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沙汀傳 | 上頁 下頁
二四


  1928年2月16日下午,他又一次到達成都,住在鄭慕周新近安在省城的家裡,就在鼓樓洞子附近的高腳店。稍事安頓後,便出門去找住在不遠梵音寺街上的劉爾鈺,想約時間見周尚明或高淩,談談這幾個人的入黨問題。但是劉不在家。

  黃昏時分,突然劉爾鈺闖進鄭家來找他,說剛剛發生了大事情,袁詩堯老師等十幾個人,在下蓮池被三軍警團的向育仁殺害了!其中有五名,是他倆熟識的師友,特別有周尚明!川東的白色恐怖終於蔓延到了川西,思想上像有準備,也像沒有準備,他當時受到的震動,可以想見。

  (你是不是感到極度憤怒?不,主要是難過,難以抑制的悲傷壓倒了我,遠遠超過憤怒。無法想像周尚明、袁詩堯他們已經離我而去,而且,沒有了他們,我就象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無所依附了)

  成都不能久留,必須馬上隱蔽起來。他迅即離開同志們犧牲的地方,連「二·一六」慘案的詳情也是以後才知道的。據說,敵人行動前,川西特委曾分頭緊急通知袁詩堯、周尚明等撤離。可他們幾人都不以為意。袁的性格與張秀熟老師完全不同,是火辣辣的。他說:「不要怕,他向二娃(向育仁小名)敢把我怎樣?」周尚明也說:「他們敢!」15日有人見到周,他還邀大家第二天去吃他栽種的油菜。他本已不在學校,唯恐自己保管的黨團文件遺失,這天早晨又冒險跑回去。於是落入網中。

  (解放後我到三台縣一個鎮上,這個地方挨近鹽亭,袁是鹽亭人。我問起袁詩堯,他們還知道,說袁被殺後,屍體運回故鄉,群眾祭奠的很多。我問是怎樣死的,人們說是成都省長、軍閥請他去開會,他去了,白天點個馬燈。問他白天提這做什麼,他說黑暗得很!這是人民知道他敢說敢當的性子,編出來的故事。——沙汀1986年11月22日講)

  「二·一六」慘案的事由是這樣的:1927年底,劉文輝撤換在全省爭取教育經費獨立的運動中起骨幹作用的省一中的校長、進步人士唐效實,派自己的秘書楊廷銓接任,學生「拒楊」。楊帶兵進駐,學生成立「拒楊大同盟」對抗。次年2月14日,省一中開門招生,百多名學生回校要求楊恢復被開除學生的學籍,發生了衝突。楊當場誤毆致死。軍閥利用「楊案」,在2月16日晨突襲了舊皇城內的成都大學、師範大學,師大附中和五世同堂街的四川法政學校、腳板街的志試法政專科學校以及鹽道街的省立第一師範。他們按照各校國民黨和青年党反動分子平時密告的黑名單,逮捕了師生一百幾十人。當天下午三時多,即將袁詩堯等十四人殺害。袁詩堯當時是師大附中教務主任,中共川西特委宣傳部長。省一師犧牲的四名同學均為赤鋒社成員,即周尚明、石邦榘、陳選、白貞瑞。這次慘案使楊子青失掉了黨的關係,突然終止了他最初的政治活動。

  【黃玉頎:革命低潮期的羅曼史】

  黃玉頎輕盈地向他走來。這次是真實的。他稱這時與黃的相遇為:「我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戀愛」。他經歷了政治的風雲聚散,同時跌進感情的漩渦。

  去年春上,李增峨在楊家碾房的新屋,生下他的第一個孩子。頭胎便遇上難產。產婦長時間的呻吟使他恐懼。母親召人做驅鬼的法事,倒真安定了他的情緒。這個折磨人的女嬰被取名剛俊,生長得很是健康,但這三個人組成的小家庭不能給他帶來幸福。政治事變造成的心靈創傷並不能在這個家庭撫平,與李增峨無話可談,產生不了愛的感情。

  從發生「二·一六」慘案的省城回縣後,他覺得心裡空空蕩蕩的。就是這個月,鄭慕周決定捐田一百九十五畝作為基金,將1926年辦起去年正式命名的「私立汶江小學校」由初級小學擴充為完全小學。有了這麼一件事,可以寄託心情,他把全部的時間放在建校和延聘教師上面。十間教室、一間成績室、禮堂、運動場、校內園藝地,很快都興建起來。省一師的同學楊叔宜來任校長,教員中有鄭和他極器重的馬之祥。全校六個班,還設了幼兒班,學生達四百余人,教員多到二十五名。學校有了相當的規模。

  他與楊叔宜、馬之祥為學校制定了校訓:「我們要養成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我們要養成為社會服務的能力。」校園上空響起了他參與制作的校歌:好哥哥,好弟弟,一塊兒同學習。趁一線光明,快些向前去。前途是無量,快些向前去。願我們向前,願我們努力。

  好姐姐,好妹妹,一塊兒同學習。趁一線光明,快些向前去。前途是無量,快些向前去。願我們向前,願我們努力。趁小小汶江,快些向前去。

  楊子青眼前出現的這條故鄉之河,依然充滿了生機。他那顆空虛的心,似乎充實多了。他們設計的校徽是個五角星,代表德、智、體、美、群,中間一個圓圈嵌著「汶江」二字。他還為學校選編了補充教材,如《志未酬》、《你何必發愁》等。這兩個題目,不能不使我們對沙汀當日的思想情緒發生某種聯想。汶江小學永遠使他親切,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黃玉頎。

  在汶小的教員中也有玉頎的母親黃敬之。她們惹人注目地已從灌縣來到安縣。黃敬之兼做鄭慕周兒子的家庭教師,所以,外籍的母女兩人便住在舅父家中。學校與鄭宅只一牆之隔,無論在鄭家或汶江小學,他都能經常看到已經長成少女的黃玉頎。

  我認識黃玉春時(以後才叫玉頎),她是在培英女子小學附設的師範班讀書。這個學校在安縣北街昭忠祠內。她們住在鄭家。她媽喊鄭慕周的兒子鄭志超叫「寶寶」。

  黃玉春愛吃苕菜,活潑,愛唱愛跳,也愛不高興。她是漂漂亮亮的。

  有點撒嬌的黃玉頎在汶江小學進進出出。她只有十五歲,卻在安縣這樣的內地環境裡催成早熟。她見到楊子青,總是大大方方的,美麗的黑且圓的眼睛,這麼一輪,顯然對他已產生一種威懾力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