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
六 赤都心史(8) |
|
【新時代的「活潑稚兒」】 瞿秋白懷著極大的求知欲望,來到俄羅斯大地,他把革命後的俄國比之為琳琅滿目的寶山,他要集注全力取回寶物,去獻給苦難的祖國。他不知疲倦地工作著,頑強刻苦地學習著。生活條件本來已很艱苦,他還要節衣縮食,自己燒飯和料理生活,吃得很不好,甚至吃不飽,連定量供給的一點糖,他都節省下來去買書。因此,到莫斯科不久,瞿秋白就患病了。1921年3月11日他在記事中說:「莫斯科生活開始,我們求學考察還正興致勃勃,然而因物質生活的困苦,竟奄奄有些小恙。」①這次的病,大約七八天才痊可。到了7月,又突然病倒,整整臥床一個月。7月6日到8月5日之間,沒有寫作。8月初,經醫生診斷,左肺有病,並勸他「回國為是」②。 ①同上書,第128頁。 ②同上書。第164頁。 8月4日吐血,整個8月份,他扶病只寫了三篇短文。他顯然有些焦躁不安,全心仍想著工作:「奄奄的生氣垂盡,一切一切都漸漸在我心神裡磨滅……還我的個性,還我為社會服務的精力來!」①他詛咒自己不能適應俄國的氣候,勾起思鄉的情緒:「萬里……萬里……溫情的撫慰,離故鄉如此之遠,那能享受……漫天白色,延長五月之久,雪影淒迷,氣壓高度令人呼吸都不如意。冰……雪……風暴……那有江南春光明媚,秋花爭豔的心靈之怡養」②。他在夢中,都夢到了南國故園中燦黃的菜花,清澄的池水,翠柳,碧桃,……可是,當他想到祖國要成為完全的殖民地,外國資本家『老爺』來了時,他的心緊縮了,病也更深了。9月開始,身體略好,他的採訪、考察、寫作,重新又恢復起來。9月16日,中國陰曆8月15日,瞿秋白在莫斯科迎來了身在異邦的第一個中秋節。偶然和俄國朋友們談起中秋的意義,他們感到很有趣味,說這團圓的象徵大有詩意,慫恿瞿秋白借用他們的房間聚會一次。女主人專門做了點心招待中國客人。瞿秋白當日寫了一首題為《「東方月」》的詩,寄託自己對祖國和親人的思念上情,並把這種感情昇華到更高的境界。「萬古『中秋』,未入歐人詩思詞說。原萬族共『嬋娟』,但願『嬋娟』年千億……歐亞華俄——情天如一。」他多麼希望象徵著團圓、幸福、美好,安詳的明月,千秋萬代地照耀在環球各族人民的心田。 這是何等高潔的情懷,美好的信念。 ①《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164—16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②同上書,第165頁。 在中秋聚會上,嘉德琳女士問到瞿秋白的健康狀況,知道他夜夜虛汗,咳嗽吐血,極力勸他回國。夜深散宴歸寓,瞿秋白到郭質生住處,談及病體支離,要做的事,應當做的事,都不能做,不如回國,或有可為。過了幾天,瞿秋白寫信給在柏林的俞頌華,告訴俞他將回國,但是他對於「來做開天闢地研究俄羅斯文化……的事業」①,又非常眷念,依依不捨。10月間,病情漸輕,他又能赴俄國朋友德爾納斯嘉女士的家庭音樂晚會和中國工人朋友林揚清的家庭宴會,心境也似乎變得好些。由於西伯利亞交通仍然困難,需要帶的書籍太多,瞿秋白打消了馬上回國的念頭。他的心思又全部轉向了工作:「我一天不讀,一天不『想』,就心上不舒泰,——不能不工作;要工作。」② ①《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18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②同上書,第182頁。 轉眼到了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節四周年。瞿秋白來到莫斯科迪納莫工廠即第三電力勞工工廠,參加工人的紀念集會。集會的人們,都興致勃發。「無意之中,忽然見到列寧立登演壇。全會場都擁擠簇動。幾分鐘間,好象是奇愕不勝,寂然一晌,後來突然萬歲聲,鼓掌聲,震天動地。」「工人群眾的眼光,萬箭一心,都注射在列寧身上。大家用心盡力聽著演說,一字不肯放過。列寧說時,用極明顯的比喻,證明蘇維埃政府之為勞動者自己的政府,在勞工群眾之心中,這層意義一天比一天增勝,一天比一天明瞭:『拿著軍器的人』,向來是勞動群眾心目中一可怕的東西;現在不但不覺他——赤軍——可怕,而且還是自己的保護者。』列寧末後幾句話,埋在熱烈的掌聲中。」①這一束充滿激情的優美的散文,把勞動群眾同自己的領袖之間的信任和崇敬,如實寫出,十分感人;作者顯然把自己的情感,與勞動人民以及革命導師的情感連系在一起了。 ①同上書,第203—204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