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一七


  §(二)「這孩子也許是第二個洪秀全」

  對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一個曾參加太平軍的親戚給他講述的故事。偉大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幾乎遍及全國,歷時14年,直到1864年(即孫中山出生前兩年)才告失敗,但已使清朝統治者驚惶失措,幾致傾覆。這場革命雖被清朝在外國幫助下血腥地鎮壓下去,但卻留下了使人自豪的傳統。倖存下來的太平軍戰士和支持革命的群眾相信,他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如耕者有其田)不是已成泡影,而是早晚會實現的,只要他們繼續奮鬥。

  孫從小就討厭儒家的教條和官場作風,這是在他身上很突出的一種受太平革命影響的態度(太平天國實行一種中國式的基督教)。他曾說,「死背硬記四書五經就會使人有德有才」的說法是毫無道理的,村裡老年人聽了都搖頭。他不願背書,卻苦練武術。為什麼練、去對付誰?據說他那位曾當過太平軍的親戚說過,「這孩子也許是第二個洪秀全。」洪也是廣東人,太平天國革命的首領。

  孫所吸收的另一個太平天國的觀念是男女平等。這在當時被認為是公開反對中國古老的宗法制度的十足的異端邪說。太平天國反對婦女纏足這、奴役人的習俗,反對封建婚姻的壓迫制度。他們甚至招收婦女去當兵。正是本於這樣的精神,少年孫中山憤怒抗議家中按照習俗強迫他姐姐纏足。多年以後,他告訴友人,當時他姐姐哀苦的聲音至今還在他耳中迴響。

  「孫中山不僅為中國政治經濟之革命家,並為婦女界之革命家。」宋慶齡後來這樣介紹孫中山。她在另外一次對女界的講演中說明孫中山是怎樣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的:

  ①《論中國女權運動》(1927年3月8日),載《宋慶齡選集》第16頁。

  「總理說『國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當先努力於這個大家庭的革命工作,然後才有小家庭存在的希望。只知道做賢母良妻,不去盡國民革命天職的婦女,結果必定做帝國主義與軍閥的『奴才的奴才』。

  ①指孫中山,他逝世前任中國國民黨總理。——譯者

  「婦女本來是社會的創造者,不但不應當受男子的壓迫,並且事事應當站在男子同一戰線上努力。」

  ①《婦女應當參加國民革命》(1927年2月12日),載同上書。

  後來,孫中山把來源於太平天國革命的一些農民民主主義思想同來自西方的民主思想(他經常提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同來自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踐的其他一些民主思想、最後又同某些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

  ***

  1879年,孫中山13歲,在母親陪伴下第一次出洋,到夏威夷他哥哥孫眉那裡去。孫眉很早就去夏威夷做工,後來經商,往後又在毛伊(舊譯茂宜)島上辦一個小牧場。他的打算是讓弟弟先上幾年外國學校(他自己沒能上這樣的學校),然後跟他一起經營牧場,最後把產業交給他繼承。少年孫中山進了英國傳教士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很快學會了英文。到第二年,他就得了獎,是由當時還獨立的夏威夷國王架刺鳩親自頒給的。

  雖然書念得很好,孫中山的其他表現卻使他哥哥失望、甚至吃驚。他對基督教和其他「非中國」的念頭的興趣太濃厚了,而對於發展和繼承毛伊島上的家業則毫無興趣。因此,孫眉又把這個弟弟送回家鄉,讓他頭腦清醒一下。

  但事與願違。年輕的孫中山回鄉不久就閣下大禍。他把村中一座廟宇裡的神像砸了,因為他現在把它們看成是無知落後的象徵。村民們大怒。按照族規,他們可以把這個大逆不道的孩子處死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但在孫中山的父母答應出資修復廟宇之後,大家總算免他一死,只把他逐出家鄉了事。他家人驚慌之余設法把他送到香港。他在那裡受了洗禮並上中央書院(中學)念書。

  1884年,家鄉人對他的態度緩和了一些,他短暫地回鄉一行,以盡孝道——遵父母之命,同一位名叫盧慕貞的不識字的姑娘結婚。這時他同哥哥也和好了,所以婚後又去夏威夷,到1886年再回香港,攻讀醫學學位。

  醫學不是他的第一志願。他曾經希望去上中國著名的馬尾水師學堂(馬尾在福建省福州附近)。但歷史卻作出了另外一種決定。這個學堂,連同海軍基地和船塢,在1884—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被法國人完全摧毀了。(中國為建設這第一處現代化的海防設施曾高薪聘請法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所以法國人非常清楚該瞄準哪些目標轟擊。)據說,戰爭中傷員的痛苦促使孫轉而學醫。更重要的是,這次戰爭以及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清政府的積弱和卑躬屈膝,使孫中山思考不僅要醫人,還要醫國。他和朋友及同學們開始談論改良,還談到革命。

  孫中山後來回憶,在戰敗的一片灰暗中,使他看到一線光明的是香港外商船塢的中國工人的愛國行動。他們不顧扣薪、開除的危險,拒絕修理法國的船舶。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政治性罷工,它使香港的港口實際上停頓了十天。這件事使孫中山對人民產生了新的信心,並且第一次意識到中國新生的近代工人階級(儘管它還很小)在國家的復興和進步中所具有的潛力。

  1893年,即他在香港完成醫學學業的第二年(也就是宋慶齡出生的那一年),孫中山在澳門開了一個診所。雖然他的醫學知識和技術都很高超並贏得老師們的格外贊許,他在香港、澳門這兩個英、葡殖民地仍然領不到正式的行醫執照——一個中國人要在這裡行醫是難上加難的。但他已深深地為政治所吸引,所以就像宋慶齡後來所說的那樣,他的行醫主要只是為了「掩護他的革命活動」。

  除了在香港和夏威夷的老朋友之外,孫中山同下等社會的秘密結社「三合會」進行了接觸。三合會為反對清朝統治已奮鬥了兩百多年。它的會員中有許多華南的農民、雇工和從事內河和沿海航運的水手,所以有很大的機動靈活性和很好的廣泛的通訊聯絡工作。自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它把仇恨從滿洲人擴展到外國侵入者身上。香港的英國統治者對三合會聞風喪膽,入會者一經發現即以違反刑法治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