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四二


  潘漢年還發覺張學良對舊軍閥、政客政治那一套很熟悉,但缺少新的政治經驗,這對他與蔣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的鬥爭都是不利的。張雖然自認為東北軍絕對服從他,但在聯共問題上,張對舊的幹部不信任,而新的也沒有,這是他不敢公開亮出聯蘇聯共的一個主要原因。為此,潘漢年建議派三、五個政治上能應付,有口才的幹部來西安,充當張學良的代表,與各地方實力派聯絡,鼓勵他們贊同聯蘇聯共主張,另派一、二個能寫文章而沒有黨八股氣的人,幫助張寫宣傳抗日的文章。後來,由劉鼎物色了吳奚如,留在西安為抗日同志會編《文化》週刊,宣傳抗日,批評蔣介石的對日妥協政策,張學良對此十分滿意。

  正當潘漢年在西安開展對張學良工作時,中央就與南京談判一事進行了討論,在作出具體決策之後,8月25日,毛澤東親自致電潘漢年,告訴他「同南京進行具體的進一步的談判,以期在短期內成立統一戰線,這是我們進行整個統一戰線的重心」。指示潘漢年接電後於7天內回保安,「接受新的方針」。

  至此,潘漢年參與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之事,直接受毛澤東、周恩來的領導。

  毛澤東辦事向來細緻。此電發出後的翌日,再次致電潘漢年。電文闡述了中共中央對國民黨採取的基本政策,指出:「因為南京已開始了切實轉變,我們政策重心在聯蔣抗日。」同時向他說明張學良「繼續保持與南京的統一是必要的」。最後,毛澤東要潘漢年立即取道膚施(延安),返回保安,面告與國民黨談判的方針,並攜帶毛澤東等人的親筆信函與密碼,去南京與國民黨談判。

  接到毛澤東的電報,潘漢年於9月初返回保安。從9月15日起,中共中央召開3天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面臨的新問題。這次會議作出了《中央關於抗日救亡的新形勢與民主共和國的決議》,把「人民共和國」的口號改為「民主共和國」。潘漢年參加了這次會議。

  據參加會議的劉英回憶,潘漢年在這次會上作了比較重要的發言,他剛從莫斯科回來,說話有影響。關於潘漢年發言的內容,劉英作了如下記述:

  「因為年代久遠,具體講了些什麼(指潘漢年的發言),我已經無法記起來了。張聞天選集傳記組的同志查閱會議記錄時看到了漢年同志的發言,其中談到毛主席的一段,我覺得相當重要。他批評四中全會以來對幹部問題的幾個問題上是犯了嚴重錯誤的。他說,對自群眾中產生出來的領袖的態度是不正確的。如朱德、毛澤東同志,是全中國以至全世界群眾信服的領導。他們有很好的經驗,在國際都少有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應該贊助他們。他們的意見如果有某些不對的地方,應善於批評,不應藉故攻擊。漢年同志這一番話顯然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意見。在當時,對擁護毛主席的領袖地位,是有積極意義的。」

  一星期之後,9月24日,潘漢年帶著《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中共中央起草的《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毛澤東致宋慶齡和致章乃器、陶行知、沈鈞儒、鄒韜奮4人的信,以及周恩來致陳果夫、陳立夫的信,離開了保安,結束了陝北之行。

  五、初會陳立夫

  1936年9月底的一天,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在陝北邊區與國民黨統治區的交界地富縣張村驛,來了一行自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同紅軍談判的「代表團」成員,聲稱路過此地前往西安,再返回南京。「代表團」成員之中,一個身穿高級軍服,軍服上佩帶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字樣的圓型證章,顯然是這一行人中的長官;另一個穿著黑色西裝,頭戴禮帽,一手拎著黑色皮包,一手拄著洋拐杖,自稱長官的秘書;還有兩個人:一個紮武裝帶的副官,一個身著士兵服裝的馬夫。這一行人通過張村驛,即騎馬到東北軍的駐地,由東北軍劉昆師長在約定的地方接應,然後乘汽車到達西安。

  這一行不速之客究竟是什麼人呢?原來,這為首的是裝扮成馬夫的葉劍英。副官為彭雪楓,長官為邊章伍,秘書則由潘漢年充當。潘漢年帶著中央和毛澤東交給的任務,並沒有立即去南京,而是隨葉劍英先去西安,與張學良會晤,磋商有關問題。出於路上安全考慮,他們一行就化裝成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同紅軍談判的「代表團」,以迷惑外界。幹這類事情,潘漢年當然是行家裡手了。

  10月2日,葉劍英、潘漢年抵達西安。10月4日,張學良會見了葉、潘兩人,「談至深夜」。葉、潘將中國共產黨致國民黨的信以及由中央草擬的紅軍與東北軍《抗日救國協定》的內容口頭告訴了張學良,希望雙方停止內戰,建立國防政府,實行普選,以建立民主共和國。張學良聽後,坦率地認為中共所提的要求蔣介石一時難以接受。鑒於此時兩廣事件已經解決,胡宗南部已由湖南回師甘、甯,原在洛陽受湯恩伯指揮的關麟征第二十五師已先入潼關,10月1日正向寶雞前進,奔赴寧夏。張學良估計,蔣介石想先打而後和,撿些便宜。為此,張建議由中共中央寫信給他,以停止對紅軍的進攻為和談前提,他再把這封信報告給蔣介石。葉、潘即照此辦理。10月5日,中共中央以毛澤東、周恩來的名義,致函張學良,信函內容如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