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八九


  上海是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工人人數占全國各大城市之首。解放初,勞苦工人大都住在十分簡陋的棚屋裡。為了改善工人的居住條件,市政府在當時財政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決定在改造部分棚戶的同時,興建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潘漢年受陳毅委託,讓主管部門組織了對工人居住情況的調查,並多次召開會議,對工人新村修建的規模、標準和地點的選擇進行討論,及時作出決定,然後督促有關部門組織施工,使曹楊新村很快建造起來,一批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老工人手捧鮮花,高高興興地搬了進去。從1952年夏曹楊新村建立後到1953年,又先後在滬東控江等地區建造了九個新村。工人新村的建立,凝聚著潘漢年的辛勞和對上海工人的一片愛心。

  如果說,潘漢年為上海這個「大家」付出了巨大貢獻的話,那麼潘漢年對自己的家,付出就顯得太少了。

  潘漢年自己的家,一個是屬￿宜興陸平村的「老家」。1926年春節前後,潘漢年曾經從上海返回陸平村,在自己的「老家」傳播革命的火種,自此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跨過這個家門。解放之後,潘漢年身居要職,也擁有很大的權力,但他始終恪守一個共產黨人的基本準則,從未利用職權為自己的「老家」成員謀過私利。

  潘漢年有一個親弟弟,遠在北方的一個小城裡工作,當時因發現其有歷史問題,受到開除公職,下放勞動的處理。他幾次寫信給他的這位兄長,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有一次,他專程跑到上海來找潘漢年,要潘給他一個書面證件,證明他是潘漢年的弟弟,還希望能得到工作。潘漢年知道後,馬上派人與他聯繫,嚴肅開導他「只有回去接受人民政府和當地人民的教育和幫助,否則是不會有其他出路的。作為一個人民政府的副市長絕不可能給自己的親屬寫證明作保護,工作更不可以憑私人關係介紹」。潘還警告他:「如想借親屬的關係在外面招搖,那就只能受到人民政府的制裁。」

  他弟弟不死心,又多次寫信給潘漢年,甚至把他的母親一起拖來上海,想逼潘漢年滿足其願望,但潘始終以無私的態度堅持原則,拒絕了他的要求。

  不久,他的一個侄女小學畢業,由於經濟困難無法繼續讀書,她忍受不了家裡半饑半飽的貧苦生活,跑到上海來找他的叔叔,想謀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工作崗位。潘漢年除了對她進行思想教育,給予一定的臨時資助外,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後來還是董慧和下面一些熱心人,為她找了一個臨時工性質的安身之處。在解放初期,辦這類事並不困難,也算不上開「後門」,但潘漢年卻不願意開這個為「老家」的親屬介紹工作的先例。

  潘漢年這種做法,在世俗的眼光裡似乎太過份了,甚至有些絕情,但他畢竟是一個共產黨人呀!為了革命,為執行黨的政策,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在敵人的營壘中物色兩面分子,策動他們為我所用;他可以不怕別人冠之以「右傾」的帽子,與工商界人士,即那些資本家攜手合作,共度難關;他可以利用投誠、起義的國民黨特務、反革命分子乃至汪偽漢奸,「以特治特」、「以反肅反」,但是,他決不為自己一家的私利而動用「公家」的一絲一毫權力!他這樣做,包括他「老家」的人在內,有的想不通,有的甚至譴責他,但他那種公而忘私、不謀私利的高風亮節,卻獲得了包括他「老家」潘姓家族在內的千千萬萬人民的尊重、敬仰。

  在他的「老家」陸平村,還專門設有一間以潘漢年、董慧的名字命名的兒童圖書室,裡面陳列著潘漢年的一位好友特地捐贈的一批圖書和畫冊,以表示對潘漢年這位無私的偉大革命者的深深懷念。潘漢年的另一個家則是屬￿他和董慧的「小家」。由於特殊的地下鬥爭環境,在中國革命艱苦而漫長的歲月裡,潘漢年夫妻倆東奔西走,四處漂泊,不僅沒有過上稱得上「家」的安定的小家庭生活,而且其中的鹹酸苦辣,更是局外人所難以想像到的。如果沒有潘漢年這位職業革命家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沒有董慧這位女中豪傑的純潔的愛情追求,建立這個「小家」談何容易!

  上海解放後,這個「小家」有了一個安定的環境。就在潘漢年出任副市長之初,組織上安排他們住進了華山路一座舊式大樓。在這個家裡,潘漢年愛董慧,董慧敬潘漢年,他們的這個家堪稱是一個溫馨而和睦的小家庭。潘漢年夫婦沒有子女,這不免有些冷清,但正好為他們一心撲在工作上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他的秘書武漢回憶,當時潘漢年家裡「外表宏偉」,內部卻都是老房東所遺棄的最簡單的舊家具,家裡除了一架滬產的收音機外,連一台電風扇也沒有。吃飯更是簡單:早餐是稀飯和醬菜,外加每人一根油條和一個雞蛋,有時是一碗豆腐漿。中午他們夫婦都在單位按等級吃份飯。晚餐則是共吃一小盤葷菜、一小盤素菜,一小盤青菜和一小碗湯。

  在這樣的條件下,潘漢年夫婦心安理得,過著滿意的小家庭生活。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種生活,僅僅是他們為新上海的建設,為500萬上海人民盡心盡職的一種補充而已。潘漢年是這樣處理自己的工作和自己這個「小家」的:「他每天回家時,因勞累了一天而精疲力竭,但還要審批公文,接待有關業務單位負責人的請示彙報,簡直累得不成樣子,但還是那麼拼命工作。他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工作,從未出去遊山玩水,過一天清閒日子。」

  原來,潘漢年把這個「小家」,當作自己編外辦公室了。好在董慧也是一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民公僕,他們夫婦倆可以稱得上是一對志同道合、珠聯璧合的「工作狂」。

  秘書武漢覺得不忍心,便背著他給買了一隻大魚缸,放養了一些漂亮的金魚,潘漢年見後十分高興,每天早晚休息時,總是到魚缸前觀賞,從中獲得休閒和享受。後來,為了增加他的生活情趣,增加體育鍛煉,武漢還從公安局借來一張桌球臺,一套球具。潘漢年高興極了,一有空就和武漢對壘。看著潘漢年對魚缸和桌球是那麼歡喜,武漢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看來這位日理萬機的常務副市長,也並不是什麼「怪聖人」,而是一位有血有肉也需要娛樂的普通人。

  隨著市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上海市的領導人也開始逐漸地更換住宅。1952年以後,組織上讓潘漢年搬進了武康路一棟一樓一底的花園洋房裡。這兒獨門獨院,環境幽靜,門外花木扶疏,室內陳設也比較考究。但是,優厚的家庭生活條件,並沒有絲毫影響潘漢年的革命鬥志;他繼續為500萬上海人民,為新上海的社會主義建設而廢寢忘食地工作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