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六二


  §(一)決定性的行動

  高潮是她在8月22日發表的《赴莫斯科前的聲明》。她在聲明一開始就指出:

  ①宋慶齡著《為新中國奮鬥》,第8—11頁。

  「中國如果要想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現代各國的鬥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徹底改變半封建的生活情況,並以一個新的現代化國家代替那存在了一千年以上的中世紀制度。這一工作必須用革命的方法來完成。因為國內軍閥的腐蝕和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外夾攻,不允許我們有那樣漫長的時間來採取逐漸改進的辦法。」

  把現代化作為中國的主要目標,這在今天仍然有效,而「必須用革命的方法」為中國的現代化鋪平道路,則已為歷史所證實。

  從一般真理,她進而談到具體任務和政策:「為了鑄造一個合適的革命工具,孫中山於一九二四年冬在革命的基礎上改組了國民黨,制定了三大政策的行動綱領來加強三民主義。第一項政策號召吸收全國工農參加革命工作,取得他們的支援。工人農民是兩大基本群眾……代表全國約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他們在數量上既然如此眾多而且應該是革命的最主要的受惠者,那末,如果我們要使革命運動具有生命,和切合實際,很顯然地就必須把他們吸收進來。

  「孫中山所制定的第二項政策,認識到……國共兩黨有合作的必要。中國共產黨無疑地是中國內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動力。」(著重點是本書作者加的)

  中國革命的動力是共產黨——這是宋慶齡從歷史中得出的新的教訓,現在作為她自己的看法第一次公開發表出來。這個看法她一直保持到生命的終結。

  接下去,她談到國際方面:「孫中山的第三項政策是關於國民黨聯合蘇聯這個基本重要的問題……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在國內所有革命力量中最為活躍,同樣地,他認為蘇聯在世界上所有革命力量中最為壯大。他相信,國民黨如能和這兩種偉大的革命力量建立正確的關係,就會大大地幫助革命,使中國獲得國家的獨立。孫中山不怕也不恥於承認他這個革命的論題,因為他知道,法國曾經通過拉斐德在美國革命中起了客觀的革命作用(這裡不妨重提一下孫中山在1923年曾把鮑羅廷比作當代的拉斐德——本書作者),在爭取自由的鬥爭史中,也還有很多同樣的例子。」

  宋慶齡著重指出,「由於孫中山以大政治家的風度運用了三大政策」,才使國民黨「在北伐中取得偉大軍事收穫」「使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地提高,迫得列強的代表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部長在會議上以平等地位進行談判。」

  緊接著是鞭撻性的對比:「今天卻大不相同了。國民政府的盛名已經一落千丈,與北方的半封建餘孽不相上下……國民黨不再叫人害怕,也不再受人尊敬了;甚至從前聽到國民黨部隊進軍的風聲就抱頭鼠竄的敵人,現在也輕視它了。」

  「……這樣驚人的變化,原因是什麼呢?這可以從反動派在廣州、南京、上海、長沙以及最近在武漢的行動中我到答覆。農民、工人、共產黨人以及他們的領袖們曾辛苦工作,將國民黨的政權推進到長江一帶,可是現在他們被殘酷無情地、狂濫地殺害了;連那些曾經盡力幫助國民黨的蘇聯革命工作者,現在也全被逼走了……這是因為那些所謂國民黨的『領袖們』……相信他們能夠違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依賴新軍國主義以完成革命的偉大事業。」

  最後是她自己的保證:「他們必然失敗……但是我們決不能讓他們的最後崩潰殃及孫中山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個人的路線是明確的……國民黨冒牌領袖們所領導的反動勢力危害了三大政策,因此,國民黨內部的革命的一翼——如果今天孫中山活著,他一定和他們站在一起——必須使蘇聯深深地相信……還有許多人將繼續忠於孫中山為指導與推進革命工作所制定的三大政策。

  「因此,我要親自到莫斯科去說明這一點。」

  同她發表聲明的做法——那是公開和俾眾周知的——成為對照,宋慶齡實際的旅行安排必須十分秘密。章克後來知道了經過情況,他回憶得起來的是:

  ①章克自己不是同宋慶齡等人一起走的,但她們到莫斯科不久他就遇到了。他隨同鮑羅廷等蘇聯專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陳友仁的兩個兒子,還有另外一些人,乘汽車取道蒙古赴蘇。鄧演達也是走這條路去的,喬裝為蘇聯軍事顧問捷羅尼的中國廚子。

  宋慶齡從武漢回到上海第三天,請雷娜·普羅梅到蘇聯總領事館去安排這次旅行——她自己、陳友仁和兩個女兒、曾任武漢政府外交部秘書長的吳之椿以及雷娜本人。雷娜被告知,眼下沒有船去海參崴,但8月間有條帶客房的貨輪,在此之前,她們這批想走的旅客只能靜候。用假名住在市區旅館裡的陳家父女三人要儘量少出門。

  兩個多星期過去了。宋家的人不斷敦促慶齡不要說任何有利於已「被摧毀」的共產黨的話,特別是不要不客氣地反對蔣介石。她拒絕作出任何這樣的保證,準備出國。

  汪精衛給她的信是在「八一」南昌起義當天寫的,一開頭假惺惺地說,「聞夫人遽行,心至惶急,及讀宣言(當指宋之「七·一四」聲明),更為驚惕。夫人防止黨員右傾,用心良苦,不肖如銘(汪精衛名兆銘),能不服膺。」接著閉口不提他在兩周前下令「分共」、實為屠殺共產黨人的罪行,反誣「共產黨員必欲消滅國民黨」,「因銘等不能接受其改組中央、消滅國民革命軍之決議,已反顏相向……令賀龍兩師、葉挺一師襲據南昌,公然叛亂」,然後挑撥說,「度夫人聞之,亦必深責共產黨之反復無信」。最後又說,「銘等責任所在,當先平此亂,然後引咎辭職,以聽黨之處分」。幾句話表現出他的反動和偽善面目。未慶齡對汪此信同對其他各種壓力一樣,用她的《赴莫斯科前的聲明》作了回答。

  ①汪精衛的信一直保存下來,現陳列於上海宋慶齡故居。影印件載《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畫冊,第32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