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九〇


  ※第十一章 「覆盆」廿七載

  一、兩條新聞:天上與地下

  1955年3月16日,時為市委機關報的《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上,發佈了《蘇聯經濟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開幕典禮》的新聞報道。開幕式的盛大典禮於15日上午9時在新落成的中蘇友好大廈中央大廳前的廣場上隆重舉行。潘漢年出席並講了話,還為此剪綵。在同一版面上,留下了潘漢年剪綵時的照片:他低著頭,左手握彩球,右手拿著剪子剪綵。一男一女兩位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站在他的兩側;蘇聯駐中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尤金院士、中國對外貿易部範子久副部長等中外貴賓及上海黨政軍各界領導都圍著潘漢年,望著他剪綵時莊重的一刻。在同一版面上,還刊登了潘漢年的講話摘要。他說,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在上海展出,是上海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對於正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事業而奮鬥的上海人民,將是莫大的鼓舞和教育。末了,潘漢年以誓言般的語言宣稱:

  「展覽會在上海展出之際,我們上海人民正在和全國人民一起,和全世界和平人民一起,為反對美國侵略、保衛世界和平而奮鬥。我們正在積極努力為支援我國人民解放軍為解放臺灣而奮鬥。

  我們決心以實際行動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進一步鞏固中蘇兩國的偉大友誼,為支援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而奮鬥!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而奮鬥!

  這些話代表了上海人民的心聲,也表露了他自己的心跡。

  中蘇友好大廈是建國後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最宏偉的大型高級建築,上海人民為此而歡欣鼓舞。不過,他們對潘副市長履行公務式的外事活動,對他的慷慨陳詞,似乎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但是,人們又哪裡知道,這條消息後來成了一份可貴的歷史記錄,成了潘漢年在上海工作的末台戲!給中外朋友們留下了潘漢年在中國政壇上最後的身影和風采!從此之後,上海500萬人民、上海的黨政軍機關幹部、上海的新老朋友,再也無法看到、無法聽到這位副市長溫文爾雅、談吐自然的聲音笑貌了。

  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四個月之後,1955年7月17日下午6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彭真在該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所作的工作報告,報告的倒數第二段宣佈了一則關於潘漢年的消息:

  潘漢年、胡風兩代表因為已經發現他們有進行反革命行動的證據,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和第十六次會議上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張鼎丞檢察長的請求,依照憲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已先後批准將他們逮捕審判。

  第二天,7月18日,全國所有的各大報紙,包括《解放日報》都一律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彭真的報告,都一律附有各報的社論或短評,都一致表示擁護的態度。

  於是,一個在黨和政府內擔任許多要職的高級幹部,一個輔助陳毅市長領導著500萬人口的中國第一大都市的當家人,一個深受群眾愛戴和敬仰的人民公僕,一個在四個月前主持那座標誌著中蘇兩國偉大友誼的大廈落成儀式的上海市副市長,一下子成了一個「進行反革命活動」的反革命分子了,成了肅反的對象、無產階級專政的「階下徒」,兩則消息真是,天上與地下!

  由於反差太大,而且又由於那麼突然,這消息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極大震驚。然而,那些熟悉他,瞭解他,長期與他共事的戰友、同事和朋友們,在震驚之餘,卻又不敢也不願相信這是事實,因為良知告訴他們:這不是事實。於是,在他們聽到廣播,看到報紙之後,便發出了陣陣驚歎,聲聲疑問。許滌新如是說:

  「突然聽到廣播說潘漢年是『內奸』。當時,我真不相信我的聽覺!難道這是真的嗎?難道這位為黨為革命出生入死,奮鬥數十年的老黨員,竟然是一個『內奸』嗎?像這樣一個瞭解地下組織情況的『內奸』,為什麼不在那時(特別是1946年的上海和1947至1949年的香港期間)把地下組織和党的同志,出賣給敵人呢?」

  與潘漢年從三德裡開始友誼的樓適夷如是說:

  「晴天一聲霹靂,他(潘漢年)成了『反革命』,而且據說是個『大壞人』,本來應該槍斃,但是寬大了,沒斃!怎樣反法?如何壞法?沒公佈,不知道。」

  為潘漢年編輯《零落成泥香如故》,以寄託對潘漢年哀思的唐瑜如是說:

  「你(潘漢年)被『推倒』的時候,大地的一角發出了悶雷似的巨響,良久,良久,才像山谷中的回聲,漸漸消逝。……從早晨看到報上逮捕『反革命分子』潘漢年的新聞之後,耳朵裡一直在嗡嗡地轟響,腦裡混沌一片,眼前是一團灰蒙。」

  但是,驚歎也好,疑問也好,潘漢年的被捕是再也不可置疑的事實了,誰也沒有回天之力去改變這一事實!就這樣,這個在全上海婦孺皆知的名字從中國偌大的政治舞臺上消失了;這個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史冊上應該佔有一席之地的名字被一筆勾銷了。

  那麼,潘漢年到底是怎樣被捕的?他被關在哪裡?他的「罪證」是什麼?這個案子涉及到多少人?他的妻子董慧的命運和他本人的結局又是怎樣?這些疑問,如今已經隨著潘案的被推倒而真相大白了,但在那時,這個案件卻是一個無法知曉的謎底,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政治禁區。

  二、神秘的「失蹤」

  1955年3月15日晚上,潘漢年參加了尤金大使舉行的盛大酒會,在發表了簡潔的祝酒詞後,便匆匆離開宴會廳,告別了董慧,乘上了北去的列車,參加將於3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

  出席這次代表會議的上海市委的代表,除潘漢年外,還有陳毅、柯慶施、陳丕顯、許建國、夏衍共6人。陳毅為上海代表團團長。根據會議的統一安排,上海代表團成員下榻于北京飯店。

  潘漢年就住在6年前赴任途中在北京等待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時所住過的房間:三樓303室。

  党的這次代表會議所擬定的主要議程有三項:一、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和這個計劃的報告;二、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三、關於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定。會議在進行第二項議程時,先由鄧小平作報告,接著進行討論。一些代表先後在會上表示了態度,並對自己與高、饒之間的關係作了自我檢討,同時交代了自己的一些問題。對此,毛澤東在大會講話中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並號召凡是和高、饒問題有某些牽連的或歷史上有問題而沒有交代的高級幹部,都應當主動地把問題向中央講清楚。毛強調,會上還沒有來得及講的,或是不想在會上講的,會後還可以再寫成材料,中央一律採取歡迎的態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