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四〇


  §(五)歷史性的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第二年,即1924年,是關鍵性的一年。從某種意義來說,孫和慶齡以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這一年的發展作準備。元旦,孫中山主持群眾大會,慶祝新命名的「國民政府」成立。會上,宋慶齡為一年半前在陳炯明叛變時保衛總統府有功的將士們授勳。人們普遍承認,在那次事變中,是宋慶齡挽救了孫中山的生命、從而挽救了革命,因此,即使是國民黨中的保守派現在也不再反對他們的婚事了。從前還有人故意地稱她「宋小姐」,現在普遍稱她「孫夫人」了。她經常在公開場合與孫中山一同出現,對於中國領導人的妻子來說,這樣做是不尋常的,但現在大家都認為是合適的了。她贏得了聲望。

  對國家和社會來說都具有歷史意義的是,在1924年1月下旬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距孫中山同越飛和李大釗會談不過一年時間,孫的新路線(包括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就被正式訂定為黨的方針。按照協議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領導人中,作為代表參加這次大會的有李大釗、林伯渠等。林是老革命者,孫流亡日本時,他也在那裡留學。李被孫指定為大會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另一位代表是毛澤東,當時31歲,與宋慶齡同年。由孫提議、經大會通過的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24名委員中,有3名共產黨人,最著名的是李大釗。在17名候補委員(也由孫提議)中有7名共產黨人,所占比例比正式委員大三倍。毛澤東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瞿秋白、林伯渠(祖涵)、張國燾等。

  在國民黨的最高職能機構中央黨部中,擔任組織部長和農民部長的都是共產黨人。工人部長是堅定的國民黨左派、共產黨人的好朋友廖仲愷。這三個重要部門的秘書都是共產黨人(農民部的秘書是彭湃)。這些人事安排顯示,孫中山希望通過注入共產黨人新血液使他的党重新振興。

  ①按當時的組織系統,秘書的地位僅次於部長,而在各部門幹事之上,實際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譯者

  在國民黨一大舉行期間,列寧在莫斯科逝世,大會為此體會三天,以志哀悼。2月24日,國民黨舉行大規模的追悼大會,高層幹部全體出席。孫中山在宋慶齡陪同下到會。大會由廖仲愷——國民黨這次改組中的關鍵人物——主持,祭壇正中上方懸掛著孫中山親筆書寫的祭帳「國友人師」,表達了對列寧的敬重。

  孫中山以充滿深情和政治含義的文字作了一篇文言文祭文:「茫茫五洲,芸芸眾生,孰為先覺,以福齊民。伊古迄今,學者千百;空言無施,誰行其實。惟君特立,萬夫之雄;建此新國,躋我大同。並世而生,同洲而國;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恨,我了百厄;所冀與君,並軌並轍。敵則不樂,民乃大歡;邈焉萬里,精神往還。天不假年,與君何說;亙古如生,永懷賢哲。」

  ①原載廣州《民國日報》,1924年2月25日。參閱尚明軒著《孫中山傳》,第280—281頁及達林著《中國回憶錄》(中譯本),第147頁。

  正如在孫中山堅持下國民黨一大所通過的宣言及決議那樣,他這篇對列寧的悼詞也顯示出自從「孫文一越飛宣言」發表以來形勢發展之快。那時他還在小心地探索中國革命的新的道路,現在他成了在這條道路上走在最前列的發言人和組織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