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齊白石 | 上頁 下頁 |
六三 |
|
「這是今天畫的,我可下了功夫。你看怎麼樣?」白石探尋地看著寶珠。 「不錯。我看比箱子裡的梅圖好。」 「你也真有眼力,能看出好壞了。」白石高興地大笑了起來,頭向後仰著,仰著…… 寶珠看見畫案上的碗,突然問:「你現在才吃飯啊?」 白石笑了笑,點點頭。 「都什麼時候了,才吃中午飯。熱了嗎?」寶珠急切地問。 白石搖搖頭,微笑著。 「為什麼呀?怕麻煩?」寶珠有點生氣。 「不為什麼,沒有火柴了。」 「沒有火柴?」寶珠巡視了一下四周。突然指著畫案邊上的火柴:「那不是火柴嗎?」 白石轉頭一看,拍拍自己的腦袋:「我真糊塗,還到處找呢。」說著,兩人會心地相視而笑。 三四、「南吳北齊」 林琴南講一口地道的福州話。居京這麼多年,鄉音難改。日常生活、教書上課,他講的都是京話,但是那京話到了他的口中,卻變了味兒,帶有濃重福州味。熟悉的朋友有時難免拿他的語音同他開玩笑。 光緒八年,他三十一歲時才中了舉,以後考進士,屢試屢敗,終於未能爬上進土的階梯。 辛亥革命風起雲湧的狂濤,把他仕途的殘夢席捲得無影無蹤了,進士再也考不成了。不過,他倒不在意,只是對於現實中劇烈地變化著的這一切,看不順眼,有時路過紫禁城,望著那金碧輝煌的皇帝宮苑,難免不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他能畫畫,尤其是山水。在教習、課餘,興來提筆,畫上幾幅,掛起來,自己看。 他做夢也未曾想到,自己一生會在譯西書上名噪一時。一部《巴黎茶花女遺事》,竟然使他聞名遐邇,從此使他把畢生的全部心血花費在外國小說的翻譯上。莎士比亞、狄更斯、托爾斯泰、易蔔生、雨果、塞萬提斯、笛福等巨匠的名著,經他的手,一部部介紹到中國讀者之中,使千百萬文人士子、平民百姓為之傾倒。 但是,他自己的藝術欣賞領域,還是中國式的、古老的傳統與趣味。 前天。易蔚儒到他這裡借《唐·吉簟德傳》,手中拿著一把團扇,扇面上一幅用沒骨法畫的梅,十分古樸而豔麗,他忙從易蔚儒那兒接了過來,仔細地品賞了起來,讚不絕口。他轉過頭,看看正在書架前找出的易蔚儒,問:「你這扇面誰畫的?這麼好!」 「齊璜,齊白石。」易蔚儒雙手拿著打開了的一本書,轉身看著林琴南。 「噢,是他的,畫得真好。」林琴南稱讚說:「這風格象吳昌碩,卻又是他自己的。『南吳北齊』,可以媲美。當代中國畫壇,稱得上大師的,只有這兩位了。」 易蔚儒一聽,覺得林琴南的話很有見地,於是捧著書,走到琴南對面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認真地說:「我這位同鄉可是不簡單。他原來是朱耷的那一路,比較冷逸,前些年聽了師曾的話,自創了紅花墨葉派,畫風大變。一個有名氣的畫家,追求不止,這實在難能可貴。」 「我就喜歡這種永不滿足、有追求的人。」林琴南站了起來,若有所思地走到窗前,一望著院中的花草說:「人就怕故步自封。我看他將來還有大的作為。」 「你是不是想見見他呢,林先生?」易蔚儒問。 「恨見無門啊!」林琴南感歎著。 「他也想見見你。」 林琴南一聽,眼睛一亮。高興地問。」 「是嗎?他也想見我?」 「當然羅。你的翻譯小說受人歡迎嘛,齊白石就拜讀過你的《茶花女》。」 「那你引我去見見他吧。」林琴南有點迫不及待了。 易蔚儒連忙搖搖手:「不著急,不著急,我先同他談談。」 這以後的第三天,林琴南接到齊白石的信,感謝他對他的畫的褒獎,說一定抽空去看看他。林琴南當即回了一封信,說要親自前去拜訪他。不久,白石回信來了,說今天來看林琴南,請他稍候。 林琴南辭去了一切約會,靜靜地在書房裡等候白石。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只見前門大門開處,易蔚儒領著一個人走了進來。他知道這就是他渴望見到的齊白石,忙迎了出去。未等易蔚儒介紹,兩人已高興地緊握著手,親切注視著,相互致意了。 到書房坐定後,林琴南仔細地看了一下白石,只見他穿著白綢衫衣,黑色長褲,銀絲依稀,有神仙飄逸之神韻。 「先生的畫,堪稱當代畫苑一絕。『南吳北齊』,你完全可以同吳昌碩媲美。」林琴南說得很誠懇。 「先生過獎了,」白石謙虛地說:「這丹青筆墨,各有造化,很難一一比較」 「當然,你這話不無道理,但總有個高下、雅俗之別。我看先生的畫是雅俗共賞。」林琴南說到興奮處,用手在空中比劃著,好象在給學生上課,「我收藏不少先生的作品,有花卉、鳥蟲、山水。」 「聽說先生也會畫。」白石問。 林琴南一聽白石知道自己會畫,高興了起來,起身到裡屋,取出了自己認為最好的畫,送到白石面前:「這是我的拙作,實不敢示人。好在你是名家,又是知己,送你看看,便於請教。」 白石打開幾幅畫軸,都是花卉、山水。沒有什麼新意,技法也較呆板。因為是初次見面,不便說出口。 兩人雖然都同住在京城裡,彼此的情況也都熟悉,但見面,這還是第一次。他們談得很投機、熱烈,真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一直談到午飯後,毫無倦意。 白石怕耽誤人家休息,於是起身告辭。離了林琴南的家,他趕到了前門的南紙店。他已經好幾天沒有來了,不知那兒刻印的活兒如何。到店裡一看,才知道前幾天掛出的墨荷已經被搶購一空。約他刻印的也有十多件。 他收了潤金、刻印的取貨單,款款地朝前門走來。 這一帶的城牆底下,不時有些小買賣的攤子在出售一些古玩。大多是河北、山西那邊來的,間或也有山東、關外來的。 這地方,一般有身份的人不大願意來。但是,白石不一樣。因為他曾在此購到一些歷史上的名畫,如巨然等人的真跡,他就不是在琉璃廠古玩店裡買到的,而是在這裡碰上的。 將近傍晚了,人群漸漸地疏落了下來,一些小攤也在收貨。白石轉了一圈,除了一些山貨、中藥和家制的布匹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值得他留意的。他沿著牆腳往前走。忽然見到城牆轉拆處的凹部,一個衣衫襤褸,頭髮灰白而蓬亂,年約六十開外的老太太,張惶地觀望著。她的腳下一塊黑布上排著幾個古瓷瓶、碗、壺之類。白石眼睛一亮,緊走幾步,趨向前去。 老太太仔細地看了一下來者,見他的風度打扮,知道不是等閒之輩。她黝黑的臉堆下了笑容,露出被煙熏黃了、殘落的牙齒。 「先生,你要哪一件?這可是宋代的珍品。」她嘶啞的嗓子帶著一種討好的語調。「這個壺是元代的。你不信?你看這記號?」她撿起一把銅壺,倒過來,底朝上,指點著給白石看。 白石瞟了一眼,搖搖頭。她又趕緊拿起另一個彩瓷,湊到白石的身邊。說:「這也是元代的,真貨,假不了。你看這形狀,花紋,只有那個時候才有。」 白石聽著,仔細看了一下,淡淡一笑,依然搖搖頭。 她失望地放下彩瓷,冷冷地站到一旁去了,注視著白石弄這弄那。 白石好象沒有覺察她失望的情緒。他雖然不是古玩鑒賞家,但是,元、宋、明、清的一些古玩,見過不少,對於它們各自的藝術風格、特徵,還是比較熟的。一次,師曾托人買了一件元代的青花瓷,不知是真品還是廢品,拿不定主意,擔心受騙,剛好白石來了,他仔細一看,斷定是真貨。為了驗證白石的鑒賞力,兩人一起到琉璃廠古玩店請行家鑒定,果然不錯,這使陳師曾折服、欽佩。 今天這女人擺的都是真品,可是自已經濟有限,否則,他想買下一些收藏起來,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國寶。 他看了一件又一件,沒有自己所需要的。正要轉身走時,忽然見到半邊被壓在那女人布袋下的一件瓷盤,十分可意。尤其是盤面上那幅山水畫卷,引人注目,他好象在哪裡見過,一時又想不起來了。 他立即伸過手,取出那個盤,原來是個白瓷畫盤,直徑有三十五釐米。那女人見白石對畫盤感興趣,趕忙湊了過來,撩起衣角,擦了盤上的塵埃,只見潔白的盤面上,有一幅風格清適、恬靜的山水小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