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巧布口袋陣(2) |
|
彭德懷把部隊部署於青化砭附近蟠龍川東西兩側及以北地區。第一縱隊在川之西山,第二縱隊和教導旅在川之東山,北面新四旅在青化砭東北。布成了對沿鹹榆公路北進的敵軍張開口的口袋陣。待敵後尾通過房家橋後束緊袋口,截斷敵之退路,進行兩側夾擊。另以獨一旅為預備隊,並監視安塞、延安方向之敵。為確保初戰勝利,彭德懷和習仲勳、張文舟、徐立清及旅以上指揮員到青化砭四周察看地形,在現地分配戰鬥任務,具體部署了兵力。 青化砭貶位於延安東北50餘裡處,在一條40多裡長南北走向的蟠龍川中。鹹榆公路沿大川而上,穿過青化砭。公路兩側為連綿起伏的山地,便於隱蔽的部隊出擊,是打伏擊的理想戰場。觀看地形後,指揮員們都佩服彭德懷的這個佈陣。認為三十一旅只要鑽進「口袋」,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滅亡的命運。但這一帶山地都是光禿禿的,不容易隱蔽好,彭德懷一再交代:「一定要注意隱蔽。敵人來了就不顧一切地殺下去!要突然,要猛,一鼓作氣把敵人殲滅在這溝槽子的公路上。」 邊說邊揮手做出圍殲的姿勢。24日拂曉前,野戰軍各旅進入伏擊陣地。當時陝北高原的山地尚未完全解凍,春寒料峭,冷氣襲人。指戰員們伏在冰冷的山嶺上,緊握鋼槍,嚴密注視著河川,隨時準備出擊。可是從天明等到下午5時未見敵軍蹤影。彭德懷命令各部于下午6時後撤出陣地體息。 指戰員們埋伏了一天而敵人沒來,預定的殲敵計劃未能實現。這下子,議論紛紛。有些人耽心離延安這麼近,會不會走漏了消息;有的人沉不住氣,懷疑情報的可靠性。有的戰士還說:准來?哪有那麼准,敵人聽你指揮啦!彭德懷瞭解了這些情緒,說:老根據地的群眾是不會去向敵人告密的,情報也是不會錯的。敵人是一定會來的。今天伏擊不成不要緊,就當成咱們的一次演習。告訴大家要有耐心。他分析道:你們要掌握敵人的心理嘛!胡宗南雖然是個草包,但是他的主力由延安北上安塞之後,需要派兵保障其側翼安全,這一點軍事常識他還是有的,不然他怎麼能撈一個陸軍上將當呢?何況他有大炮、坦克,有汽車,又想捕捉我主力部隊,這陝北唯一的一條公路,他能不走嗎?所以說,他一定要來。 當晚,彭德懷和習仲勳向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報告:敵三十一旅24日到達拐赤,停止前進,可能是待補糧食(按:事後得悉,三十一旅在川口宿營補給)。我們明日仍按原計劃部署待伏三十一旅。同時電令各縱旅首長:「明日我軍仍以伏擊態勢,按24日部署堅決執行伏擊。必須耐心認真佈置,勿因敵一二次不來而鬆懈戰鬥準備。」彭德懷再三強調:要嚴格做好偽裝保密工作。3月25日淩晨4點左右,寒星閃爍,群山灰蒙。西北野戰兵團主力進入原地區設伏。上午6時許,胡軍第三十一旅由川口、拐赤沿公路向青化砭前進,其空中偵察和地面的火力搜索,都沒有發現野戰兵團的伏擊部隊。於是大模大樣朝前走,機槍、小炮裹著槍衣、炮衣,還捆在馱子上。10時左右,其先頭部隊進至青化砭附近,後衛過了房家橋,整個行軍縱隊完全進入彭德懷布下的伏擊圈內。在信號槍發過後,西北野戰兵團按預定部署,在石綿羊溝緊緊封住袋口,攔頭斷尾,東西兩側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猛烈夾擊敵人。迅速將敵壓至不到7公里長,只有二三百米寬的川溝裡。敵軍首尾不能相顧,兵力尚未展開就完全喪失指揮,頃刻間亂作一團。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戰,三十一旅直屬隊及九十二團2900餘人全部被殲滅,旅長李紀雲被俘。整個戰鬥打得非常快速,乾脆利索,子彈消耗少,繳獲多,當時被新華社稱為「模範戰例之一」。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興奮地說:「敵人氣勢洶洶,可是在眼前這小小的戰場上,我們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了它。在具體戰鬥中,就得殺雞用牛刀!」 彭德懷高度讚揚邊區群眾的作用,說:「古人寫信,信封上寫『如瓶』兩個字。邊區群眾對敵人真是守口如瓶,不是自己人就不給你說真話。青化砭這一仗,要不是在陝北,是很難打的。」青化砭之戰是西北野戰兵團撤離延安後,彭德懷依靠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地形,徹底乾淨殲滅敵人的第一仗,既打擊了胡宗南軍的囂張氣焰,又振奮了西北野戰兵團的鬥志,提高了邊區軍民的勝利信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