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
七 江南一燕(10) |
|
這時,瞿秋白住在上海閘北,以記者身份進行公開活動。他的住處,佈置得象一個作家的書屋,出入那裡也多是些青年作家。他與于右任關係融洽,過往頗多。除了擔任黨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外,他集注全力於整頓改革上海大學的學務。8月2、3日,《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全文發表了《現代中國所當有的「上海大學」》。文章指出:中國作為「遠東四五千年的古文化國,現在反而落後,學問藝術無不要求急速的進步,方能加入國際學術界的文化生活。」中國沒有真正的社會科學,甚至連概括反映社會現象的名詞術語也沒有。 「等到驟然遇見『西洋人』,一二十年間,錢店變成了銀行,商鋪變成了公司;『不知道哪裡活見鬼似的』跑出個外國銀行團來,暗中把持著中國的國家經濟生活:幾萬裡外的倫敦紐約,可以左右中國商界的金融;此等『撈什子』的背後便是世界資本主義——現代社會最複雜的現象。於是中國的思想界裡不期然而然便要發生所謂『改造社會』的思潮。」中國的文學藝術,逐漸吸收外國文學藝術的養料,必將逐漸形成新的系統。因此,「切實社會科學的研究及形成新文藝的系統——這兩件事便是當有的『上海大學』之職任,亦就是『上海大學』所以當有的理由。」瞿秋白根據這一設想,為學校的未來,規劃了一幅引人入勝的藍圖。大學設兩院:社會科學院,文藝院。社會科學院預計設立六個系:社會學系,經濟學系,政治學系,法律學系,哲學系,史學系。文藝院,在文學方面預計設立五個系:中國文學系,英文系,俄文系,法文系,德文系;藝術方面預計設立三個系:繪畫系,音樂系,雕刻系。社會學系課程設置,必修課目有:社會學,社會進化史,社會問題,社會學史,社會運動史,社會思想史,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史,政治學大綱,政治學史,法學通論,法制史,政治史,生物哲學,人類學及人種學,歷史哲學,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第一、二外語。他強調外語學習,說:「在中國現在要研究學術,非有二種外國語不夠。社會學系的選修課目包括:現代政治(中國和世界),國法學概論及各國憲法略史,民刑法通論,財政學通論,統計學通論,銀行論,貨幣論,政黨論,社會政策及經濟政策論,哲學概論,倫理學概論及科學方法論,哲學史大綱,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國文學系的必修課目有:文(群經諸子附),詩詞,戲曲,小說,修辭學,歷代文評(並及世界文學),文字學,古籍校讀法,言語學,文學概論,美學概論,中國文學史,世界文學史,現代世界文學,中外文化史,倫理學及科學方法論,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歷史哲學,社會學概論,外語二種。選修課目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教育、哲學、藝術史、金石學及書畫史等。英文系、俄文系,也都安排了課目。這是一個稱得起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教學設想和規劃,即使今天看來,也很有借鑒的意義。 瞿秋白還明確指出,創辦上海大學的目的是要用進步的思想和豐富的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具有獨立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力,擔負新時代所賦予的神聖使命,擔起革命的責任。因此,學校應鼓勵學生組織各種類型的社團,提倡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和革命鬥爭的實際,加強自我鍛煉。瞿秋白引用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的詩:「人人不一定是詩人,做一個『公民』卻是你所應當的」,指出上海大學各系都應當有「現代政治」的選修課,——其實是每星期一的各系共同的、自由討論研究的集會。學生也可以自己組織其他的研究會。他說,這種研究會有幾種好處:(一)不是搬著死教科書背的;(二)學生自動的以其現在所知科學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三)全校學生共同一堂可以鍛煉青年的「集合意識」;(四)不是「書房裡的」少爺生活,而是社會裡的公民生活。導師要于中國政治、世界大勢的當時問題作有系統的說明論斷;要多給予學生機會自己發表意見,討論答辯。 上海大學的教學活動基本上是循著上述規劃方針進行的。他們敢於創新,採取很多好形式好方法進行文科教學。 在課程設置上,如上面所述,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儘量擴大學生知識面。社會學系的學生學完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可以掌握社會科學的一般原理、歷史以及研究現狀。學生畢業時,對於文、史、哲、經、法,都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又有比較扎實的功力,比較熟練的掌握外語、古文字和考據方法等,算是社會科學方面的通才,同時又為從事社會科學專業的研究打下了基礎。上海大學注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在瞿秋白主持下,社會學系開設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私有財產及國家起源、通俗資本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等課程,並通過其他課程,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學說。這在當時的大學中是極少有的。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一些重要理論著作,有一些是在上海大學教學中產生的,如鄧中夏的《中國勞工問題》,肖楚女的《中國農民問題》,蔡和森的《中國進化史》,惲代英的《中國政治經濟狀況》,施存統的《社會思想史》,安體誠的《現代經濟學》,董亦湘的《民族革命講演大綱》,楊賢江的《青年問題》等,其中瞿秋白的著作最多,有《現代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現代民族問題》四種。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學生初步具有了觀察和認識社會的能力,許多學生以這裡為起點,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課堂教學方法上,上海大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的改革,貫徹了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採取有重點的啟發引導的教學方法。「不象別的大學教授,跑上講壇,口講指畫了一點鐘,便跑了,一切都不管。這樣的教授在上海大學裡一位也尋不出。上海大學的教授,既擔任這一門學科,他總能切心的研究他將怎樣使學生瞭解?怎樣使學生研究這學科比較的容易些?怎樣使學生在這學科上得到些利益?這些都是上海大學的教授所願意為學生研究的,他們都能負擔這全部責任。」①許多教授的講課,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如蔡和森講的《社會進化史》,沈雁冰講的《奧德賽》、《伊利阿特》,俞平伯講的宋詞,以及張太雷、惲代英、肖楚女等人的課,都能引人入勝,成為叫座的課。瞿秋白的課,似乎更能吸引學生。下面是當時兩位學生的回憶: ①施蟄存:《上海大學的精神》,《民國日報》副刊《覺悟》,1923年10月23日。 秋白是社會學系主任,擔任的課程是社會科學概論和社會哲學。第一次聽他講課的時候,使我驚奇的是學生突然加多了。別的同學告訴我,大家都很喜歡聽秋白的課。除了社會學系本班的學生,還有中、英文系的學生,其他大學中的党團員或先進的積極分子,甚至我們的好教師惲代英、肖楚女、上大附屬中學部主任侯紹裘等同志都願來聽聽…… 當課堂開始安靜下來的時候,我看到秋白從人叢中走進課堂,走上了講臺。他穿著一件西裝上衣,手上拿著一頂帽子,他的頭髮向後梳,額角寬而平,鼻樑上架一副近視眼鏡,與他的臉龐很相稱。他和藹親切地微笑著,打開皮包,拿出講義和筆記本,開始講課了。他的神志安逸而從容,聲音雖不洪亮,但即使站在課堂外的同學也能聽到。在他的講話中,沒有華麗的詞藻和空談。 同學們的水平參差不齊,他為了使大家明白,引證了豐富的中外古今的故事,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把理論與當前的實際鬥爭相結合。同學們都很鄭重地記下筆記,萬一有人因為參加社會活動而缺了課,非要借別人的筆記抄下來,才能安心睡覺①。 ①楊之華:《憶秋白》。《紅旗飄飄》,第8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