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一八 |
|
§(三)從改良到革命 孫中山雖然常被稱為「空想家」,對具體的改良也是很感興趣的。他曾給家鄉的縣太爺送過一個改進本縣農產及絲業的條陳,縣衙門沒有理睬他。他就在1894年跑到北方港口城市天津,向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上書,陳述加強全國經濟的廣泛計劃。李是出名的洋務派首領,但沒有見他。也許因為李看到他的信裡有可取之處,也許因為想把他打發走,李下令向孫發給護照,以便出洋留學。對孫中山來說,他這樣輕而易舉的改良建議都被上下各級官吏所拒絕,證明這個朝廷經不起最基本的考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發動了第一次旨在推翻清廷的武裝起義。對一個年輕的無名小卒來說,這是夠大膽的,並且是冒掉腦袋的危險的。 如果說美國當初走向獨立的第一句口號是「沒有代表權就不納稅」,那末孫中山心中正在形成的信念是「沒有革命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這個信念不是像過去曾說過的那樣閃電式產生的,而是逐步——雖然較快——形成的。一個有力(但非最後)的因素是中國又遭到了新的戰敗,這次是敗在日本手裡,時間是1894年,第二年又屈辱地把海島省份臺灣割讓給日本。另一個因素是他越來越尖銳地感覺到他在西方所見的現代化進步同他在國內所見的落後這兩者之間的強烈對比。正是要消滅這一差距的決心使孫中山最後義無返顧地從改良轉變到革命。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說,「正是這樣如實估量,更能順理成章地探討孫中山思想發展的脈絡以及他與時俱進的氣質,比起把他說成為一開始就是革命者更近乎情理。」① ①林增平在他所寫的《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一文中根據原始資料對形成過程作了追溯。此文載《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87年第3期,第45—66頁。原載《歷史研究)1987年第1期。 從歷史上看,這同環境也是符合的。中國當時除了革命,沒有其他路子可走。但認識到這一點需要時間。日本是在明治天皇治下進行現代化的、德國是在德皇威廉治下,而俄國則在更早一些時候在彼得大帝治下國力大振。這些實例對中國知識分子——正統派和立憲派都一樣——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關鍵在於情況不同,特別是地理上最接近的日本。日本在19世紀末期不像中國那樣被外國侵入者和佔領者搞得四分五裂,因為日本沒有什麼資源吸引他們。天皇的朝廷成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中國自明亡以後就由一個很小的少數民族用武力來統治占人口大多數的其他民族,並日趨衰敗,在帝國主義侵略面前無力抵抗,只能屈服。在日本,經濟和社會力量已壯大到足以使現存體制向現代資本主義發展,而在中國則類似的力量還很弱小,缺乏高層的支持,並且沒有取得這一支持的前景。「日本式」的維新在中國既受到阻礙,俾斯麥和彼得大帝的路子也走不通。而且也不是那種歷史時代了。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華僑社會中得到了一小批人的支持,組織了「興中會」。後來有人說,興中會曾發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兩條不是新的)、創立合眾政府(這一條是新的)」的號召。但研究結果沒有發現足以證明在檀香山已訂出這一綱領的材料。孫中山在他寫的《倫敦蒙難記》(1896年)中沒有提到;在他的日本朋友和傳記作者宮崎寅藏1902年的作品中,或在他的老戰友陳少白1929年所寫的書中也都沒有提到。還有,孫中山自己曾寫道,在興中會成立時的檀香山華僑社會是「風氣未開,人心錮塞」的。(確實,在22個發起人中,後來大部分成了君主立憲派。)① ①見上引文章。提到的出處是《檀香山華僑》一書(1929年)中所載鄧想著《中國國民黨茂宜支部史略》一文;宮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之夢》(或譯《三十三年落花夢》)(1902年);陳少白著《興中會革命史要》(1929年)。孫中山的聲明引自《孫中山全集》。本書作者沒有核查原始資料而是根據林氏文中的引述。 孫中山著手他的第一次武裝革命行動並第一次談到實行共和是在1895年清廷屈服于日本武力之後。廣州的第一次起事,目標是奪取總督衙門。這次起事不是檀香山總部提出而是更加激進的香港分會會員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會員(有人說上海的宋耀如也在其內)所要求的。但不論是哪裡的會員都已把孫中山奉為他們之中最英明果敢的一員了。他們不但要他同意這次起事,還要他親臨參加。所以香港方面就把他從夏威夷召來負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中山第一次提出實行共和的思想。(當時在香港中英文報紙上所載的一些革命宣傳品中仍說要建立一個由年輕的光緒皇帝和三個議政大臣為首的政府。這樣說可能是為了爭取溫和派和外國人的支持。) 由孫親自領導的這次起事遭到了悲慘的失敗。宋慶齡後來寫道,「原來打算給革命黨人的600支手槍在船上為清吏截獲,他的兩位親密的同志陸皓東、朱貴全遇難」。① ①宋慶齡著《孫中山——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革命家》。 陸皓東和孫中山是同村人,從小在一起玩耍,後來又一起砸村廟裡的神像,再後來就成了政治活動中的同志——起先一同北上給李鴻章上書,後來一同在香港做地下革命工作。廣州起事,陸是前線指揮。他成了第一位為革命鬥爭犧牲的孫中山的密友。每次有戰友犧牲,孫中山都要加強一次自己的革命決心,以使這些戰友的鮮血不致白流。在失敗中,他的不屈不撓的性格表現得最為明顯。還有他的大無畏精神。廣州起事失敗之後,他還在城裡停留了20天之久,隨時都有被捕處死的危險,但他直到把一切能做的事都做完之後才離開。關於這方面情況,宋慶齡寫道,「清廷下令緝捕孫中山,他逃出魔掌,潛往夏威夷,以後又到美國、英國及歐洲大陸各處。」此外,英國政府還下令禁止孫中山進入香港,這個禁令直到辛亥革命後才撤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