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沈從文傳 | 上頁 下頁
京、滬之爭(4)


  1937年春夏,「差不多」問題的討論在北方達到高潮。參加討論的作家幾乎普遍承認文學創作中「差不多」現象的存在,認為沈從文說的是「老實話」,切中當前文學創作不能深入的時弊,形成差不多一致的看法。在南方,卻引起不盡相同的反響。1937年7月,茅盾連續發表《新文學前途有危機麼?》、《關於「差不多」》,對沈從文的觀點提出批評。文章認為從新文學20年發展歷史的「全體而觀」,「矛盾中有發展,時至今日,不曾走過回頭路」。而沈從文「單就現有的作品發議論」,「是把範圍縮小了」。雖然,「所謂『差不多』未嘗不是現文壇現象之一」,但沈從文「無視了『視野擴大』這一進步重點而只抓住了『差不多』來作敵意的挑戰」,「且抹煞了新文藝發展之過程,幸災樂禍似的一口咬住了新文藝發展一步時所不可避免的暫時幼稚病,作為大多數應社會要求而寫作的作家們的彌天大罪,這種立言的態度根本要不得」!大概在炯之先生看來,作家們之所以群起而寫農村工廠等等,是由於趨時,由於投機,或者竟由於什麼政黨的文藝政策的發動;要是炯之先生果真如此想,則他的短視猶可恕,而他的厚誣了作家們之力求服務于人群社會的用心,則不可恕。為了進一步澄清在文學與思想、與時代關係問題上產生的誤解,1937年8月,沈從文又發表了《再談差不多》一文。

  近年來中國新文學作品,似乎由於風氣的控制,常在一個公式中進行,容易差不多。文章差不多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們愛說思想,似乎就得思得想,真思過想過,寫出來的文學作品不會差不多。由於自己不肯思想,不願思想,只是天真糊塗去擁護某種固定思想,或追隨風氣,結果於是差不多。要從一堆內容外形都差不多的作品達到成功,恐怕達不到。

  他以對魯迅的評價為例說:最好的回答倒是魯迅先生的死,被許多人稱為「中國最偉大的人物」。偉大何在?都說他性格、思想、文章比一切作家都深刻。——倘若話是可靠的,那魯迅先生是個從各方面表現度越流俗最切實的一位。倘若話是不可靠的,那一切紀念文章都說錯了,把魯迅先生的偉大估錯了。

  顯然,沈從文並非反對文學表現「思想」、「時代」,而是要求作家有真思想,對人生有深入獨到的認識和體驗,而不是滿足於從某種現成觀念出發進行創作。否則,就難免公式化傾向的出現。

  這次討論前後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差不多』這三個字在文藝界已經形成了一個流行的名詞」。到1938年,餘波猶存。其後,隨著中日戰爭的全面展開,「差不多」問題的討論便被新的文學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所代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