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八八


  為了進—步開展工商界的統戰工作,潘漢年十分注意在政治上給予工商界人士以積極的幫助,使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思想。上海解放後,工商界上層人士盛丕華、榮毅仁、劉靖基、劉鴻生、吳蘊初、郭棣活、吳中一、鬍子嬰、嚴諤聲、盛康年、王性堯、經叔平、王兼士、董春芳等人要求學習,要求進步,潘漢年對此表示堅決支持。

  1951年「七一」黨的生日那天,他們組織了一個學習會,即「七一學習會」,學習時事政策,並以俱樂部的形式,在飯後茶餘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潘漢年和許滌新、周而複、梅達君等經常參加他們的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宣傳解釋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起了指導性的作用。事隔30年之後,經叔平先生滿腔深情地回憶道:「『七一學習會』幫助工商界高層中堅分子的思想認識提高,積極帶頭,發揮了重大作用。『七一學習會』是一座使我們工商業者跟党走社會主義大道的『高架橋』。今天回憶起來,更令人懷念設計與建造這座『高架橋』的工程師潘漢年同志。」

  上海曾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文化以及政治的中心。解放之初,這裡不僅雲集著眾多的工商業頭面人物,還有許許多多政界、文化教育界、新聞出版界的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的專家、學者、教授,作為主管上海市統戰工作的常務副市長,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工作,可謂千頭萬緒。凡涉及統戰工作一項,事無巨細,都得過問。從工商聯合會籌備會的籌備、建立,到各民主黨派包括上海民盟、民主建國會、民革、農工民主黨、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等各黨派與團體的整頓發展;從上海市的政治協商委員會的醞釀、成立到下屬各工商、勞資、稅務、文教等各小組開展活動;從各統戰對象的政治生活乃至個人的瑣碎小事,凡是被他知道的,他都實實在在地給予幫助解決。他不僅自己以身作則,嚴格執行黨的統戰政策,還幫助市府機關內的統戰幹部提高認識,為實現黨的統戰任務而奮鬥。他在新上海的統戰工作中大顯身手,也為新上海的統戰工作操碎了心。

  四、家,公僕與普通人

  從一定意義上講,潘漢年從1949年5月28日走進外灘那幢灰色大樓的市長辦公室之後,他就把這裡當作了自己的一個「家」。有口皆碑的「好當家」,就成了當時上海人民獻給他們這位常務副市長的一個真誠的稱呼,代表了他們的心聲。

  然而,為了這個擁有500萬人口的「大家」,潘漢年曾經花費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的代價!

  上海解放之初,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任務極其繁重。那個時候,潘漢年是兼職最多的一位領導人。在黨內,他是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社會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第三書記、社會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書記、市委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在政府內,他是常務副市長、市政治協商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市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在軍內,他則是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秘書長。由於身在其位,加之他又是一個敢於負責、甘為公僕的「當家人」,其艱辛勞累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幾個當年在市府辦公廳工作過的同志,對潘漢年協助陳毅主持市府日常工作的情況至今仍歷歷在目,他們這樣評價他:「潘漢年從上海解放第一天起,就肩負黨和人民的重任。」「在他任職期間,從接管上海、穩定市場物價、統一財政經濟到恢復、發展生產,改造舊上海、建設新上海,漢年同志兢兢業業,日夜操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

  「日夜操勞」,真切地反映了潘漢年這個「當家人」的工作姿態。就說接管工作吧,由於主任陳毅、副主任粟裕當時依舊軍務在身,軍管會的日常工作,如情況的綜合,問題的處理,工作的協調,不得不落在潘秘書長肩上。而接管工作又是千頭萬緒的,不得不使潘漢年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他經常主持或參加接管工作會議,聽取彙報,提意見,作決定。由於時局嚴重、環境特殊,每次這樣的會議總要開到深更半夜,有時甚至通宵達旦。

  這一期間,潘漢年真是廢寢忘食,全身心地撲在接管工作上。不過,由於潘漢年對上海各行各業情況熟悉,加上思想敏銳、工作細緻,許多事情都辦得有條不紊。例如市府辦公廳當時直接接收的國民黨、汪偽政權、租界工董局、工部局,包括用中、英、法、日等幾種文字書寫的檔案,就有30多萬卷,以後又陸續接收了財經、地質、水文、電訊、郵政、治安、戶籍等各方面的檔案材料,共有130多萬卷。如此浩如煙海的敵偽材料,是當時全國接管城市中所罕見的。在陳毅的領導下,特別是通過潘漢年的直接指導、具體部署下,這項富有歷史意義的工作順利完成,並得到國家檔案局的表揚,對上海日後的社會治安、市政規劃、生產建設等各方面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好這個「大家」,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關心這數百萬家庭成員的生活疾苦,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逐步過上安定美滿的好日子。潘漢年常常對市府的工作人員說:「人民政府的工作千條萬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為人民多辦幾件好事。」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50年2月6日午間,國民黨美制飛機對楊樹浦發電廠等上海的水電重要設施,進行狂轟濫炸。當時,潘漢年正在江甯路南京西路口上海酒家參加一個約會,他得知消息後,不顧警報尚未解除,立即向主人告辭,趕回市政府,接著便與陳毅市長一起召集各局彙報情況,並坐鎮指揮,部署公安局維護社會治安,指揮有關單位作出相應措施。次日,潘漢年與陳毅等市委市府負責同志前往楊樹浦發電廠察看現場。連日來,潘漢年先後到寶山區、盧家灣區、吳淞鎮等被炸地區視察並慰問居民,到醫院慰問傷員。

  最使潘漢年牽掛的就是所謂「一黑二白」(煤、棉、糧)問題。「二·六」轟炸後,上海市場物價出現很大波動,市民紛紛排隊購買大米和煤球。一些私營糧食代銷店門前出現了排隊長龍。當時,市府一面從外地調運大量物資到上海來加強供應,以乎抑物價;一面接受工商局建議,準備開設一批國營零售糧店。在潘漢年與有關部門的具體安排下,短短兩天之內,就在市內各區,特別是工人聚居的地方,開設了50多家國營零售糧店,敞開供應大米,使市民能按牌價就近買到大米,糧店門前排隊長龍消失了,人心安定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