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沙汀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二五 |
|
後來他讀到立波大兒子周健民的長篇《湖邊》,驚喜地發現兒子對湖南農村人物、語言的熟悉程度不亞于父親。他少有地寫了一篇評論,比寫悼念立波的文章還用心。 新一代作家破土而出,常能給他的馬拉松式的寫作帶來刺激。他最關心的還是四川的「新軍」。1980爾2月初從《紅岩》雜誌上讀到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他是認真激動的。他看出這個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和創作才華,不禁想起過去輔導過的高纓、克非。周揚很有興致地給他寄來談這部作品的長信,他想到應當鼓勵也應當嚴格要求這個年輕人,覺得克芹小說的解說性敘述太多,情節過於巧合,還要進一步學會讓人物本身按照性格、生活來行動,便一口氣回了周揚五張信紙。這就是發表在《文藝報》上的通信。到這時,他還沒見過作者。四個月後,他才在成都結識質樸的周克芹。 沙老對我的培養是說不盡的。他注意任何一個藝術細節。記得初次見面,他就說我《井臺上》寫的井,人能下去,但井底有沒有水不知道,是個不應有的漏洞。 我的《果園的主人》,沙老也有好幾千字的一篇評論,發表在《青年文學》上。他當面對我說這一篇的結尾太匆忙了。當時編輯部確實等著拿稿子,我沒有在修改上下大功夫。有時一個短篇不好意思寄他,他自己找來讀了,也會不客氣地提供批評。我每走一步,他都是付出心血的。 雖然優秀的農村小說都會引起他的注目,為了古華的《芙蓉鎮》,他也找他談過話,但周克芹的成長畢竟最牽動他。他見過一些青年作家如何膨脹,被聲名腐蝕,為一點處理不當的私事掩埋。他也瞭解中國社會吹捧一個名人和扼殺一個名人是同樣起勁的。文藝界是名利場,人言可畏。所以他在周克芹1982年得了茅盾文學獎,自己不慎讓周圍引起紛爭後,努力替他擺脫。對周克芹由簡陽遷進成都擔任職務不以為然。他實在太怕他也邁上自己的老路。 他從年輕一代身上汲取藝術創新的力量。近八十歲的老人,《睢水十年》、《應變》、《抵制》三部作品同時鋪開來寫。有舉棋不定的成分,更是一種氣魄。 1980年12月,他起草了《抵制》第十章 到第二十二章 (後並為二十章 )的新提綱。這之前,在一張紙條上隨手記下一個斷句: 「沒有自信、勇氣,不可能有藝術!」 他按照這個提綱寫下去。1981年4月發生批判白樺《苦戀》事件,8月召開思想戰線問題座談會。他這年夏天照例回川,思考文藝界複雜多變的形勢。《抵制》再一次擱淺,而且擱的時間更長,大約一年半。 (你的自信和勇氣還是不夠。人人都能認識的生活,何需文學家來饒舌?可以說解放十七年來形成的習慣思想束縛了我,政治上的風吹草動會動搖創作的根基。但是我還是有了一點進步,我不想隨波逐流了,寧肯沉默) 沉默中間,他的思考沒有停頓。他找出過去擬就的《在困難面前》(或稱《鑽磨眼的人們》)的提綱,研究它和《抵制》的淵源關係。 一個是以烈面張書記為模特的提綱: 1.討口還家,房子火化了。 2.在娘肚裡討口,分娩,淨街,謝神。 3.從放牛娃到小長工,被賣壯丁。 4.壯丁,逃跑,長工,流浪(「俘虜兵」是他被攻擊、歧視的主因)。 5.土改,互助合作高潮。 6.糧食問題,公社化,食堂。 7.從沖天幹勁到右傾保守。 8.苦惱,為制止拿摸同妻子的鬥爭。 9. 10.從靠邊站到暗作主張——轉機,八字方針。…… 這個提綱的標題之下,寫有「也可題為《抵制》」的字樣。之後,有分章的詳細提要。還有一段重要的主人公性格史的分析文字: 由於吃苦過多,經歷廣泛,因而變成一種深通世故,軟的,硬的,都能無所謂的「皮糖性格」,冷也那樣,熱也那樣,且能以玩世態度對待某些不公正,但又莫可如何的事件和人物。但他熱愛黨,深切同情人民,特別農民的痛苦。這也正是他敢於在那個做「兵運」的同志指示下,組織一些士兵在太行山于新四軍事件發生後拖住八路軍的根本原因,當然也是他反對瞎指揮的根本原因。這是一個傳記體。其主人公就是《抵制》裡的汪達非,而且第九、十兩節寫對待群眾饑餓中的「拿摸」問題,與《抵制》的構思重合。對汪達非性格核心的設計,可看出他對人性中那一部分特殊欣賞的態度。 他還有另一個《在困難面前》的提綱。其中活躍的人物語言,是他考慮任何一部小說,首先鑽出來的東西。1.輪番被鬥後回家,這時他已下放二大隊,實則靠邊站了。著重敘述其人外形、脾味,對這兩年的感慨。回家途中,沿途所見。 2.一大隊的賴大漢:閒談被批鬥的情況——暗中打氣。社員陸續圍攏來的病痛。一個老頭子:我造不來反?!對工作組新貴們的批評。 3.這回該受到教育啦?而剛到時組員不多,通在睡。對話,是他在床邊同睡在床上的組長談的:這個黃呀,謹防他又耍死豬! 4.問詢:彼此都故意把情況說得好好。黃收工來了,一來就流淚。 5.問起來不張聲,老婆子慢慢地代答,述說經過。張的回憶,難受。隨即前去公社質問,替身的檢查:「我不清楚那些人的成分呀!」承認在小組檢查。 6.黃不願去接受檢查:「話講對了,牛肉都做得刀頭。」張談了賴的嘻皮笑臉:「還會有這種事啊!」「到時候再說吧!」談起一個生病的老頭子的危險徵兆。 7.這是秋收後的事。事件呢,整社,訂生產計劃:大春的。追述訂計劃的經過:黃被迫承擔了高指標;張隨和;但都明知道不能兌現,決心繼續抵制:「我安心當社員!」「我不是為了當幹部才入黨的。」社員們又高興,又為之擔心。 8.小春收穫了:一早就出現拿摸風,更盛了。徵購的問題:工作組主張少留;張、黃反對,抵制。瞞產私分:「自由主義在這時有什麼不好?」對統治過嚴的反駁。搜查,沒有一粒麥子、胡豆!「還要搜社員?不行!」爭執以工作組讓步告終。 9.大春,抵制得更巧妙了。黃或張的親戚前來依靠:述說苦況,死人,丟荒,外流。這是老人:「難道我怕死嘛?我就要看看:這個戲咋個結局!」收留下來開荒。工作組的干預:「不能開荒!」「好嘛,」「又不開嘛!」偷偷搞:「這才真正是賊娃子活路呢!」 10.「作偽」被發覺了,鬥爭:「我拿這個錢,手決不會發抖!」張或黃大有一拼之勢。工作組除駐社幹部,全調走了。放手幹:「他撤我的職好啦!」電話會議:八字方針的精神。張或黃:「像在磨盤上睡醒啦!」再不做賊娃活路了。隨即弄清底裡:黨內通信。……這個提綱與《抵制》已十分相像。不僅有「拿摸」的合情處理,還有做「賊娃子活路」的描寫。人物卻還只有生活中原型的姓氏,黃勤明與張書記都沒有區別開。它證明《在困難面前》同日後的《抵制》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