建設》英文版,並且總是親自寫簽頭。 她同重慶時期的「小朋友」理查德·楊恢復聯繫,上一章已經述及。如果說當時她是象一個長輩那樣對待他的話,那末現在她改變了,因為他已入中年,所以她要他稱她為「姐姐」。但他仍象對家中長者那樣尊重她。 理查德·楊前妻已亡故,她鼓勵他續弦,在見到他的對象後寫信說:「我要趕緊告訴你,我已經見過海倫·凱勒了。我覺得你的眼光很不錯。她看起來很可愛而且……很能幹。希望你們很快結合,因為人生是短暫的。」① ①宋慶齡致理查德·楊,1978年5月19日。 楊是華裔,海倫是歐洲人。關於異族通婚,她在其他場合曾這樣說過:「如果雙方能相互清楚地表達,心靈會作主。我是贊成的。」① ①宋慶齡致「親愛的鄰居」,1977年10月31日。 她非常高興地接見美國百歲老人韋爾西·杭辛格·費希爾夫人。這位身體硬朗、精神矍鑠的壽星早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就在中國教書,親眼看到中國君主政體的倒臺和孫中山就任中國第一位共和國臨時大總統。她年輕時曾是歌劇演員,後來成為一位主教的妻子,先後在印度和中國擔任女校的校長。她歷經幾個歷史時期,一直是一位改革者和活動家。40年代在紐約,她進行講演和募捐,通過耿麗淑主持的「中國福利呼籲會」,支援宋慶齡的事業。現在已是70年代,但她的精力似乎一點也沒有因為高齡和幾星期前摔了一跤而有所損害,她熱心地觀看這個同舊中國迥然不同的新中國。宋慶齡看見這位硬朗的婦女感到非常歡欣,傾慕她的記憶清晰、精力不衰、戰勝年齡。 她還歡迎了許多日本來訪者,包括她很早、很早以前就認識的一些日本家庭的後輩。她同孫中山一樣,是中日兩國目光遠大的人士間友誼的象徵——這種友誼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之前曾經存在,現在又在新的平等的合作中新生。 在文化生活方面,她同西方音樂的重新接觸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前已提到,她因病未能出席倫敦交響樂團的訪華演出,感到十分遺憾①。她饒有興趣地聽了其他一些音樂會。她在私人通信中寫道:「經常有一些令人心曠神。冶的演出,艾薩克·斯特恩的小提琴演奏就是其中之一。」②她曾在演奏結束後走上台去向這位音樂大師表示感謝,還曾參加鄧小平對他的接見,並且很喜歡他那種熱誠的性格。她特別讚賞他對中國年輕小提琴手的注意、信心和培養。在通俗音樂方面,她很喜愛美國影片《音樂之聲》(及其反法西斯的故事情節),曾多次在家裡放映招待客人(特別是年輕人)。 ①宋慶齡致「親愛的朋友」,1979年5月25日。 ②同上,1979年6月28日。 但在影片進口方面,70年代後期開始有大量外國烏七八糟的東西進來(可能因為這些東西價錢比較便宜),她對此很感不安。雖然她不是那種拘謹古板的女人,有一次在她家裡放映的一部影片使她忍不住發火:「這部片子……實在太壞了……叫什麼『紐約、巴黎及東京之夜』……那種不象話的脫衣舞之類的玩意。我真想站起來走掉,可是我找不到扶我走路的那個人,只好坐著不動……我真懊喪得要命,居然在我家裡放這種東西給(兩位客人)看。」① ①同上,1979年12月11日。 正如前曾引用過的她在1917年給梅屋家人的信中所顯示,她對於電影一直很有興趣並且很早就瞭解它對人們思想的巨大影響力,很想去做這方面的工作。1980年,在她去世前半年,她對第三屆電影「百花獎」的評獎活動十分關注,向司徒慧敏(中國電影界先驅之一、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父親是追隨孫中山革命的海外國民黨員)詢問情況並說她雖只看過少數幾部,但認為中國電影進步很快、很好,形式和內容都較新穎。在授獎時,她特意寫了祝辭「熱烈祝賀中國影壇百花盛開」,派人送去。① ①司徒慧敏著《永遠記住這個光輝的名字》,載《宋慶齡紀念集》,第159—163頁。 宋慶齡自己為多種痼疾所苦,所以對中外友人中患病者都很關注。博學的美國經濟學家、中國之友柯弗蘭病重,醫生說他只能活幾個月了。她聽到後心裡很難過。在他去世後,她寫道:「這樣一個好人過去了,多麼使人悲慟……他是一位很好的經濟學家、極真誠的人,我們深深敬仰他。」① ①同注30,1980年6月6日。 路易·艾黎和馬海德是同她有半個世紀深交的知友、他們的身體狀況日趨惡化,這成了她老掛在心上的事情。她努力使他們振奮起來,他們也不是那種老愛呻吟叫苦的人,總是想方設法使她開心。他們都是在她之後才去世的。本書作者的妻子邱茉莉那時也病了。她在信上說:「如果邱茉莉需要什麼外國藥,請告訴我,我在舊金山有一個好朋友可以寄來。」① ①宋慶齡致愛潑斯坦,1980年3月15日。 有一些原來的朋友後來在思想認識上同她分道揚鑣了。對這些人,她在晚年也仍念舊。 伊羅生30年代在上海時曾是宋慶齡主持的民權保障大夙盟的積極分子、《中國評論》的主編,但後來轉向了——先是成為託派極左分子,後來又向右轉,在美國成為替官方服務的教授。但宋慶齡沒有忘記他過去一道反對蔣介石白色恐怖的那個時期,鼓勵他重訪中國。他後來同妻子維奧拉·魯賓遜來華時,她仍熱情接待他們,未因觀點不同而受影響。 美國老記者蘭德爾·古爾德在1927年武漢政府時期曾為宣傳宋慶齡及她的政治觀點做了許多工作。但後來他的自由主義極大地褪色了,到了麥卡錫時代,他竟跟著亂叫亂咬。1979年他同妻子都因老病侵尋而雙雙死去(他先開槍打死了妻子,然後自殺。)宋慶齡聽到這個消息後又想起了他過去的好處:「我(1927—1928年)在莫斯科時,因為朋友們都忙於公事,所以我非常寂寞,又沒有什麼英文的讀物來消磨時間,他是唯一給我寫信的人。」① ①同上,1979年11月(無日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