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青少年時代的趙超構 | 上頁 下頁
17、朝報不得不宣告停刊


  1936年的國民黨政府首都南京,每天有城市貧民五千多人靠慈善機關施粥為生。這年元旦開始,五大粥廠公告:「均循例停止放粥五天」。趙超構見了忍不住抗議:「在這雨雪紛飛的元旦中,稍微有點飯吃的人,也都『循例』狂歡一下,而五千余無靠貧民,除了受凍,還要『循例挨餓五天』。別論這個現象的對比公平不公平,就拿我們自己設身處地替貧民想想,能夠不悲憤嗎?能夠不傷心嗎?」他力主打破惡例,重開粥廠。

  1992年趙超構逝世後一個時期中,新聞界同行和趙超構新聞思想研究者,都看到了這一點:趙超構是個平民主義者。從他的時事評論、社會批評、雜文、辦報思想和理論,都蘊含著高度平民性。他們認定趙超構是一個平民評論家,平民代言人。

  王公弢對這個思想自由,個性解放的青年編輯,顯然十分滿意。出於父執的愛才之心,三個月試用期間,月支薪金六十元,試用期滿加到一百二十元,不久又給了他一個主筆的頭銜。至於他的小言論,王公弢、朱虛白基本上持肯定態度,以為只要立論公正,「為民喉舌」,批評政府幾句,才像一張民間報紙,吸引讀者。

  「只有一個人,你不能碰,不說你也知道,就是蔣先生。」王老闆告誡他,「我們的最高國策是『攘外必先安內,安內必先剿匪』,——這是民國二十三年蔣先生定下來的,這是個大問題,我們只能儘量回避,不去評論。」

  「打起來啦!」王公弢從送到編輯部來的中央社電訊稿中一眼看到了大新聞,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大聲叫喊起來:「打起來啦!蘆溝橋打起來啦!」

  編輯部人聲鼎沸,所有的人都簇擁到了一堆,搶著看油墨未幹的電訊稿。人同此心,誰不盼這一天呢?蘆溝橋這一槍,打得解恨,「九·一八」事變以來這六七年中,中國的老百姓憋的那一肚子窩囊氣,今天總算出了。這天是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一開戰,日本一面竭力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一面百般欺騙國際輿論,麻痹國民黨當局,散佈「不擴大戰爭」的煙幕,以贏得時間,調兵遣將。

  國民黨政府雖然也派兵到保定以南表示對抗戰的二十九軍的支持,但沒有放棄「通過和平談判,局部解決」的幻想。

  日本又是進行外交談判,又是加緊進攻。他們的參謀本部決定三個月至六個月內以武力解決中國問題。

  8月13日,日軍發動淞滬戰爭,也是向中國發動全面軍事進攻。中旬,日軍為打破淞滬僵局,向上海大量增兵。10月下旬推進到蘇州河一線,11月5日在金山衛登陸,12日上海陷落。

  上海失守後,無錫、蘇州也淪陷,敵人沿滬寧鐵路長驅直入,進攻南京。國民黨軍隊有十多萬人,在唐生智指揮下進行了南京保衛戰。南京政府11月20日通告中外,即日遷都重慶。

  南京從8月中旬起已遭到日軍飛機日夜空襲,《朝報》被炸,不得不在八九月間宣告停刊。王公弢想把一部分印刷器材裝船運往昆明,以圖繼續出版。不料船在中途又遇日機轟炸,釜破舟沉,幾乎全軍覆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