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沙汀傳 | 上頁 下頁
三〇


  楊伯凱本來與他約好一起離開成都。楊去南充過年,楊子青去重慶,都要經過遂寧,這一段路可以同行。但是黃玉頎這時已經放了寒假,中斷學業離校後沒有相宜的地方可住,兩人便提前兩天動身,想在遂寧早幾天搭上去合川的長途汽車。旅途仍然是那麼艱難,但已不令人生畏。實際上,從兩人在遂寧住進當地最好的旅館起,他們的新生活便開始了。好像故意要多多留住那暈人的幸福似的,直到楊伯凱與一個成都大學職員也趕到了遂寧,開夠了他倆的玩笑,並且前往南充以後,這一對「新人」還滯留在遂甯等車呢。16「沙汀」這樣誕生與黃玉頎到了上海,他與大興坊的「男宿舍」生活徹底告別。

  先是住在菜市路天祥裡。又和玉頎躲開人們,到杭州西湖度蜜月,住在「曲院風荷」隔壁的「汪社」。他們迷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每日在西湖上蕩舟,小小遊艇上的各色船女,都有鄉村氣味很濃的名字。其中一個叫烏花姐的,後來被他用在《一個紳士的快樂》的女主人公身上。一個月過得飛快,回滬後又一次搬進了德恩裡十三號,不過這次住的是二樓的前樓。

  (你想,你還能忘記德恩裡嗎?不必打趣,我懷念德恩裡,應當包括黃玉頎、周揚、周立波、任白戈、艾蕪……)

  在德恩裡建立的小家庭是很簡單的。黃玉頎起初還想讀書,進了「美專」。他還是一邊自學,一邊參與辛墾書店事務。楊伯凱給葛喬匯來陳靜珊的股金,有兩千元,還說可陸續再匯。成都車耀先的「我們的書店」,合川的一家書店,都代銷辛墾的書籍。只有南充一個姓廖的青年做葛喬的助手,有時包書、跑郵局,弄不過來,他便跑去幫忙。

  辛墾的事業好像很有前途,不久,楊伯凱結束教務,攜全家返回上海。他帶來成都大學的學生劉元圃、譚輔之,並宣佈了一個由書店提供生活費用,來培養一批青年理論翻譯者的計劃。說陳靜珊支持這個辦法,願意出錢。從推薦葉青,到這次未經商議便引進新成員的做法,激起了楊與原來四個發起人之間的矛盾。後來葉青與楊伯凱又提出辦理論雜誌《二十世紀》,爭論更為激烈。但最終還是辦了,他還被說服著,用「楊朝熙」的名字,充當了刊物發行人。《二十世紀》的出版,引起了文化、思想界的注意,葉青批判胡適的文章的發表,影響更大。名教授鄧初民來過「辛墾」,希望能在他們學校代售這本刊物。周揚轉達以講尼采的唯意志論聞名的李石岑想見葉青的意向。據周揚說,李已開始傾向唯物論,應當用葉青的一套去影響他。為此,他曾與葉青、周揚一起去過李宅。

  可是書店立腳剛穩,楊伯凱便以葛喬應專事譯述為名,將葉青的同窗、南充一中的教員張慕韓弄來當經理。這引起書店內部的軒然大波。葛、王退出書店。楊子青也感到楊把他們甩在一邊,反正他的興趣已從這個文化事業,漸漸轉到文學上來,與書店的關係便一天天淡薄下去。

  他在上海的朋友本來不多,葛喬去了北京,王義林離開大興坊,新識的周揚又從德恩裡搬走,時常與他們夫婦來往的只餘下還在教書的任白戈。老年的楊子青現在談起這個老朋友,也是充滿了感情。

  (任白戈死,周立波死,我哭得最傷心。記得黃玉頎第一次懷孕不願要小孩,在老靶子路一個姓沈的醫生處打胎,身體很虛弱。我天天看護她,幾乎要拖垮了。白戈知道後,便在學校請假,把一切事情放下,幫我輪流看護。德恩裡房東日本老太太都誇獎白戈。白戈為人隨便,他在我們家出入時間長了,有時叫他幫著去買東西,他起身就走。我們看他穿了出門的衣服,遲疑了,說買的是豆腐,他說,買就買,照樣西裝筆挺地捧著豆腐回來,豁達得很。白戈與我同時退出辛墾後,便去山東教書了。他後來也加入「左聯」,做過許多工作。——沙汀1986年12月9日講)

  但任白戈不大談文學。正在理論和創作的交界線上徘徊的楊子青,在等待一個時機。條件成熟後一切在於一個觸發的媒介。1931年4月,在上海的馬路上于千萬人中竟然與闊別六年的湯道耕相遇,便成了這樣一個燃點!

  這是《文藝新聞》週刊剛剛披露「左聯」五位成員李偉森、柔石、胡也頻、馮鏗、殷夫被秘密殺害於龍華警備司令部的驚人消息不久。這一天,子青陪著因病已經停學的妻子,從老靶子路寬仁醫院回來。在北四川路的橫浜橋上,一頭撞上獨行的老朋友。他覺得湯道耕簡直是從天而降的。湯道耕看著楊子青和他身邊的這個小女人,也呆住了。他連忙將湯拖到不遠的德恩裡家中。剛巧任白戈來訪,互相介紹後,這才知道湯道耕是剛從南洋回國,住在寶山縣泗塘橋一位農民家裡,是一位在勞動大學農學院學習的雲南青年王秉心介紹的。他熱切地邀湯道耕搬來同住。他幾乎立刻意識到,這對於他們兩人來說,都是萬分必要的。幾個月後,發生了「九·一八」事件。《泰晤士報》的英國記者在外灘豎起寫著「日本人佔領瀋陽」的大牌子。

  入冬,湯道耕搬到德恩裡十三號的亭子間,與他們夫婦為鄰。安頓好後,老同學詳詳細細談起他從雲南到緬甸、馬來亞、新加坡的飄泊生活。他的經歷帶著浪漫的熱帶氣息,六年裡做過雜役、店小二、家庭教員、僕人、編輯。在仰光病倒,為川籍和尚謝無量先生的三弟萬慧法師收留,煮飯打雜,還搞社會活動。因與「馬共」發生聯繫,被驅逐回國。在廈門逗留時,想進入蘇區不成,這才來滬。這些以後被一一寫進《南行記》美麗篇章裡的故事,讓楊子青夫婦聽入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