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沈從文傳 | 上頁 下頁
「生離」與「死別」(1)


  然而,1929年至1932年,戀愛並非沈從文生活的唯一內容。在這期間,正有一些重大事變在他身邊發生。

  1930年5月,去山東教書的胡也頻和丁玲突然回到上海,在環龍路住了下來,並寫信給沈從文,要他去看他們倆。

  從胡也頻和丁玲的口裡,沈從文得知二人離開山東的原因:由於那裡風潮鬧得厲害,他們不願受人利用,又不願讓人暗算,所以回來的。胡也頻又獨自告訴沈從文,他們簡直是逃出來的。可是聽了半天,沈從文仍然弄不懂他們一定要「逃」回來的理由。過了幾天,他又從馮沅君那裡聽說,他倆是為另一件事跑出來的。這另一件事具體是什麼,沈從文依然感到模糊。

  關於這「另一件事」,丁玲後來有過極明晰的回憶:

  ……等我到濟南時,也頻完全變了一個人。我簡直不瞭解他為什麼被那麼多的同學擁戴著。天一亮,他的房子裡就有人等著他起床,到深夜還有人不讓他睡覺。他是高中最激烈的人物,他成天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唯物史觀,宣傳魯迅與雪峰翻譯的那些文藝理論,宣傳普羅文學。我看見那樣年輕的他,被群眾所包圍的信仰,而他卻是那樣穩重、自信、堅定,侃侃而談,我說不出的歡喜,我問他:「你都懂嗎?」他答道:「為什麼不懂得?我覺得要懂得馬克思也很簡單,首先是你要相信他。同他站在一個立場。」……後來他參加學校裡的一些鬥爭,他明白了一些教育界的黑幕,這沒有使他消極,他更成天和學生們在一起,有些同學在他的領導下成立了一個文學研究會,參加的有四五百人,已經不是文學的活動,簡直是政治的活動,使校長、訓育主任都不得不出席,不得不說普羅文學了。我記得那時5月4日,全校都被轟動起來了,一群群學生到我們家裡來,大家興奮得無可形容。

  *

  事情鬧大了,大家感到了問題的嚴重。這時,校長張默生給胡也頻送來了路費,並說,省政府已下令通緝他,要他趕緊離開濟南。

  最後,沈從文自然明白了這件事的性質。對胡也頻和丁玲的行動,他並不感到吃驚。

  他們把別人認為已經稍過了時的問題,重新來注意,來研究,來認識,推動他們的不是別的,卻只是他們幾年來對於社會現象認識的結論……且明白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翻身,也皆得在某種強健努力中與勇敢犧牲中完成它的職務,故毫不遲疑,他們把這顯然「落後」的工作捏捉在手,再也不放鬆了。

  不久,胡也頻和丁玲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胡也頻被選為執行委員,並擔任工農兵文學委員會的主席。3月間,武漢一個新出刊物《日出》,刊登了胡也頻的《光明在我們前面》,立即被國民黨當局扣留。這以後,胡也頻和丁玲的稿件,一時都有了「問題」,半年間,都不見兩人有什麼文章發表,他們又連著幾次搬家。可是,生活的風雨,並未使他們頹唐。相反,在沈從文眼裡,胡也頻變得更加忙碌,也更加精神了。

  ……這個人每日所需要的糧食,已和我的稍稍不同了點,或者這仍然應說是那個南方人性格的特徵,耳朵所聽到的,眼睛所見到的,有了一些新的機會,給他一些新的注意,因為另外一些營養,顯然的,慢慢的在改造這個靈魂,表面上消瘦了許多,靈魂卻更健康許多了。

  我常常心裡想:這個人比我年輕了許多,光陰在摧毀我,卻成全這個人。

  轉變後的胡也頻,沒有忘卻曾與他同過患難的朋友,他希望沈從文能和他在同一個方向上前進。一次,他告訴沈從文:你的一個老鄉想見你。並同他談及這個人的情形。末了,他勸沈從文也參加左翼作家聯盟。

   《記丁玲》,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4年版。
   《記胡也頻》,《沈從文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系陳賡,這次會見並未實現。直至二十年後,陳賡才在北京派車接沈從文見面。

  對胡也頻的勸告,沈從文沒有作出直接的回答。對此,他心裡有著太多的顧慮。——這時,隨著「左聯」的成立,始於1928年的以太陽社、創造社為一方,以魯迅等為另一方的激進作家間的論爭已告結束。對這場論爭突然間的劇烈爆發,又突然間的沉寂,沈從文感到不可思議。他向胡也頻提出了自己心裡的疑問。

  「使一個理想從空虛到堅實,沉默是心願的一種預備,因此他們沉默了。」胡也頻回答說。

  然而沈從文仍有些想不通——當初他們的爭論是不是出於真誠的信念?如果是,為什麼突然間又會言歸於好?如果不是,當初為什麼又要那樣做?——這個鄉下人的心裡,生出一份深深的疑懼。這一切,在他看來,似乎全起因于文學與政治的結緣。政治更多地需要目前;而文學,在注意目前外,似乎更值得向人類的遠景凝眸。何況,人生的寬泛似乎不能全部被政治所涵蓋。文學對於政治,既有其互相錯綜的一面,又有相對獨立的一面。如果文學與政治完全結緣,文學的相對獨立性就會遭到破壞。

  他對胡也頻說:「文學方向的自由正如職業選擇的自由一樣,在任何拘束裡我都覺得無從忍受。我卻承認每一個作家,都可以走他自以為正當的途徑,假若這方面不缺少衝突,那解決它、證明它的是非得失,還應當是他的作品。」

  胡也頻不想同他就這個問題繼續爭論,只是充滿自信地說:「過半年看,我也不敢自棄,會寫一點東西出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