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六)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 在孫中山艱難探索並承受各種壓力的過程中,宋慶齡採取了什麼立場?雖然她當時沒有公開發表過言論,但她後來堅定明達地保衛三大政策的行動表明,她是一開始就擁護三大政策的。她最要好的朋友和夥伴是廖仲愷和他的妻子何香凝——他們都是三大政策的卓越的支持者,還有就是鮑羅廷夫婦。她自己的回憶是這樣說的:「在這種(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合作中,像在其他革命工作中一樣,每當孫中山要向前跨一步的時候,就有許多人企圖把他拉回來。一聽到宣佈他決定實現這種統一戰線,有些人就來找我,以為我會幫助他們反對這一行動。當我拒絕這樣做、孫中山堅決做下去的時候,這些人就退黨,並且公開攻擊他。可是孫中山是嚇不倒的。他曾多次宣稱,除非國民黨有一個真正革命的綱領,否則他就要同這批人分手,並解散國民黨。他宣佈他將組織一個新黨,或者本人加入共產黨。」① ①《孫中山和他同中國共產黨的合作》,載《宋慶齡選集》。 一位美國的傳記作者(她的思想一點也不左)在本世紀30年代寫的一本孫中山傳記中說,宋慶齡「在事實上已成為孫中山同青年運動之間的聯絡官」,「她在孫晚年的政治方向上有實在的影響,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① ①沙曼著《孫逸仙:他的一生及其意義(評傳)》,(英文)。 廣州的關鍵問題是武裝鬥爭和建設一支革命軍隊。孫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從來沒有忽視過武力。在1895年開始的反清起義中,在以後的歷次戰役(不論是同舊軍隊內的同情分子聯盟、還是同其中的反叛分子作戰)中,他在槍林彈雨中從不畏懼。但他領導的革命党卻始終沒有一支自己的軍隊。現在,這樣一支軍隊終於在組建中了。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主持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這所學校是在蘇聯幫助下建立的,它的任務是為革命軍培養軍官,這些軍官要有獻身於革命事業及革命主義的精神並熟習現代戰爭技術。宋慶齡陪同孫中山登上主席臺。有一張著名的歷史照片上就是這個場面,旁邊是軍校校長蔣介石和黨代表廖仲愷。 孫對軍隊和戰爭的看法是,它們對中國的革命和國防是必要的。青年時期,他曾想參加海軍,因為外國人是從海上入侵中國的,海防是中國的弱點。他的反清革命運動一開始就是用武器來進行的。為了反對北洋軍閥,他曾尋求與南方的將軍們結盟。因為這方面的努力失敗,他才強調要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裝力量。沒有它,中國就不能粉碎內外反動勢力所加的鎖鏈。 但是,對他來說,軍隊是實現文治目的的工具。他厭惡和鄙視軍國主義及軍隊中講究服飾和派頭的作風。 孫的侍衛副官馬坤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1923年,廣州政府要發行紙幣,需要用一張孫的頭像,請孫中山在一批照片中挑選一張。他把全部照片都給了孫夫人,對她說,「親愛的,請你挑一張你喜歡的,只要我不穿軍服就行。」在此之前,他曾穿了大元帥軍服照過一張相,這套軍服有金色綬帶和帽沿上插羽毛的軍帽,當時的總司令都是這樣打扮。這是別人要他這樣做的,他後來想起來就覺得蹩扭和後悔。 馬坤還談到,孫中山平時雖然非常討厭軍人那套威風,到真正的戰場上卻顯得沉著勇敢,這是他曾親眼目睹的。有一次在同一個叛變的南方軍閥作戰時,廣州形勢突趨危急。孫中山和夫人正在飯後閑坐休息,聽到報告,孫馬上離開慶齡、乘汽車趕往前線。慶齡逢到這種情況,儘管為丈夫擔心,卻從不阻止他。一路上,孫中山碰到一些潰逃的軍官,他用勸說和自己的示範行動,使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轉身回向前線。在前線,他的位置在敵人機關槍射程之內,但他沉著指揮,使正趨瓦解的防禦陣地重獲鞏固。他的四周都有士兵陣亡,他的隨從中也有人受傷倒下。但他堅決拒絕在戰況穩定下來之前隱蔽自己。有人覺得這樣不妥當、他卻帶著歉意地說,「我已經讓部下不必要地冒了許多危險。」 蘇聯軍事專家A.I.切列潘諾夫曾講述孫中山只要有機會就去戰地,而且有時還親自指揮。作為一個政治領袖,他瞭解軍事的重要性,並且從不躲在後方,讓別人去冒險。 一位德國作者這樣談到孫中山:「在有些地方,沒有人想到會隱藏著對他生命的威脅,卻突然出現了危險。……但他絲毫沒有驚慌的表現」(作者舉了一些實例)。作者接著說,「這種正氣凜然的沉著態度,由於孫夫人以無畏精神同他站在一起而更增強。」①孫氏夫婦在為人處世上的勇氣也是很突出的。當朋友或部屬們受到不公正的攻擊或誹謗時,孫氏夫婦總是站在他們一邊,並希望他們能站起來為自己說話。 ①古斯塔爾·阿曼著《孫逸仙的遺教》(英文),第108—109頁。 宋慶齡在1924年5月寫給朱卓文的一封信說明了這一特點。朱是美籍華裔,老同盟會員,1915年曾同女兒慕菲婭一起幫助宋慶齡離開上海到日本同孫中山結合,1922年任廣州兵工廠廠長時曾運送機關槍給總統府衛隊以抵抗陳炯明叛軍的攻擊,從而保衛了孫氏夫婦的生命。但這時國民黨內有人誣陷他在廣州兵工廠長任內有財務不清的問題。朱一怒之下寫信給孫氏夫婦,說要辭職返美。慶齡在5月26日覆信道: 「我對你的友誼使我不能保持沉默……」 「我知道你同我一樣,對這些卑鄙的傢伙深惡痛絕,但為什麼你就應該被他們的卑鄙行徑趕到外國去呢?你是不是明白,你去了外國只能使你自己受到更加惡劣的攻擊?別人告你把公款撥給私人。『一走了之』是你想用來回答他們的攻擊的辦法嗎?博士(指孫中山)在這些人面前幾次三番說你是清白的,並且告訴他們,他對你的正直和誠實是絕對相信的。 「你去國外,只能使他們越來越猛烈地攻擊你……你要是走了,你就永遠不能洗刷你的名聲或為你自己辯護。 「你在這裡有幾百元錢薪水。但是你卻喜歡到國外去而不幫助博士。由此得出的邏輯結論是什麼呢?那就是你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錢過日子,不要別人幫忙了。 「我知道我這封信寫得十分粗魯。但我的目的是要激起你的感情。面對那些告你狀的人,不要讓他們有機會損害你的名譽。但不管你做什麼,請記住:博士絕對地相信你,你一定不要使他感到失望,而是要證明你決不辜負他的信任和熱愛。」 你的忠實的朋友, R.S.(宋慶齡英文名字的縮寫) 「又,博士想見你,要你明天下午隨便什麼時間來一趟。——R.S.」 朱卓文這件事情的結局如何,沒有材料說明。這封信所顯示的慶齡的性格是很清楚的。文雅,但絕非軟弱。對所信任的人充滿熱情。在原則問題上堅定不移。一個鼓勵別人在困難面前不要退避的戰士。 對公款分文不沾、私生活極端儉樸,孫中山和宋慶齡無論在當權的時候、還是在流亡的時候,始終如此。他們的一個朋友的女兒①,在到廣州大元帥府去看望他們時曾問道,為什麼他們房間裡不裝紗窗以防蚊蠅。慶齡告訴她,「孫伯伯沒有錢」。他們又不允許用公款來裝修自己的住處。他們留她吃便飯,她見他們吃得很簡單、很省。在儀態上,「孫博士平易近人,也很文雅。同他們兩人在一起,我感到很自在——一種毫無拘束的感覺,絲毫不覺得是同『高級』人士在一起。」 ①據1987年在北京對年逾八旬的徐英(瓊·徐)的訪問。徐英(弗蘭克司徒夫人)是一度為國民黨左派及中國基督教界名人的徐謙(喬治·徐)之女。他們父女倆風雲變幻的生活反映了中國的萬花筒式的變化。徐謙(1871—1940)安徽歙縣人,光緒進士,翰林院編修,法部參事,成為中國現代第一位法官,曾主持對汪精衛企圖謀刺攝政王一案的審判。但後來他自己也參加了國民黨,曾任司法部長。他的女兒在中國的美國教會大學上學,本世紀20年代曾在北京參加一次遭到警察開槍鎮壓的學生反帝反軍閥示威遊行。後經蘇聯協助離開北京並赴蘇聯政治避難。 她還接著說,「孫夫人很美。別以為只有男人才喜歡看美麗的女人,女人也同樣喜歡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