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一一三 |
|
她在這信上還說,她很高興,尼赫魯決定繼續派遣印度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去。她稱這個醫療隊的工作「很出色」。關於印度,她寫道,「我以最關切的心情注視著貴國所發生的事件,願您在為印度而作出的崇高努力中取得偉大成就。」 在同一信裡,她悲傷地告訴尼赫魯著名加拿大外科醫生、國際主義者白求恩大夫不幸去世的消息。尼赫魯覆信表示哀悼①,並說,「你也許知道,我們國民大會黨醫療隊的醫生已去了五臺山」(山西省敵後解放區,白求恩大夫在那兒工作,後來印度柯棣華大夫接替他任國際和平醫院院長,同樣不知疲倦地工作,直到因病逝世。) ①尼赫魯自印度阿拉哈巴德致香港宋慶齡,1939年12月25日。 尼赫魯還告訴她,英國對於印度醫療援華也在加緊干預,木克吉大夫正準備去中國,「循新開的滇緬公路,經由臘戍……攜帶了一批醫藥供應品。」但一個多月後他來信說:「…木克吉大夫到達仰光時,他的護照被(當地英國當局)取走了,無法繼續行程,只好返回加爾各答。他所帶的醫療供應品……已交給仰光的中國領事。」 1941年夏,印度國民大會黨工作委員會成員卡瑪拉黛芙夫人——一位在外貌和才智上都出眾的婦女——在周遊上海、重慶、美國、日本途中,來到香港,拜會宋慶齡。她說,在東京時,日本人提出只要印度國大黨公開反抗英國統治,日本就將給以援助,但她代表國大党拒絕了日本這種奉承討好的表示——不是不想看到英國人走,而是因為這種「援助」有著不乾淨的動機。她說,儘管甘地和其他許多國大党領導人被英國人投入獄中,國大黨還是這樣決定。 但在香港,這位有原則立場的印度婦女,儘管她讓日本人碰了一鼻子灰,仍然受到港英警方的嚴密監視。 與此成為鮮明對照,宋慶齡主持的《保盟通訊》發表了題為《中國和印度》的社論①,對卡瑪拉黛芙夫人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認為是「及時地顯示了兩個偉大的東方國家的人民之間十分密切的利益聯繫。」社論說: ①尼赫魯致宋慶齡,1940年2月2日。 「歐洲戰爭爆發前夕,尼赫魯先生曾對中國進行了一次令人難忘的訪問。此後,印度人民的代表一直未有機會同中國的領袖們談論他們鬥爭的前景。中國的抗戰得到印度深切的理解…… 「……卡瑪拉黛芙夫人的訪問,再度提出了兩國目前關係的問題。……今後肯定會比一次偶爾的未加宣佈的訪問,有著更為經常的消息、情況和思想的相互交流吧。」 不久,宋慶齡代表保盟邀請尼赫魯和印度醫療隊隊長愛德華擔任保盟的贊助人。尼赫魯代表愛德華和他自己複電表示「欣然同意」;① ①《保衛中國同盟新聞通訊》,第389頁。 「……高興地接受名譽會員的職位,作為印度同中國人民在他們爭取自由的英雄鬥爭中團結一致的象徵。」 概括起來,在香港時期,宋慶齡在反對日本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尋求英國人——包括官方人員——的支持,但她從不奉承或乞求他們——在印度問題上,她對大英帝國的抨擊不遺餘力。這就是她的統一戰線風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